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科普展示设计研究
——以书画文物修复科普展示为例

2021-01-28 07:26
大众文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展柜卷轴叙事性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叙事性”原为文学领域的一种表达方式,此种方式可以快速、直接地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20世纪80年代初“叙事性”才作为一种设计表达方式在空间领域的设计创作中初露端倪,时至今日“叙事性”设计手法因其自身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当代空间设计中。叙事的三个要素叙事者、叙事媒介、接收者与展览的三要素策展人、展示媒介、观者相对应。将“叙事性”与展览有机结合,即可将叙事者与策展人两种角色、叙事与展示两种媒介、读者与观众两种身份相融合。科普是面向广大普通群众的文化信息输出渠道,科普展示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过于专业化的信息在大众传播中的接收障碍,结合叙事性展示手法的代入性与亲和力可以使观者快速进入策展人所设定的展示情境。

一、科普展示设计中的叙事情境

基于叙事情境的科普展示是指将需要普及的科学知识以及寓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故事化”,将点状分布的信息通过线性故事进行串联,使信息在展线中“角色化”。叙事性科普展示空间以“空间剧本”为展览整体架构,以空间结构与科普信息为主要依据,使展示空间更好服务于展示目的。而当下许多科普展览过于强调空间设计的体验感与沉浸感,往往忽略了真正的科学知识的传达。因此如何协调科普展览中的趣味性和传播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科普展示空间应以何种方式来传播科普信息是具有一定学术讨论价值的议题。

1.科普展览中的叙事方式

在科普展览中采用叙事手法可以为展览提供策划线索、空间想象和氛围描述。在科普展览的脚本策划中,设计者组织科普信息并按照一定的递进逻辑进行阐释与表达。科普设计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主体:科普内容、空间氛围以及人流动线。展览的局部体验作为完整叙事线中的高潮出现在体验项目中。

2.叙事性对科普深度的影响

叙事性设计方法对科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科普的吸引力、科普的接受度、科普的持续性。良好的科普循环是吸引、传播、接收、反馈、接收再传播的过程,其中吸引作为良性循环的起点尤为重要。

科普展览自身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科普的效率成为衡量一个科普展览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科普展览中使用叙事性理念一方面使待科普信息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为观者提供了一场叙事情境。在这场属于每一位观者的情境中,观众既可以接收情境中设置的客观信息,也可以主观对接收到的信息加以理解运用[1]。叙事性的展示方式提供给观者鲜明的故事框架,使其在展览周期结束后亦可将记忆中的信息按照故事线串联,达到持续科普的效果,延长科普的时效。

二、基于叙事情景的书画文物修复科普展示设计原则

书画文物修复过程科普展示设计要具备以下几点原则:深入浅出和易于传播、以观者为中心与具有交互性体验、基本实现科普可持续。本次展览设计将复杂难懂的书画文物修复过程概括为判断病害、清洗画卷、揭裱、补全、全色、重新装裱六个步骤,用直观的修复操作流程来降低传播难度,深入浅出[2]。在策划脚本中将“观众”设定为文物修复的参与者,用书画文物的实体展示的方式给观者提供可以围绕文物实体进行讨论、分享的“观展工具”与空间环境,做到以观者为中心。

对于肩负教育使命的科普展览而言,另外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是增加参与式的互动体验。体验感能够帮助观者提高接受度、提升创造力。交互体验项目的制定对设计者有三个要求:渴望观者的参与、相信参与者的能力、对参与者的行为作出反馈。通过体验式项目,参与者不仅可以积极学习书画文物修复过程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可以接触、评价、阐释所获得的不同信息,从而增强了参与者的代入感以及控制自己的学习方向,并可以从中体会到从事书画修复工作者的人文精神和民族责任。

三、叙事性书画文物修复过程科普展示设计实例

书画文物修复的科普展示难度大、已知受众范围小,宜采用故事性、参与性较强的展览方式。书画文物修复的重点在于其叙述过程,其体现的是书画文物从残破到完整这一动态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从清洗到补全的技术性操作。

1.叙事主题的策划

书画文物修复往往伴随着陈旧泛黄的纸张、古老神秘的大门、尘封许久的卷轴等形象出现。古人用“敢捡残山补剩水,补悬便可起云烟”来描述书画文物修复的场景,这正是对书画修复装裱的传神描绘,表现了书画修复的高超技艺和精神游历[3]。展厅以修复的基本步骤作为依据来进行功能性区块划分,一方面遵循文物修复步骤为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视觉故事;另一方面给人以直观的视角呈现展出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规划展出动线[4]。在此场景中除了“绝对主角”破损的文物以外,另一位主要角色便是修复师。为减小观众与书画文物修复之间的陌生感与距离感,笔者在主题中加入“修复师”的角色概念,将展览的叙事主题设定为“补悬云烟-科普君带你看修复”,使专业修复师化身讲解员,增加科普的可信度、专业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将原本对于大众具有距离感、神秘感的人物形象化,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向观者介绍展览的全部过程[5]。

2.构成元素解析

书画文物修复过程科普展示包含两大构成元素:一是视觉元素、二是空间元素。设计师通过运用这两种元素构建展览的叙事情境。

具象元素主要体现在展览内容的设计上,包括书画文物修复者形象、书画文物修复过程科普海报、书画修复工具、书画修复材料、书画文物本体、书画修复过程视频等。抽象元素则主要体现为久远、残破、古朴等等。基于观者的印象和主题特性,本次设计实践主要选用卷轴与条屏作为展览整体的元素原型,提取抽象视觉元素。主要表现为同心圆、抽象的线性山水与青绿颜色,并选取了宣纸作为外部围合主要表现材料,将入口处设计成山峰的形状,并辅以青绿颜色,使观者有如穿梭于古画之中的沉浸感。

空间元素包括空间划分、展厅构架、展览流线、展台、展柜等。空间划分以卷轴的横截面为元素参考,共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文物背后的故事书画残卷展示;第二个区域书画修复过程展示;第三个区域是书画修复体验区。展厅结构同样采用卷轴元素,使用类宣纸材料围合、竖轴形式支撑。采用木元素做第三区域的半包围隔断。展厅的流线取自卷轴的开卷方向,逆时针螺旋向内。

3.脚本与展陈研究

参观者通过山形入口进入展场,逆时针向右行走,第一展区引发观众的“痛点”并设置悬念,通过对文物的人为破坏来展示文物修复前后的反差,使观者产生“扼腕”情绪。大众在展览或在影像中所见到的大部分均为修复后书画类文物,破损文物出土的原始样貌不被大众所熟知,所以对于大众来说文物的原始状态更加具备神秘性和吸引力。古书画修复前后的反差可以震撼观者的感官,引发观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过程的好奇。

书画的残卷以弧形屏幕及弧形展柜的方式呈现,模拟古书画被破坏的过程。展区共有三个展柜,展柜表面是一层透明显示屏,屏幕上设有若干感温点,播放内容为复原后的古书画。观者根据展柜上的提示符号触摸展柜会激发展柜上的感温点,屏幕上的古书画会出现裂痕,并逐渐破裂为粉末状直至消失。画面消失后会露出展柜中的书画文物残骸。展台后方悬挂环形屏幕。观者将自己面对书画文物残骸的第一感受输出,并分享给其他参与者,印发群众对科普主题的讨论。观者带着自己及他人的疑问开始接下来的科普旅程,为本次科普内容的传播夯实基础。

展厅从天花处悬吊下六条卷轴,围合为半封闭圆形。卷轴的画心处替换为一块条形超薄屏幕。六块屏幕分别循环播放书画文物修复的六大步骤:如何判断破损文物的病害;如何将书画文物清洗干净;如何将书画文物的旧裱揭除;如何补全破洞;如何全色;如何重新装裱。在屏幕下方,嵌有一小型长方形玻璃柜,玻璃柜中放有相应修复步骤的修复工具及材料。展台上有对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相应修复步骤的分解小动画。在视频科普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浓缩提取,易于掌握,观者还可以保存小动画,便于查看温习。

观众完成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学习进入到第三个环节回顾与反馈。此处空间从第二部分的卷轴后方延伸出,采用木栅栏隔断对六组体验空间进行间隔,半开放式的隔断使得六个步骤既紧密相连又互不干扰。观众选择界面中感兴趣的古书画作品进行模拟修复体验,对学习的修复知识进行反馈。操作台上方的六块屏幕直播此位参与者修复过程的实时操作过程,其他参与者可以通过视频观察进行对书画修复知识的检验。

四、总结

科普展览理应是一次生动的教学而并非刻板的成果陈述,新时代的叙事性科普展示策划与设计应该具备建构成熟视觉语言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具有参考价值和范式价值的设计实例。本研究在以传统技术导向型科普展示中融合“叙事性”结构,对科普形式的多样性进行尝试。通过本次研究实践在科普展示中加入故事性、逻辑性和体验感,解构了科普内容的复杂性,满足观众对于科普活动的期待,使科普活动更具连贯性和持续性,提高了观众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期望本文为叙事性科普展示策划与设计带来启发,同时也希望叙事性科普展示可以融合更多视觉元素和科技成果。

猜你喜欢
展柜卷轴叙事性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掌控板动态卷轴
超越“展”与“藏”
卷轴:雪
卷轴:骆驼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
邮票藏在哪?
埃及历险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