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模式及方法

2021-01-30 20:44王彦轩房春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变量解题生物

王彦轩 房春红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366300)

高中生物的实验课程教学不仅是一种探究性活动,而且还是生物课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实验课自身具备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学科具体教学中的地位,通常决定了其在生物学科教学当中的作用,这也决定了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生物题的方法与能力.但是,传统化实验题解答中,过于注重生物教材上的知识讲解,只是将生物实验转变为生物知识的再现以及验证,学生只会依据固定模式进行重复实验,而在解答实验题的时候,却存有较大困难.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注重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不断优化实验的教学过程,加强实验题解题模式与方法的讲解,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模式

1.明确实验目的

教师在生物实验的教学中,需确保其教学合理性,并在设计中,对实验可能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探索中,对生物学当中的相关问题实施探究.另外,在对实验进行设计时,需对各种潜在的发生因素实施控制,并加以分析,将其作为实验变量的参考.比如,对温度和酶活性的变量影响关系的探究中,只能按照相关顺序开展生物实验,也就是碘与淀粉之间反应呈现出蓝色.但是,上述的实验通常是定性实验,无法实现定量的效果.因此,可经过实验流程的设计,把此类实验当中温度当做可控的变量,并对其实施深入分析与探究.

2.分析实验原理

就高中时期的生物实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经过实验方法,对生物实验背后的相关原理以及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掌握,以实现相应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在实验开展前,教师需指导学生对相关原理实施分析,引导学生充分明确与了解相关实验原理,以确保实验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与价值,同时,通过实验作用的深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果提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实验设计思路的掌握

第一,教师需指导学生分析实验开展的思路.在生物实验的具体教学中,可对禽流感病毒当中存有的遗传物质实施分析,首先需对实验原理进行明确,对遗传物质能否对生物具备的遗传形式实施控制与分析.

第二,教师需对生物实验实施探索与分析.目前,高中生物的实验通常分成定量实验、定性实验两种,而两种实验运用的方法通常具有较大区别,因此,在实验中,需对相关实验方法进行切实的分析与把控,从而确保实验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第三,明确各种和实验结果没有具体关联的变量.变量方法的确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具体学习中更好地开展实验,而且还能在无关变量基础上,促使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并确保实验开展的质量.同时,需确保准确的把控实验对象,依据实验中的数据与数量额合理化记录,确保实验开展的精准度,从而确保实验效果达到最佳.

第四,依据实验步骤的拆分与统计,准确的把控实验开展的顺序.

4.实验步骤的设计

通常来说,所有生物实验的开展都具有相应的顺序与规律.

第一,学生需做好取材与编号分组的工作,依据实验当中产生的变化量实施分组.生物实验的开展都需设置相应的对照组,依据各变量开展实验,并安排专门的学生,记录相关实验现象,以便为得出最终的结论奠定基础.“一看”实验的名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该步骤通常是学生极容易忽视的,但是该步骤通常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就实验名称而言,其能够使学生获得许多实验信息,比如实验开展的原理、目的、材料、变量、类型等.“二看”实验的步骤.根据实验的步骤,通常就能分析得出该实验的类型,较为常见的实验题型为:分析补充型、设计方案型、评价型,其中,设计方案型则要求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相应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分析,属于对学生的能力具有极高要求的一类题型,但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已经较为少见.但是,分析补充型、评价型的题型则是学生必掌握的一类实验题.该两种实验题通常有其共同点,不论是实验过程的评价,还是要求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完善,都是对学生理解的实验原则实施考察.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中,其原则通常包含单因子变量、对照、等量、可重复性、科学性原则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前三个原则,也是考察频率极高的原则.“三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对于实验的结果与结论,大部分学生都会将其混为一谈,认为实验结果就是实验现象,比如出现叶片发黄、砖红色沉淀等.而实验结论通常是以实验结果作为基础,获得的结论性言论.实验结果与结论通常依据不同类型的实验而有所不同.

5.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可依据相关理论知识对结果实施推测,并对实验现象的背后结果进行了解.需注意是,并不是一次实验现象就能够呈现出全部的实验结果.基于此,学生在定义时,需注重多元化因素的充分考虑,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分析达到最佳.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方法

1.基于知识概念强化的明确实验解题方向

高中生物的具体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对实验题进行解答时,都会存在有些学习的知识概念不准确的状况,并在解题中无法准确地把握相关概念性知识具备的性质与特点,这种状况下,就会造成解题困难,并出现较多的错误现象.

例通过显微镜对洋葱的表皮细胞实施观察,无法检视出细胞的染色体的原因为( ).

A.无染色体形成 B.试剂损害

C.显微镜倍率达不到 D.试验中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在解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容易选错A、B、D,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当中的“看不清”与“看不到”的容易混淆,对相关知识的本质缺乏深入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深化学生对基础概念的学习以及理解,并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验之间的有效结合开展实验解题教学,以促使学生的解题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基于对比实验演示的解题能力提高

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在实验当中的演示与示范通常是必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生物演示的实验,就能对实验具有初步的印象,而这对于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实验也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需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师生的有效结合,以促使学生更加自愿的参与到具体学习中.教师可运用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奥妙与规律,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化的探索方法及实验题的解决方法,并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成主动探索,并对相关实验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例如,对实验“洋葱的表皮细胞”开展教学时,其主要是对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进行开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呈现鳞片叶与洋葱根尖的细胞,并将两种细胞相结合做实验.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分析与整理整个实验结果,经过对比的方式,对两种实验具备的特点进行研究,经过该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且直观的认识到相关生物知识与实验现象,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解题中的思考范围拓展,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解题.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实验类的题目通常是重要且综合性的题目,通过该类题目的掌握,不仅能够对学生对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考查,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自主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并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解答相关生物实验题.

猜你喜欢
变量解题生物
用“同样多”解题
生物多样性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用“同样多”解题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第12话 完美生物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