某石油钻井绞车链轮传动轴断裂原因

2021-01-26 03:25樊春明张增年王德贵王平怀
机械工程材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链轮圆角传动轴

樊春明,张增年,王德贵,徐 虹,王平怀

(1.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鸡 721002;2.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宝鸡 721002;3.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都 610051)

0 引 言

石油钻井装备主要用于野外作业,其工作环境差、工况复杂[1-5]。在石油钻井过程中,绞车不仅担负着下钻具、下套管、控制钻压、处理事故、提取岩芯筒、试油等各项作业,还担负着井架的起放任务等。石油绞车传动轴属于石油机械的大型传动部件,其可靠性对钻井现场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一旦绞车传动轴出现故障,则会造成停钻或井下事故,给相关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6-7]。2015年某钻井公司使用的一台新型绞车在交付运行1 a后,出现链轮传动轴断裂事故,使用寿命远低于20 a的设计寿命。该传动轴断裂部位直径为200 mm,轴材料为35CrMo钢,其加工工艺为锻造→粗加工→调质热处理→精加工。为了找到链轮传动轴断裂原因,作者对其进行了失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理化检验及结果

1.1 宏观形貌

链轮传动轴在输入链轮和换挡齿轮中间台阶位置处断裂,具体断裂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链轮传动轴断裂位置及该位置的尺寸Fig.1 Fracture location of chain wheel drive shaft (a) and dimension at the position (b)

人工分开断口后对链轮传动轴的断口宏观形貌进行观察。由图2可以看出,链轮传动轴断口位于φ210 mm与φ200 mm轴台阶处的过渡圆角根部。传动轴的断裂经历了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及最终断裂3个阶段。裂纹在过渡圆角根部萌生,呈多源特征,存在棘轮状特征,如图2中箭头A所示,说明断口存在应力集中;裂纹扩展区表面光滑、平整,面积较大,如图2中箭头B所示;最终断裂区形似海滩条带状,面积较小,如图2中箭头C所示,说明断口应力比较低。综合分析可知,该链轮传动轴发生疲劳断裂。

图2 链轮传动轴断口宏观形貌Fig.2 Fracture macromorphology of chain wheel drive shaft: (a) input sprocket side and (b) shifting gear side

1.2 化学成分

在链轮传动轴断口处取样,采用ARTUS 10型光谱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由表1可知,传动轴的化学成分符合GB/T 3077-2015中35CrMo钢的成分要求。

表1 失效链轮传动轴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1.3 力学性能

在失效链轮传动轴断口附近沿轴向分别截取尺寸为φ12.5 mm×50 mm的拉伸试样和尺寸为10 mm×10 mm×55 mm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样。按照GB/T 228-2002,采用门式电子拉力试验机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拉伸速度为5 mm·min-1;按照GB/T 229-2007,采用手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进行-40 ℃冲击试验。采用HB-3000D型布氏硬度计对失效链轮传动轴断口附近外圆表面的硬度进行测试,载荷为7.35 kN,保载时间为10 s,测6个点取平均值。由表2可知,失效链轮传动轴的抗拉强度、冲击功和硬度均低于技术要求。

表2 失效链轮传动轴的力学性能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iled chain wheeldrive shaft

链轮传动轴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用来传递动力,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为了验证传动轴断裂是否由强度不足引起,参考文献[8-11],按材料屈服强度为500 MPa进行传动轴挤压强度、静强度、刚度(扭转角)和挠度的计算。由表3可知,该失效链轮传动轴的强度、刚度和挠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链轮传动轴的断裂不是由强度不足引起的。

表3 传动轴强度计算结果Table 3 Calculation of drive shaft intensity

1.4 显微组织

在失效链轮传动轴断口附近的表面及心部分别取金相试样,打磨、抛光,用体积分数4%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采用AxioObserverA1m型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失效链轮传动轴表面组织为上贝氏体+回火索氏体,心部组织主要为上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带状分布明显。按照GB/T 6394-2002,该钢的晶粒度为7级,属于细晶组织,符合材料晶粒度的要求。

图3 失效链轮传动轴表面的显微组织Fig.3 Microstructure of failed chain wheel drive shaft surface: (a) at low magnification and (b) at high magnification

图4 失效链轮传动轴心部的显微组织Fig.4 Microstructure of failed chain wheel drive shaft core: (a) at low magnification and (b) at high magnification

1.5 断口微观形貌

采用SZ61-SET型体视显微镜对失效链轮传动轴断口边缘和过渡圆角处进行观察。由图5可知:断口边缘加工刀痕较粗,表面粗糙度Ra在12.5 mm以上;断裂处的过渡圆角(暗色区域)半径约为1.4 mm,断口(发亮区域)存在多次挤磨痕迹。

图5 失效链轮传动轴断口边缘和过渡圆角处的形貌Fig.5 Morphology of fracture edge (a) and transition fillet (b) of failed chain wheel drive shaft

在用SS-5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断口形貌时发现,原始断口由于前期反复开合挤磨、后期人为打磨及保护不善已面目全非,观察不到真实断口形貌,因此对力学性能试验后的拉伸及冲击断口进行观察。由图6可以看出:拉伸断口存在大量细小韧窝,冲击断口主要由解理、少量准解理与少量韧窝组成;在拉伸和冲击断口上均发现偏聚成片的夹杂物,用SEM附带的能谱仪分析可知,该夹杂物为MnS。片状MnS会导致钢材在塑性和强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从而降低钢材的整体性能。MnS颗粒的尺寸越大,其对性能的影响越恶劣。

图6 链轮传动轴的拉伸和冲击断口微观形貌Fig.6 Tensile (a-b) and impact (c-d) fracture micromorphology of chain wheel drive shaft: (a, c) at low magnification and (b, d) at high magnification

2 断裂原因分析

由理化检验结果可知,该链轮传动轴在交变弯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其断裂经历了裂纹形成、裂纹扩展及最终断裂3个阶段,最终断裂区面积较小,说明最终断裂时传动轴所承受的载荷不大。链轮传动轴起裂处存在较严重的应力集中,该处应力集中的形成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原因:(1) 加工的过渡圆角半径太小,仅为1.4 mm,未达到设计要求的2 mm;(2) 传动轴断裂位置的表面粗糙度过大,Ra大于12.5 mm,未达到设计要求的1.6 mm;(3) 通过力学计算,传动轴φ210 mm与φ200 mm轴过渡区轴肩截面变化处位于扭转应力峰值截面。失效链轮传动轴的抗拉强度、冲击功、硬度均低于技术要求。通过查阅该传动轴的生产工序记录发现,该传动轴经粗加工和调质处理后的硬度为270 HB,符合技术要求。由此可知,热处理前预留的加工余量过大,造成后期精加工后的表面硬度低于技术要求。失效链轮传动轴组织中存在片状MnS夹杂物,且心部带状偏析明显,导致链轮传动轴整体性能较差,这促进了疲劳裂纹扩展,并最终导致链轮传动轴的疲劳断裂。

3 结论及措施

(1) 链轮传动轴的断裂属于早期疲劳失效。链轮传动轴的裂纹在φ210 mm与φ200 mm轴台阶处的粗糙过渡圆角根部应力集中处萌生,在交变弯扭应力作用下扩展,最终导致链轮传动轴的疲劳断裂;组织中存在的片状MnS夹杂物以及心部带状偏析组织促进了疲劳裂纹的扩展。

(2) 为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需提高链轮传动轴经粗加工和调质处理后的硬度,保证后续工序完成后最终硬度达到269~302 HB;轴径变径区圆角采用磨削成型,增大过渡圆角半径并降低圆角处的表面粗糙度;净化钢材,采用六面锻造成形工艺彻底将枝晶打碎打散,弱化原始形态枝晶中的带状组织。

猜你喜欢
链轮圆角传动轴
行车减速机传动轴断裂的失效分析
CAD直接建模中圆角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小圆角棱线车门外板工艺设计
传动轴滑动叉制造工艺革新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FSC赛车链轮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利用自制铣刀在万能铣床上加工链轮
内圆角铣削加工几何分析及铣削力预测
渐开线齿廓链轮梳齿刀的设计
汽车传动系传动轴中间支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