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青岛古堡堪称中国第一

2021-02-03 19:49崔燕
青岛画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官邸古堡青岛

崔燕

去迎宾馆犹如误闯皇家古堡,让人有种莫名的忐忑。远远瞭望过去的迎宾馆,傲然与生硬的海风直面相接,愈发显得冷峻不可一世。

迎宾馆的院子很大,沿着静谧的小路逶迤前行进去,猛然间抬头,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巍然耸立。迎宾馆面朝大海,凝神远眺,细微处斑驳的外墙面印记犹如铿锵的历史独白。建筑神秘而华美的力量感在清冷的冬日黄昏下,显得更为巍峨峥嵘、光彩厚重。

许多爱幻想的女孩常在这个傲然矗立的古堡前有瞬间的迷失和时空转换的错觉,仿佛自己就是被困古堡的公主,等待着白马王子穿越密密叠叠的玫瑰墙来解救自己,然后相爱的他们在解除了女巫咒语、恢复了往日生机的古堡里举行盛大豪华的婚礼。

无论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是其过往所承载的人文意义,都使得迎宾馆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甚至高深莫测的符号。它的前世今生,一直以来孤傲地承载着与外表的美丽、传闻的神秘、过往的震撼、历史的厚重有关的种种。

这种感觉在1999年之后被更深层次地强化,迎宾馆的功能被定义在历史建筑博物馆,先驱人物一般郑重。奢华的坐标意义,亦从凝固在城市的过往风景里,落入凡尘。游迎宾馆,就如同到北京必然要到故宫。

迎宾馆的历史过往与美学意义如此厚重,揣着这样的名字重新走进迎宾馆,的确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汹涌澎湃和大气磅礴。几乎所有第一次触摸迎宾馆的人,都会被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势“震”住。与所有人声鼎沸的旅游景点大相径庭,迎宾馆那种奢华精美的气场,可以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到无语。

很多游人惊叹:“这样的建筑,过去只在欧洲的小说和歌剧中见过。全中国恐怕不会再有第二个。”彼时,康有为对这座建筑十分仰慕,只是远远地瞭望,就断言:这座建筑的外表就会使许多人得以翘首。“康圣人”尚且如此,况我等布衣。

以德国胶澳总督官邸的名义“出世”,最早名为“总督楼”的古堡始建于1905年10月。据青岛民间传闻,生性严谨的德国人对迎宾馆当时的工艺异常苛刻。木工制作护墙板、门窗等,只要德国监工在木制建造的接缝上能插上刮脸刀片,就算不合格,用斧子砍去重新制作。特别为此烧制的砖瓦则来自大鲍岛北面捷运洋行的窑厂,从此青岛的地名多了一个“大窑沟”。如此的讲究,加之工期历时三年和全部建筑费用100万马克这两个关键词,诠解了迎宾馆的华丽铺张。其建筑及设施豪华优于香港、澳门总督官邸。

奢华之外,随之深入到迎宾馆的腹部,那一个个巧妙至极放到今天依然颇具创意的设计和那一件件叠加着百年沧桑,堪称经典与绝版的物件,在日月的光华里依旧保存良好,时间的流传赋予其更为艳光四射的魅力。

一位曾经亲临官邸的英国作家描述道:“建筑的内部同样引人入胜,总共有15个房间,天花板有3米高,还有100多盏铜制灯,众多的壁炉,房间没有一个重样的,所有的家具均从德国进口,里面甚至还有室内的网球场……每间居室都有多门相连,还有暗道相接到楼后的马厩、前海码头和总督府。通过书房的窗外可以看到近处雅致的园林和小桥流水,远处则可望到旖旎的海景,万千风情尽在不言中……”

当然,千回百转的惊艳过后,更多的人则惊异于历经岁月更迭、栉风沐雨的迎宾馆为何能如此完好。在许多记录迎宾馆细节的文字中,都会提到大厅中摆放着的那架最有历史价值的三角钢琴。其生产厂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目前这个品牌为布留特纳(BLüTHNER)的老钢琴在全世界也所剩无几。

1957年,江青随毛泽东主席在迎宾馆休假时,曾弹过这架钢琴。“旗手”弹过的钢琴,成了这架钢琴的护身符,使它逃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而没有像圣厄弥尔大教堂里同样珍贵的管风琴一样毁于一旦。幸运的钢琴也因此庇护了整个迎宾馆,使之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偷生”。

从纯粹的建筑艺术学角度来说,总督官邸应是德国人在青岛的17年之中,所完成的最具艺术价值的建筑,所以说迎宾馆像是青岛这座“万国建筑博览会”中的明珠。据说二战期间,无情的炮火,使德国大部分古老建筑毁于一旦。这座远东著名的近代西洋古堡式宫廷建筑似成孤品,即使在如今的欧洲,也很少见到。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众多洋楼中,迎宾馆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他辞世前,有一句说了五次的话语重心长:“不要忘了青岛!”许多至今还健在的建筑专家说,迎宾馆给先生的震撼至死难忘。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学意义,迎宾馆整个院落依着信号山山腰从容不迫地顺山势蜿蜒,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绿树、草坪、道路随性地撒在山坡上,很多有一步一重天的视觉冲击。据说,初期的总督府占地十分广泛,没有围墙,附近的黄县路、华山路如今依旧还有总督府附属设施的遗存。

比如 ,华山路二号的马厩大院就是跟迎宾馆配套的,朝迎宾馆的墙上嵌着马头,另一边的墙上有个马尾巴,烟囱上还刻着马蹄子,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还有一幅反映迎宾馆彼时风貌的照片,也解析了总督府的气势——照片中迎宾馆高矗于信号山中,山下的石桥静卧在小河上,一条弯曲的小路将石桥与迎宾馆连在一起。资料记载,黄县路的老桥建于1905年,总督当时非常喜欢在石桥上散步,有时还与家人一起在桥下的小河里划船,所以石桥边成了德军饮酒游玩的地方。

迎宾馆流传在青岛坊间最多的,似乎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皇家风范,而是一个个被演绎成有些像“法老咒语”一样的“凶宅”之说,当然这些飞短流长实际又是有据可查的。1936年2月的日记体游记《青岛游记》记载:“此房屋虽极美轮美奂,但居此者无一不凶终隙末。”从最早的德国提督到日军司令、军阀多人都不得善终。沈鸿烈主政青岛后,于1933年将这座市长馆舍改为“迎宾馆”,专门招待中外宾客,结束了这座华屋长达近30年的官邸生涯。

建国后,青岛“迎宾馆”周围建起了围墙,作为青岛市政府接待国家领导人的宾馆,仍不对外纳客,以接待国家元首和中外贵宾而名闻遐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和一些国外元首都曾下榻过青岛迎宾馆。那些年里,青岛的寻常百姓只能从迎宾馆紧闭的大门和偶尔出入的小车里,发挥着活跃的猜度与无限的遐想。

从上世纪初直到90年代初对公众开放的近一个世纪里,迎宾馆如同一个海市蜃楼般的童话或者传奇,它从来都是属于达官贵人,属于青岛最高规格的官邸。多少年里,迎宾馆的真面貌一直只有少数的高端人士才能见识,“迎宾馆情结”始终纠结在几代青岛人的心头。

迎宾馆多年来一直高高在上,触摸那种淡定精致的贵族气息,是许多青岛人儿时的梦想。在包括青岛的很多城市里,上班高峰时的塞车已是家常便饭。但在龙山路这样处在城市腹地的老街上,什么时候都是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子,汽车悠闲地从迎宾馆旁边划个大弧形缓缓过去,一种梦幻般的氤氲逶迤而来。

当下,来自国内外的影视剧组常常在这里取景。普通人不仅可以随时路过这里,自由出入这里,甚至还可以在这里就餐和住下。四下望去,没有传说中的高处不胜寒。亲和,成为迎宾馆最真切的语言。蔚蓝色的大海,海岸线上红色屋顶的欧式建筑物,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红瓦黄墙蓝窗的古堡……整个城市最鲜亮的色块在我的身前和身后,众星捧月着这座悠悠古堡。

猜你喜欢
官邸古堡青岛
勇闯死神堡
古堡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
海外官邸制调查
“中国式官邸”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