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论纲:基本概念、元模型与研究范式*

2021-02-01 10:31高开欣周科平李桂梅
情报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者范式素养

高开欣 周科平 李桂梅

(1.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2.湖南工商大学 长沙 410205)

0 引 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信息是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在明确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利用能力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即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人们所需的基本能力。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在图书情报和教育领域展开,理论构建、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成果,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被广泛认可与接受[1-3],并推动了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4-5]。随着信息理论[6]和循证理念[7-8]在安全领域的推广应用,安全信息素养已成为安全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内容。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国务院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文件中,提高全民安全素质被列入提高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的重点内容与优先范畴[9-10],将安全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因事故和不安全状态发生的主导因素[11],而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安全信息的缺失,诸多行为干预模型[6,11]和安全教育研究成果[12-13]均表明安全信息对人的行为具有控制与调节作用,因此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对维护人民安全、保障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安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安全教育内容涉及到应急救援与危机响应的情况时,由于其动态发展性与复杂性,使得在设计与制定安全教育方案时常常遇到难点,这也是安全教育活动无法保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学者提出了安全信息素养在安全管理中的研究[14]及其基础概念[15],但缺乏改善安全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与手段的深入研究。

本文从理论研究层面出发,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跨学科发展为目标,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建立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概念与内涵进行阐述,构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元模型,论述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范式和框架等若干基本问题,通过扩展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内容,以期提升安全教育质量与效率,促进安全终身教育。

1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概念与内涵

1.1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概念及内涵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信息素养的基础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从教育层面来说,对信息素养能力集合体进行分析是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结合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和图情领域的研究成果[16-17],信息素养是指在解决问题时,人们所具备的信息意识(需求)、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处理和筛选)、信息利用能力(创造与传播)和信息文化水平(信息道德与信息美学)5个层面的能力集合体,简言之,信息素养被认为是在解决问题时人们所具备的综合信息能力。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就是要提升人们的综合信息能力,即信息敏感度、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创造能力、信息传播能力、信息道德水平和信息审美能力等。从能力的视角出发,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解释,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1.2安全教育的基础概念与现状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多从系统、安全行为、安全信息及安全感知等多个视角展开研究[12-13,18-19]。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安全教育应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维护各领域的国家安全,公共(社会)安全和职业(生产)安全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两大安全,也是关注度较高的两个领域。从国家层面来看,军事和文化安全是硬性和软性保障,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是根本和基础。基于已有的概念,为适应后续研究的进行,从能力集合体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进行基础概念的分析,安全教育是以提升受教者在具体场景下的安全能力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实质上是有目的性的进行安全信息传播与认知过程。其中,安全能力是指人所具有的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识别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和提升国家安全水平(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制度安全和经济安全,各领域的预防-响应-救援能力是提升国家安全水平的关键,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还包括求助能力)的技巧,具体而言安全能力是指以下五项基础能力,即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行为、安全技能与安全信息素养。

目前安全教育实践多以培养已有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与安全技能4项能力为重心,安全信息素养往往被忽视,这是国内安全生态与安全文化所决定的。人是安全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且系统安全是一个动态发展与循环往复的状态,事故的发生也具有突发性与随机性[16],因此需要认识到在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仅依靠前4项安全素养基础能力是不够的,人们当下所需的不仅仅是恰当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还需要提高其安全信息素养,以提升受教者终身学习和安全信息管理的能力。因此,积极提升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能有效解决信息时代所面临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素养提升的挑战[15](包含安全生产管理、职业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科普、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内容及方式局限等问题)。

1.3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概念与内涵从能力的视角出发,安全信息素养是指在解决安全问题时,人们识别安全信息需求的能力,并根据需求获取、处理、理解、评价、创造、传播和利用安全信息以做出安全行为的能力集合体。简言之,安全信息素养是运用所需安全信息以采取安全行为去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分析,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即指提升安全信息素养能力的社会活动,根据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可划分为4个一级要素和16个二级要素,如图1所示,一级要素分别是安全信息意识教育、安全信息技能教育、安全信息知识教育和安全信息文化教育。

图1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分类图

安全信息意识教育是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包括安全信息态度、安全信息更新意识、安全信息传播意识、安全信息保密意识以及安全信息主体意识教育。安全信息态度旨在提高受教者对认识与利用安全信息的积极性;安全信息更新意识、传播意识和保密意识是加强受教者在具体场景下利用安全信息的正确意识;安全信息主体意识是受教者要意识到自身对安全信息的内在需求。总的来说,具有安全信息意识的受教者了解安全信息及信息技术对安全实践的作用,并能够将潜在的安全信息需求意识(即客观安全信息需要)转变成显性的安全信息需求(即主观安全信息需求),从而提升受教者对安全信息的敏锐观察力与恒久注意力。

安全信息技能教育是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安全信息认知能力、安全信息获取能力、安全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安全信息利用能力4个方面。安全信息认知能力要求受教者具备良好的安全信息认知能力,处理好安全信息质与量的关系,安全信息认知是有效应对安全信息爆炸的关键能力,它是获取、处理和利用安全信息的基础;安全信息获取能力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安全信息的查询能力,及时有效地获取具体场景下所需安全信息的能力。安全信息处理能力是在获取初始安全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使安全信息有序化和专业化的能力,是安全信息组织、加工和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安全信息利用能力是指在具体场景下解决实际安全问题和展开安全学科学习或科研工作,通过已知安全信息挖掘其价值和意义并综合运用,是安全信息技能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核心部分。

安全信息知识教育的目的是知道并理解安全信息基础理论知识(信息的基本知识、安全专业的信息知识和安全行业发展的信息知识)、安全信息资源分析(理论与实践安全信息资源、生活与社会安全信息资源)和安全信息整合知识(不同层级的安全信息整合知识,如国家层面的宏观安全信息整合),提高安全信息素养的理论知识素养,以促进安全信息实践活动的开展。

安全信息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者形成理性的安全信息认识,在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形成主流的安全信息创造、安全信息服务、安全信息传播和安全信息使用活动的行为准则、道德约束与信息审美。安全信息价值观超越具体情景而存在,是持久的信念,对安全信息行为和安全态度具有指导作用,是主动识别安全信息客观需求的重要能力;安全信息网络教育是安全信息获取方式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教育活动,创造安全信息文化氛围,培养安全信息行为习惯,其中安全信息网络包括社会安全信息网络、虚拟安全信息网络和信息时代泛在的各类安全信息渠道(如安全监督管理部分的官方网站、学习资料获取网站、作业现场的安全记录表等);安全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可促使人们在安全信息活动中遵循安全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安全信息行为,避免出现安全信息泄密、安全信息犯罪、恐怖袭击和恶意人为事故事件。一方面,安全信息美学是对安全信息内容的真实程度和价值所在的判断,另一方面,安全信息美学是安全信息表达形式可视化、简约高效和生态平衡程度的审视,因此安全信息美学教育是提高受教者对安全信息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判断与审视能力。

由于受教者工作性质、年龄大小、受教育程度以及教学场景的区别,进行安全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根据分析列出主要的安全信息素养能力,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能力配比进行调整:a.确定安全问题。确切地判断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并确定与安全问题相关的具体信息;b.确定安全信息范围。根据安全问题或目标,判断所需安全信息资源,确定安全信息范围;c.获取安全信息。通过阅读、上课、讨论、访问、参观、实验、使用信息工具(搜索引擎,网络传播工具等)等方法获取信息,或通过信息工具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建立和谐的多边合作关系;d.处理与创造安全信息,对获取的安全信息进行归纳、分类、综合分析、鉴别、选择和存储,再基于处理好的信息,符合安全信息美学地概述、综合和表达传播所需要的安全信息。根据不同场景或不同任务需求,将其组合成不同形式,创造新安全信息,让安全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简言之,处理与创造安全信息就是选择、存储、表达传播和创造具体场景下有效安全信息的过程;e.评价安全信息。评价的内容主要包含解决安全问题的效果和效率以及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与有害信息干扰和侵蚀的能力。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将促进人们在终身学习中有效地获取、处理、创造、评价、传播和利用信息,以达到解决安全问题的目标。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将培养受教者运用安全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可预见性和准确性,安全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简单来说,受教者通过教育能把安全信息内容与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便可被认为具备了安全信息能力。

2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元模型

2.1元模型构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是提升受教者对安全信息的认知、理解、接受和利用能力的过程。根据安全教育学和安全信息行为理论可知[13,20],安全教育通用模式和人的安全信息行为产生机制分别是“分析-设计-实施-评估”和“需要-需求-动机-行为”,基于此可以得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元模型(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产生机制与实施规则),即“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表达传播-感知认知-教学评价-反馈”,如图2所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元模型明晰了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研究范式,为指导其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对元模型中的4个关键环节进行如下解释:

a.安全信息素养教育需求分析是进行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在实践过程中,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要分析具体场景下受教者的客观需求,包括受教者的个人特征分析(职业、年龄、成长环境、安全素养和受教育程度等)和具体场景分析(如火灾场景下,受教者获得安全信息的途经及采取有效安全信息行为的方法),根据施教者的教育基础(教育经验、擅长领域等),分析可采取的安全教育方法(包括内容、逻辑体系、形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在教学中将受教者客观需求转化为其主观需求的教学内容,即安全信息意识教育的部分。

b.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是开展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基础保障,注重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匹配,从宏观管理到微观实施进行设计和规划,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选择、教学评价标准构建。教学内容设计包括安全信息意识、安全信息知识、安全信息能力及安全信息文化教育内容设计;教学形式选择是根据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者的个人特征对教学方式和途经进行选择,并设计必要而具体的安全教育情景;教学评价标准主要是受教者习得情况与目标要素对比评价及受教者的满意度评价。

c.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表达传播与感知认知是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的实践过程,换言之,这两个过程可统称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全过程,表达传播包括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两者的相适应,感知认知包括安全信息需要、安全信息需求、安全信息动机、安全信息搜集和安全信息利用。安全信息需要是安全信息素养的客观表现,是培养安全信息素养的基础;安全信息需求是内化的安全信息需要,由客观表现转变为内在需求;安全信息动机是被转化的安全信息需求,是激发安全信息行为的直接原因;安全信息搜集和安全信息利用是安全信息行为的核心内容,是安全信息素养的关键,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受教者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安全信息受教者利用安全信息解决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若成功解决,则安全信息利用行为终止,反之则通过反馈作用再次产生安全信息需要(需求或者动机),产生安全信息行为,直至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d.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是提升安全信息素养教育与再学习的过程,从宏观的视角来说,评价过程有利于提升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感知认知,改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改进安全信息素养教育需求分析,从微观的视角来说,安全信息行为有利于安全信息动机与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安全信息需要的实现,即安全信息需要(需求或动机)与安全信息行为间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图2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元模型

2.2研究范式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和方法论,是对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统一,因而有必要明晰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范式。借鉴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一般范式[17],结合安全科学、安全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并根据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元模型和安全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要旨,可提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5大研究范式,分别是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系统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以安全信息素养教学观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方法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及以安全信息素养受教者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具体分析如下:

a.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系统为中心。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有目的性地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以教育系统为中心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核心是系统内安全信息传播过程与教育体系。进行安全信息素养教育为提升人的安全素养和系统安全状态而服务,对人的安全信息素养进行考察可以完善系统的安全设计、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体系。以教育系统为中心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具体表现为:分析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客观需求,调查受教者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观需求、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实施过程的把控,以及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这一研究范式源于PDCA教育模式与安全教育通用模型的研究思想,它是以往安全教育研究与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

b.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观为中心。观念指导行动的开展,教学实施与提升从确立观念导向开始[21]。该研究范式的具体表现为:积极汲取教育理论中主流的人本主义、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等核心理论,明确教学观,促进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改革与提升;基于3w理论(what-how-who三维理论)总结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观,如安全知识本位观、安全教学观和安全学习观。

c.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为中心。根据上文分析,安全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由安全信息意识教育、安全信息知识教育、安全信息能力教育和安全信息文化教育所组成的内容体系,内容体系便是该研究范式的出发点与具体表现,由于内容体系在结构上的层次性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必然决定了这一范式的丰富多样。基于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概念与内涵,可以将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划分为四大分支,具体内容已在前面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d.以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方法为中心。该研究范式主张从综合或者技术的视角出发,通过适应相关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全方位地促进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方法的改善、受教者学习吸收能力和安全科研能力的发展,这一范式关注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融合及功能结构的适应性,如,传统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情感启迪法等)与新兴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情景模拟法、多维视频学习法等)的结合,突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情境性与动态性。

e.以安全信息素养受教者为中心。该研究范式以受教者与施教者之间的信息行为(即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表达与感知认知过程)为核心,强调对受教者的个性化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如认知心理、年龄、受教育背景等对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借鉴以受教者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范式[22]可将以受教者为中心的教育研究划分为两大分支,即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具体表现是:基于认知主义观点的教育研究,以受教者为中心,根据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受教者的安全信息素养认知能力、安全信息需求和安全信息动机等;基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教育研究,以受教者为中心,强调受教者对安全信息素养内容的主动性,并主动构建安全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强调受教者的主动性。

从研究视角出发,上述5项研究范式并非相互排斥对立或者完全替代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和互相作用的关系。此外,由于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强实践性和动态发展性,单一的研究范式难免无法涵盖研究领域的所有问题,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更有助于系统探索和把握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和机理。因而,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可从多个研究范式出发。

3 研究框架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框架立足于宏观理论层面,同时考虑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相关基本概念、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元模型、研究范式、研究要旨、多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视角,构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化研究框架(见图3),以期从宏观层面实现对微观层面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体系化指导。元模型是实践中的基本规则,研究要旨是进行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多学科视角都是对元模型具体实践过程中内容与方法的支撑,研究框架图的中间板块是对元模型的具体解释,从需求分析出发,到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再到宏观与微观评价的方法指导。

图3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框架图

如图3所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系统化研究框架的基本内涵主要是以下7点(具体的方式方法与内涵前文已有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a.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开展后续研究所要遵循的基本法则与总论纲。

b.元模型是展开所有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基础模型,具有通用性,没有具体场景的限制。

c.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基本概念是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与根基。

d.从学科视角来说,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是以哲学为基础,以安全科学、教育学与情报学为核心内容,以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辅助支撑,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宏观指导的多学科融合交叉领域,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需吸收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e.从研究方法出发,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需同时涉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研究方法是相辅相成和互相补充的关系,根据遇到的具体安全问题和具体安全信息素养的教学场景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

f.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视角(多学科视角、目标问题导向视角和研究方法视角)各有所长,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需从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概念出发,灵活运用与结合各研究视角。

g.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应坚持系统化和多元化的原则,从系统宏观的视角构建研究框架,全面指导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 结论与展望

安全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素养与安全教育学科交叉的基础概念。本文基于安全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定义,阐述了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元模型,主要包括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4个关键环节,阐述了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基本策略与研究范式,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范式是其展开研究的基本准则和总论纲。最后立足于宏观理论层面,构建了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框架,以期从宏观层面实现对微观层面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体系化指导。显然,本文研究在理论层面为安全信息素养教育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奠定基础,亦在实践层面对安全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毋庸讳言,本文仅从基础理论层面进行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初步探究,对于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奠基性。因此,今后需基于本文所明确的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基本问题及相关研究切入点,开展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后续研究,以期安全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引领安全科学、教育学与情报学学科交叉领域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教者范式素养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