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夜幕下的生态发现之旅

2021-01-27 14:17摄影左凌仁莫明忠王剑左凌仁编辑任红
中国三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树蛙爬行动物红河

◎ 摄影 |左凌仁 莫明忠 王剑 文 |左凌仁 编辑 |任红

绿春黄连山,刚刚从蝌蚪变态到成体形态的抚华费树蛙。 摄影/ 左凌仁

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云南省的地形图上时,会发现云南有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与峡谷相间,其西北部比较集中紧密,是横断山脉的三江并流地区;而到了东南部,则逐渐发散开阔。

在这个区域,红河河谷如同一条倾斜的大断裂,将东边的高原与西边的纵向岭谷分隔开来。虽然现在的红河长度并不是很长,但它其实曾经是一条古老、绵长的河流。直到大约200 万年以前,古金沙江还是通过古红河水道流入南海的。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纵贯其中,哀牢山及其余脉斜向延伸,一个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秘境也隐身其间。

受地质历史和气候的控制,云南的生物区系在哀牢山-红河两侧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通过比对位红河干流河谷东西两岸的大围山、黄连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爬动物的物种构成,我们会发现对于这两地的两栖爬行动物而言,红河干流河谷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虽然在红河东岸的大围山能够看到不少跨红河分布的物种,但是对于很多两栖动物来说,红河这条大河的存在,对它们的分布有着天然的阻隔作用。红河河谷对于一小部分爬行动物而言,也同样起到了阻隔作用:如白头蝰以红河为界分为白头缅蝰和黑头缅蝰两种;长鬣蜥、赤链华游蛇、乌华游蛇、铅色水蛇、丽纹腹链蛇、中国小头蛇等的分布区从我国华南地区延伸到红河东岸便戛然而止了。

绿春黄连山,在进行野外调查的科研人员 摄影/ 左凌仁

抚华费树蛙 摄影/ 左凌仁

蕨类植物 摄影/ 左凌仁

滇南臭蛙 摄影/ 左凌仁

白斑棱皮树蛙 摄影/ 王剑

杜布瓦树蛙 摄影/ 王剑

密棘髭蟾 摄影/ 王剑

红股角蟾 摄影/ 左凌仁

双色棱皮树蛙 摄影/ 莫明忠

铜蜓蜥 摄影/ 莫明忠

丽棘蜥 摄影/ 左凌仁

华西雨蛙 摄影/王剑

大绿臭蛙 摄影/ 左凌仁

蛤蚧脚底的特写 摄影/ 莫明忠

平胸龟 摄影/ 左凌仁

棕背树蜥 摄影/ 王剑

滇南疣螈 摄影/ 王剑

竹叶青 摄影/ 左凌仁

绿瘦蛇 摄影/ 左凌仁

横纹翠青蛇 摄影/左凌仁

绞花林蛇 摄影/ 左凌仁

阳光穿过大围山森林中的雾气 摄影/ 左凌仁

红河 摄影/ 王剑

傍晚时分,大围山的云海 摄影/左凌仁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景观 摄影/ 王剑

猜你喜欢
树蛙爬行动物红河
我不是恐龙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动物吉尼斯——爬行动物之最
Taxonomic Revision of Raorchestes menglaensis (Kou,1990) (Amphibia:Anura),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from Yunnan,China
树蛙VS变色龙,谁会赢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爬行动物的食物
红眼树蛙
为什么壁虎能“飞檐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