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1-02-04 06:45陈丽辉李春颖鞠东升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丁苯注射液脑梗死

靳 颖 陈丽辉 李春颖 鞠东升

吉林油田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血栓、空气栓塞及动脉粥样化均可致脑部供血发生堵塞,使脑血流量速度降低,引发急性脑梗死。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等,重症者亦有肢体偏瘫等严重表现,如若未能及时救治,危及生命[1]。现如今该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及时保护和挽救患者尚存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最大程度减少脑损伤,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丁苯酞注射液能够作用于脑缺血各个环节,对减轻神经受损程度有积极影响。谷红注射液是由红花提取液及乙酰谷酰胺合成的复方制剂,具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功效。但关于二者联合诊疗效果报道较少[2]。我科对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患者予以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连续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研究,统计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3.58±7.15)岁;病程12-22h,平均病程(17.05±3.14)h;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58±7.12)岁;病程12-20h,平均病程(16.89±3.19)h。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性。

1.2方法 入院后,为两组患者提供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稳定斑块,调控血压血糖等基础性诊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剂量25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用药间隔时间至少10h。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谷红注射液20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连续用药2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以NIHSS评分为评定标准,用药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肌力达5级,且NIHSS降低幅度至91%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肌力恢复至2级以上,且NIHSS降低幅度至45%~90%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NIHSS及血液流变学:NIHSS评分满分42分,分数越低越好;

2 结 果

2.1临床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提升幅度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n;%)

2.2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

观察组NIHSS评分(9.26±3.25)分、全血高切黏度(4.95±0.35)mpa·s、全血低切黏度(8.85±0.67)mpa·s相较于对照组(15.74±4.03)分、(6.32±0.43)mpa·s、(10.07±1.13)mpa·s具显著下降优势P<0.05,对比成立,统计学有意义。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致病机制复杂,考虑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动力学有关,因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栓子脱落,使局部供血中断,导致脑组织坏死。丁苯酞注射液以dl-3-正丁基苯酞为主,具多靶点特点,可进行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环节的有效阻断。同时于线粒体功能纠正、PGI及NO含量提升方面具重大意义,用药后亦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研究表明,丁苯酞有益于微循环的有效构建,提高缺血半暗带血供,纠正脑能量代谢,降低脑梗死面积[4]。此外,该药物亦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具显著优势P<0.05,提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理想。谷红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内含红花提取物及乙酰谷酰胺,可发挥拮抗自由基、修复神经受损细胞等功效,是现阶段急性脑梗死及血管性痴呆等有效治疗措施[3]。

综上,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取谷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单用丁苯酞治疗效果理想,对脑缺氧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环可起到改善作用,减轻氧化应激伤害,提高神经功能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丁苯注射液脑梗死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碘帕醇注射液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