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石如云”的北宋山水典范

2021-02-02 22:50马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3期
关键词:山水特点

马佳

摘 要:唐五代宋元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主体,山水画的核心技法也在元末以前成熟,在北宋达到巅峰,以郭熙的山水画为代表。其“画石如云”,运墨奇巧又立意高远。文章简析郭熙《早春图》特点、鉴藏经历、成为典范的原因,剖析郭熙的作画特点及其画作所传达的精神,为后人鉴赏其画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早春;山水;特点

唐五代宋元山水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主体,山水画的核心技法也在元末以前成熟,然而由于此阶段的创作主体仍以职业画家为主,身处画院的画师们自然不可能像宋徽宗那样在自己的画作上大方地题诗题款。名画款题的缺失让只能凭借风格断定真伪的唐五代宋元山水画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像北宋范宽那般将款题小心翼翼隐藏在《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面右下树荫间的例子已经极为罕见。因此,在画面左侧的河谷上方,明显地展示“早春,壬子年郭熙画”的款题,款上还钤有“郭熙画”长方形印的《早春图》,就十分值得我们关注。

1 关于郭熙

郭熙,河阳温县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在北宋熙宁元年(1068)经名相富弼(1004—1083)推荐后,开始在都城汴梁活动,世称“郭河阳”。擅长画山水,初年多巧细工致,后学李成,锐意描摹,布局愈显妙处,多加思索,使画作变得愈加生动,自成一格。其所画寒林,得渊深旨趣,画巨障高壁,长松巨本,善得云烟出没,峰峦隐现之态,无论是构图、笔法,都称为独步一时。他主张将现实生活与绘画联系在一起,反对“不可居”“不可游”的山水,反对“因袭守旧”,主张在“兼收众览”的同时,师法自然。所作山水“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单笔相半,人物以尖笔带点凿,绝佳”。1068~1077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成为宫廷画院重要成员。于画论方面亦有建树,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及山水构图三远法等。据说其画风受到宋神宗的喜爱,神宗一朝许多朝廷官厅都有郭熙的画作或屏风作品。其现存传世作品主要有《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等,而《早春图》通常被认为是郭熙的唯一真迹,这件高约1.6米、与厅堂所用的屏风画作尺幅接近的作品,是代表郭熙艺术成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最佳写照。

2 《早春图》的特点

《早春图》,绢本,设色,158.3厘米X108.1厘米,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运用北宋常见的层峦叠嶂,“以大观小”的全景式构图,描绘了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的生机勃勃之象,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画作右上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画作左中间部位署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画”,现“熙”字处已残损,不易辨识。署款处钤有“郭熙笔”长方朱文印。而画中所署壬子年即神宗熙宁五年(1072),此画正是郭熙晚年之作。此画直观性描绘了北方早春山水树石的细致变化,画面中的主体松树蕴含并寄托郭熙的高洁、向往真山水的情感,贯穿画面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且将真山水人格化的比拟,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传达王安石变法的成功即将来临的美好期许。在这幅画中,郭熙力图表现冬去春来,气温上升,新绿萌芽,溪水解冻,山间气雾缭绕,湿润而饱含生机的画面,让观者感受到早春的朦胧感。

2.1 画石如云

郭熙用比较含水的笔墨一层一层地渲染岩石,画石如云,使坚硬的石块看上去像云彩般舒展流动,有一点肉肉的感觉,不刚硬。画中山石以抑扬顿挫、粗细有变的笔法勾勒,肆意挥洒,具有干湿浓淡的效果;有的石形奇特似鬼脸,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整幅绘画用笔刚劲有力,笔法生动多变,以墨清润秀雅、气格幽静清旷而浑厚。远山耸立,气势磅礴;近处圆岗层叠,树石耸立,山泉潺潺,汇入山谷,桥路楼观掩映在山崖丛中。人们在水边、山中活动,给大自然带来活力。描绘的山石树木,或直或斜,或疏密,呈现不同姿态。

2.2 笔墨淡柔又浓厚

郭熙的墨法具有李成、范宽的优点。墨色如烟是李成的特点,长于表现烟峦轻盈的景物;笔墨浓厚是范宽的特色,以显示山的雄伟。郭熙善于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墨法,既能画得浓厚壮阔,又能画得浅淡如烟。在《早春图》中,靠前的山石用皴笔,下笔浑厚,具有早春湿润润的气雾感;靠后方的山石多用擦染,染墨少而浅淡,给人一种观远山而识别不清之感。树的画法用草书的笔法,挺拔无余墨,叶子用浓墨点簇,山瀑水流用细笔勾画,整幅图的构图富有技巧且有创意,浓淡相宜,圆润而劲挺。

2.3 营造“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在山水画中,讲究画面里有可游玩的地方、可眺望的地方、可行走的地方及可居住的地方。《早春图》便遵循这几点,于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绘有一排排整齐的建筑物、一座小亭子、曲曲折折的小路、树木瀑布,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2.4 体现对人的尊重

《早春图》中共绘有13个人,将人物的肢体动作描绘得活灵活现,刻画细致,有怀抱孩子的妇女,有挑着扁担的书童,有戴着斗笠的出行者……这些人物都是一些小人物,表现了郭熙对人的尊重。每个人的生命都很伟大,生活场景皆具美感,饱含生命的魅力。

2.5 体现“三远”观

整体来看,《早春图》是以画面中央为基点,使下方斜向和缓向后深入的空间(深远)与上方峥嵘耸立的空间(高远),以及面对画面右方崖壁遮蔽的闭锁空间与面对左方远山的开放空间(平远)两相对比,具有统合了左右的“平远”、上下的“高远”“深远”这所谓三远的构筑性的空间构成,巧妙地展示了高耸的山峰,体现了早春的雾气缭绕,水润而如仙境,展现树木舒展着枝丫,旧叶飘零,抽发嫩芽,溪水潺潺的景色。渔夫樵子,旅客游人,置身其中,个个意态欣然。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山川里荡漾着清新的气息,饱含着活泼的生机,洋溢着喜悦的情绪。景致空明、净洁,幽趣万千,体现“三远”观。

2.6 具有秩序感

《早春图》的山脉与范宽《溪山行旅图》堂堂大山相比差异立显,山体原有的体积感在此转换为一种充满变化的形态,主山虽接近画面中轴位置,但因时有云雾穿绕其中,并没有厚实主山的压迫感。最值得注意的是中轴线上的主山并非单一峰头,而是在一个略成Z字形的较高主头右侧,再配以另一较矮峰岭;这一高一低、一主一辅山峰配置不仅丰富着山体形态也提供了一种秩序感。

郭熙在他的绘画理论《林泉高致》中这样记述山水画的秩序效果,即“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之势也。”以《早春图》为例,在中轴主山间穿插着山冈、林岭乃至于丘壑、水谷等等,在画中规划着许多对称造型。就在主山的两侧,一边是平原河谷,另一边是重岭楼观,一虚一实之间,却隐隐可将河谷上方的两抹远山轮廓与右侧重岭连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如此构图上的对称,同样可见于画面下半部分的左右两侧水谷的相似高度。此外,郭熙将看不见的水平线设定在中央基本视点的高度,从前景的双松至中景的松树、后景的松树树高,以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比例递减,形成一种透视远近法的完成形态。以上的奇妙对称与透视远近,确实能协助观者从中领略《早春图》的画中韵律。

3 《早春图》的鉴藏经历

关于《早春图》的鉴藏经历,画面右上角有“明昌御览”印,属于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然其所在画绢有修补痕迹,是否为原有钤印仍需考察。但由此可知《早春图》曾与苏轼的文学作品一般作为北宋文艺典范进入金国庙堂。画幅右下角有明代官府“典礼纪察司印”半印,可见《早春图》在明代曾为王府收藏,而“明昌御览”下方的“道济书府”印即为明朝初代晋王朱㭎所有。其后可见“善卿”“肃斋”二印,而藏家不详。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1526—1590)“仲雅”印即钤盖在此二印上方之处。明清易代,此图先后流入耿昭忠(1640—1687)、索额图(?—1703)、阿尔喜普之手,后终于转入清宫内府,乾隆皇帝题诗云:“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早春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共同成为两宋巨嶂式山水的典范。

4 《早春图》成为典范原因

《早春图》之所以能成为北宋山水画的典范,更主要源自郭熙对于山石的独特描绘。他借墨色变化多样的轮廓线勾勒山石外形,再以不同层次墨色皴染石面,一方面藉焦墨提点轮廓,以营造出结实浑厚、具有动能的山石;另一方面也借着留白与淡墨,让部分山石隐入缥缈烟云之中,增添了几分捉摸不定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通过笔墨技巧表现了早春时黄昏的光线和空气的精致,并使得好像爬虫类般盘踞的近景岩块,到中景有如积雨云般向上升起,以仿佛怪物般的形貌睥睨虚空作为结束,成就了作为自然之物终究不可能存在的奇怪山容表现。元代画家黄公望评价郭熙“画石如云”,所谓“云,山川气也”,一方面是大自然之气的鲜明表现,同时郭熙积极地将人类视觉中把“云”看成“山”的固有联想能力活用于作画,使得创立于北宋初年李成的“画石如云”法在郭熙笔下得以完成,进而成为北宋山水画主流,并贯穿了元代李郭派到明代浙派的北方山水画的发展。

5 《早春图》蕴含的思想

①阐释儒家的哲学思想。《早春图》是郭熙的晚年之作,儒家思想在其中起基础性的构建作用。儒学中的刚理伦常观点在画作、画法中均有体现。《早春图》以中下部的两棵松树为主,围绕此向上、向下展开画面的铺设,具有秩序感,将儒家思想里的伦理纲常思想运用到绘画中,把对自然的感知转化为对社会的预见,将景物拟人化,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景象。

②体现思辨思想。对图像进行精神思辨,就是对本质与现象的关联进行辩证的认识,从而深刻揭示文化基因的精神内核。唐宋时期,水墨怀旧的怀旧模式和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成为主流,《早春图》正是唐宋绘画文化变革中的一种艺术范本。绘画的方法和注重点发生变化,即主题从以人物为主到以自然景物为主,色彩由鲜艳变为黑白,构图由单视角变为多视角。画作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再是张扬地告知观者,而是隐藏于画面中,启发观者自我思考与感悟,得到内心的平和。

③蕴含对变法的期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受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郭熙认为若能在“太平盛日”重返自然,将会获得更高的幸福感,与王安石移风易俗的政治观点颇多相通。以《早春图》为例,其描绘的不仅是万物生发的早春景象,更是蕴含对变法的期盼,期盼变法可创新天地,带动社会繁荣发展。《早春图》描绘的溪水潺潺,气温回暖也是预示着变法之初的变化。面对方兴未艾的熙宁变法,迫切地希望革故鼎新。

6 结语

郭熙是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其《早春图》是北宋山水畫的典范。他在《早春图》中,继承前者的绘画基础,用浓淡相宜的笔墨,有序地描绘早春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以及万物生发的生机,表达了对变法的美好希望。本文概述郭熙《早春图》特点、鉴藏经历和成为典范的原因,简要阐释《早春图》蕴含的精神,为后人鉴赏此画作带来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昭.格古要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张辉.潜在的变革:郭熙《早春图》图像史价值发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9-95.

[3]沈洋.郭熙《早春图》品读[N].团结报,2016-12-29(008).

猜你喜欢
山水特点
空蒙山水间
不负山水,脱贫风景独好
《山水间》
山水朋友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周鹏生的山水雕塑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