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阐释与现实选择

2021-01-29 12:35韩鹏举
社科纵横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经济

李 泉 韩鹏举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引言:历史演变与时代意义

2020 年初,为更好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实施了包括适度延长春假、延期复工、区域性交通管制、弹性财税金融支持等一系列纾困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错失重要防控窗口期,导致疫情至今仍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进而给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疫情影响,全球总需求减少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趋势逐步抬头,我国对外出口和经济发展再次面临下行压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恰恰就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宝贵发展经验,考虑到近期和远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所进行的重大调整,不仅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 年远景目标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面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远意义,必须深刻理解我国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内外环境条件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与模式。

(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历史变迁

经济发展格局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禀赋组合条件、历史文化传承和制度体系变迁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进行的适于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及其外在表现形式。1949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在不同时期因不同环境条件而发生过多次调整,这成为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基础。系统回顾和深刻反思经济循环的历史进程,能够为我们在新时代应对内外挑战提供更多可能。

1.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格局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诸多产业领域处于空白状态。为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发展目标,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赶模式[1],使得工业领域率先得到了较快发展,也为综合国力增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中苏关系剧烈变化和前苏联终止相关合作协议,我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各方受阻的困境下,我国通过完善内循环体系,有更多依靠自力更生建立国民经济循环,这便内生出了独特的内循环工业化主导发展模式。其后,尽管系列“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但由于缺少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加之偏爱城市和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导致我国城乡结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日益失衡,这就急需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格局的重大调整。

2.中美建交后的发展格局

1971 年10 月25 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逐渐主动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0 世纪70 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中美谈判,最终两国于1979 年1 月1 日正式建交,从而结束了长达30 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中美建交对我国同其他西方国家间的关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面临的外部封锁和对外贸易壁垒逐渐消除。这一时期,根据非均衡增长的现实,我国在从西方国家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主要用于沿海产业发展,我国行业结构失衡状态由于国际循环的加入逐渐改善,对外贸易额度也缓慢增加,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显著提升。综合判断,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仍是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相对有限,国内国际循环之间的互动性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扩大开放推进国内国际循环体系的构建。

3.改革开放以来的格局调整

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搞好综合平衡问题。这一时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农村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伴随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化发展具备了物质保障,城乡之间形成了内循环互动发展格局。同时,我国根据渐进式改革理念,逐步在沿海地区推行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发展大进大出的加工型经济,更多参与到国际经济循环中[2]。事实表明,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推动国内经济社会改革,既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又通过国际市场实现了贸易产品升级,也获得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汇。在此之后,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内循环发展的同时,外循环也得到了有效扩展。

4.中国加入WTO 后的发展格局

2001 年12 月11 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全面形成。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我国进出口业务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额度不断增长,贸易结构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出口由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转变为新技术密集产业,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也得到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06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峰值最高达到64%,对外贸易出口额占全球比重由第7 位上升到第1 位[3],我国的外循环经济格局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贸易国。但是,以外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外汇占款数目庞大,国内经济协调发展面临再次失衡问题,这就需要对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

5.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格局调整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各国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我国经济增长率也出现下滑。数据显示,我国2009 年第一季度的GDP 增长率仅有6.2%①,改革开放以来维持的较快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特别是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导致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带,民营中小企业市场扩展受挫,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我国经济一度面临硬着陆风险[4]。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及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各类措施,以期通过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在一揽子政策的合力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在稳步发展中出现重新调整,即以外循环为主导逐步转向内外循环兼具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随着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经济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需要进一步对经济发展格局进行新的调整。

6.“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格局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显现。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现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5],有效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逐步提升,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坚持“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出国家级新区、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作用下,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同时,外汇管制逐渐放松,出口规模不断壮大,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经济循环的作用再次显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还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要求,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相协调,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使内循环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以此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理念下的持续健康发展。

7.“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中美贸易体现了当今国际贸易领域中最重要的大国贸易关系。自2019 年5 月8 日开始,美国政府宣布把价值2000 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10%提高到25%②,并且开始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精准打击”,如对华为采取封杀[6]、打压TikTok 等。在中美贸易出现争端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行业经济均受到了较多外部冲击。在国民经济方面,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着出口转内销压力;在行业经济方面,美方征收关税以及技术封锁对中高端制造业影响较大,我国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面对外部可能的风险,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为在新形势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经济竞争的新优势,党中央主动调整经济发展举措,不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由此使得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和发展格局出现新的转变。2020 年面对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我国主动进行发展格局调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便成为新时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意义

2020 年5 月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5 月23 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了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国内需求上面,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7 月30 日和9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10 月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又一次强调了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由此观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适时提出,为我国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提供了指引,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国际经济稳定与繁荣发展。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适应国内国外形势变化的战略抉择

2008 年金融危机、中美经贸争端、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使得经济全球化发展动力衰减,全球的资源配置受到冲击,一些西方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措施,回避矛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需要重新调整。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规律,主动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当下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8](P10)“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彰显出我国的大国风范,我国将依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并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为迎接全球化新浪潮和稳定世界经济走势作出更大贡献。

2. 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是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以往经验以及当前形势,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国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容易受到外来冲击。纵观现实不难发现,我国不仅有完整的工业供应体系,具备强大的科技力量,还有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9],正好适用于解决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这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潜在空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仍然强调国内大循环是新型主体,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完善内需体系相结合,集中国内力量办大事,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既可以促进国内企业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制约,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国内就业创业,为消除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平衡提供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3.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经济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的充分保障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紧密联系的,我国在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更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而不是国内关起门来封闭运作、主动与国际脱钩。一方面,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大循环的根本,国内循环的不断发展是以扩大内需为目的,将经济长远发展的立足点建立在本国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随着新兴产品不断增加,有助于形成全新产品需求市场,推动国内循环结构升级,带动国际循环不断优化,从而促进国内国际经济稳定繁荣发展。同时,国际大循环还可以为破解内循环中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提供更大空间,这又会促进国内国际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由此保障我国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理论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

“双循环”全称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背景下,美国政府主张以美国利益优先和国内循环为主,这就使得其参与国际循环的比重越来越低[10],这种模式在短期可能有助于国民经济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必然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在国际环境变化更加复杂的形势下,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其必然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的有机统一,这必将构成“中国经验”的又一重要内容。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涉及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经济运行不畅。我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为了依托国内需求以及巨大市场优势,打通国内市场循环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梗阻,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上,寻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借助内循环的优势带动外循环,从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国内循环为主,外循环的建立缺乏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由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转变为国际循环为主、内循环为辅。国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在遭遇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 年金融危机、中美经贸争端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面对各项冲击,必须适时变革经济体制,减少对国际循环的过度依赖。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还有超大人口消费群体,规模巨大且需求多样的消费市场[9],以内循环为主体,是综合国内现有发展成果以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基础设施领域和先进制造业领域补短板和锻长板[11],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保障国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与安全,有助于形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不仅如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对于提高国内需求规模和需求质量,进一步提高外部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的抵御能力也至关重要。

2.新发展格局要求畅通国内国际市场

“双循环”涉及到内循环和国内国际循环。对于内循环,既是国内又是内需,总体而言就是生产、交易、分配和消费更多在一国之内实现循环。相较于国际循环,内循环拥有较强的独立性。但是,形成有效内循环,必须拥有一定的体量。对于我国来说,人口总数全球最多,加上完备的产业体系,我国的内循环完全具有可行性[12]。这就要求技术水平需要在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协作中得到创新和升级,人力资本需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提升影响力,资本要素也需要在国际流动中实现增值等等。如果关起门来搞发展,带来的后果只能是缺乏市场活力,失去前进动力,并且与时代脱钩。因此,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一定是两个市场的畅通,最终是国内国际循环优化升级,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新发展格局是动态调整协同互促的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协同互促的。受中美经贸争端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西方国家推行单向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需求疲软,金融市场稳定性不足。但是,我国国内经济基本盘相对平稳,在经济复苏方面彰显出众多优势。因此,我国转变依靠出口导向的国际循环思路,改为依靠国内市场推动内循环发展,通过更好发挥内需潜力,充分利用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打造出自己的“金刚之躯”,做到在国内国际循环中占据优势地位,就是对发展格局的动态调整。近年来,由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建设西部陆海国际新通道,积极推动RCEP 落地实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商品、资本、技术和优秀人才的流动,无不体现出我国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更好作为,无不反映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政府面对国际局势动荡的责任担当。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在逻辑

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发挥本国比较优势,打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不同环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变,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基于中国新发展态势主动做出的长期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具有其内在的科学逻辑。

1.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基础支撑强劲有力

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经济基本面良好,2020 年第二季度就顺利实现经济正向增长[13],并且我国也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幅度“放水”,这给我国未来的发展留下了较大政策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人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水平在同步提高,消费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发生改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助力国内循环健康稳定运转。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不搞“闭门造车”,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进一步敞开,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已经从过去的生产要素及产品开放转变为对规则和制度开放,全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赢。这是我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起点。

2.对外依存度降低,扩大国内需求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从事生产劳动创造历史伟业的动力,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源泉。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递增性[14]。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带动乡镇和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区域经济差距,能够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过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推动企业增加有效供给,利用国内超大成熟市场逐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大幅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和韧性。这是我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重点。

3.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出现“逆潮”

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美国打压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不仅限制了部分产品出口,而且限制关键技术进口。基于此,必须立足于国内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寻求技术进步,才能支撑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面对疫情冲击,我国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会造成经济下行压力,但是长期来看总体向好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与此相应,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短期恢复的前景并不明朗,这成为我国顺势推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催化剂。中国的积极努力,为稳定全球化进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更多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这是我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延展。

三、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选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同于改革开放前我国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内循环发展模式,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后以国际外部循环为主的模式。面向未来,我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选择就是要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互通,要以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为目标,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着力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供求动态均衡[15]和经济内外循环相互促进。

(一)集中力量推动形成国内主体大循环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下功夫,避免这四个环节受阻,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格局。

1.生产端: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供应链产业链水平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规模正在逐步缩小,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加之美国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持续打压,要求我国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一方面,加大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研发的资金投入,聚焦硬科技,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领先技术领域,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专业人才,鼓励科学家大胆探索,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5G、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利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大对窃取知识产权这一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专有保护机构,对知识产权的不同标的进行划分,按照重要程度不同进行分级保护。针对知识产权被盗取等一系列问题,可设立知识产权线上线下申诉通道,为知识产权所有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途径。

2.分配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亟待破解的重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由于中低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要高于高等收入群体,所以扩大内需更大程度上是要保证中低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提高中低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及消费能力。为此,必须在城市化地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发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农产品生产区,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推进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和产能;在生态功能区,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居民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居民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放宽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市场准入,破除民营企业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的限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低等收入群体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速度方面,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建设[16],调节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消除初次分配领域中不公平现象,通过减税、让利等方式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完善再分配制度建设,通过对中低等收入群体减税,合理调节高等收入群体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方法,加大对低等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力度,坚持做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3.流通端: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降低内外经济循环发展成本

流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双循环的本质就是要做到“联通”,在信息、知识、技术、商品、资本等要素禀赋方面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目前,传统物流活动效率较低,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所以要加快现代物流建设尤其是智慧物流建设,把生产商、电商、物流公司、消费者、终端支付工具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优化物流路线、物流方式,使得物流装备及物流控制实现智能化。为此,要建立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夯实智慧物流技术基础,提升信息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发展,完善物流智能体系建设。同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把智慧物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提高配送效率,以更好地服务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4.消费端: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促进消费扩大与规模升级

扩大内需的前提是国内居民有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没有需求就没有消费。长期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抑制的,消费潜力需要进一步激发。为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确保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有稳定预期。医疗方面,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推进医疗资源有效配置,鼓励公立医院建立养老机构或建立私营小型医院,将更多的药品纳入医保范围,降低医疗成本。教育方面,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关注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逐步扩大学生午餐、午休、交通等有偿服务范围,通过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方式降低基础教育成本。养老方面,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老有所养。住房方面,始终坚持“房住不炒”政策,避免房地产的虚假繁荣挤出居民正常消费,例如通过政策限制投机性购房,增加普通住房供应,逐步解决困难和低收入群体居民住房需求。同时,积极开发消费品种类,满足人们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将线下消费与线上消费有机结合,推动传统销售模式转型升级。例如,以电商、直播平台等新型消费模式,通过数字化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刺激居民便捷消费;规范网上产品销售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追溯的前提下,丰富产品种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

2015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具体含义可以理解为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的适配性[17]。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虽然得到了稳步提高,但仍然需要通过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多个层面共同发力构筑内外循环新格局。

1.新发展格局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从制度体系上保障市场主体实现有效供给的基本条件,对于营商环境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组合,从软硬条件和制度建设入手,为产业发展、要素聚集、经营活动顺畅进行提供更好保障,是环境建设和政策体系完善中的重要方面。近期以来,由于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压力较大,可以通过金融财税政策创新,推动银行、政府、企业和保险机构合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力度,例如通过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推动相关贷款产品和还款方式创新,更好引导融资担保机构适度降低费率,使金融市场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激发微观主体发展潜力,稳定市场预期和树立发展信心。

2.新发展格局主体培育: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不同地区和产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从现实发展基础看,我国依托资源禀赋条件形成的产业体系不同程度上面临着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制约,而且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驱动力量薄弱,有效防范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亟待加强,这就使得双循环体系构建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非常迫切。因此,高质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需求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换,从而在内外循环中提升结构水平。同样,通过产业发展主体培育,促进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有助于满足社会不同群体不断增长的新需求,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内容。

3.新发展格局服务体系:保障劳动力稳定就业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充足化,是政府在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等供给能力,满足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的重要体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巨大,稳定居民就业和创业是确保收入提升的关键内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同样需要树立就业就是最大民生的发展理念,加快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继续通过扩大开放合作水平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绝对量上增加就业空间。同时,通过建立科学有序的就业竞争机制,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不同企业雇佣流动劳动力的隐性限制,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劳动者自由选择和人尽其才的就业新格局。对于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需要在政府加大公共资源投入的基础上,鼓励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确保双循环顺畅的各种服务体系建设,从而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市场、内外投资和不同需求主体。

(三)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实践证明,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能在国内解决,对外贸易也是内循环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进而促使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经济发展赋能,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1.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可以推动贸易自由化,进而推动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种,各类市场主体要更加关注外部市场,例如,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生需要,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提升互联互通建设质量,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绿色转型,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同时,鼓励自贸区大胆创新,体现不同特色,吸引外商投资;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放大自贸区吸引外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汇集各方高端资源。推进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支付结算,满足投资者投融资需求,实现人民币走出去目标。加强人民币结算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交易、清算、结算和托管体系。在债券市场及汇率市场方面,解决好人民币债券评级问题,发展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建立宽幅汇率波动机制,引入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区间。

2.以RCEP 为契机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 年11 月15 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5 个成员国的RCEP 正式签署,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正式诞生,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因此,我国要以RCEP 为契机,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例如,借助关税优势,推进区域内各国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加强与其它成员国的贸易往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大市场。依据比较优势配置资源,优化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价值链,增加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与其他成员国开展合作时,不能只注重强强联合,还要积极伸出援手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区域内各个国家的互利互助、共同发展。

3. 在确保国家安全和防范风险中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促使我国与其他国家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但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也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不能只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一方面,淘汰忽视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改善含有较高风险的环境,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推动国内国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提高防范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在内外循环中提升对外开放监管、风险防控能力,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考虑到内外循环中潜在的各种困难及挑战,及时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科学预案。

四、结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景展望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清晰地解释了开放条件下四部门经济中的收支流量循环与恒等关系的理论原理,其理论模型也为不同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失衡提供了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相机抉择干预框架。在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和主动探索过程中,现代国家范围内的各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主要部门和关键环节逐步在市场与政府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借助于日益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内外部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经济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顺应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时代发展潮流、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的战略选择。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要坚持系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还要高质量不断推进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同时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共同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发展活力和多维韧性的开放型国民经济循环系统。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0 年9 月1 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时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新的环境和新的历史方位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未来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尽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更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事实证明,世界发展的长期趋势仍然是经济全球化,不同国家和经济体之间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将进一步提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必将加快形成,我国的国民经济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一定会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 年,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必将得到根本改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一定会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再共同奋斗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必将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数据经作者整理。

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