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02-04 06:46王鑫功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

王鑫功

辽宁省瓦房店妇婴医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300

前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神经科颇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急、多发病等特点,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多表现出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对其施以准确诊断并在此前提下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医疗产业及相关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多层螺旋CT诊断法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及广泛的运用[1]。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60例患者,并将其进行研究,以探究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融入多层螺旋CT检查的实际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间,选取于我院接受蛛网膜下出血病因检测的患者60例,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在所选取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34例、26例,年龄集中于16~72岁,平均年龄为(58.42±1.13)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呕吐、恶心、头疼等临床症状,其中有37例患者存在一过性意识障碍的现象,23例患者存在持续性昏迷的现象;其中存在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有15例,存在脑实质血肿的患者有8例。本次研究的排除标准:不配合的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纳入标准:患有蛛网膜下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在参与研究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比较后,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数可比性明显。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施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本次研究采用的CT扫描仪为GELightspeed16层全身螺旋CT,将管电压的数值调节至120kV,管电流的数值调节至380mA,准直径为16mm,螺距与床速分别为0.937、9.38,将重建层厚调节为0.625mm,间隔数值为0.04mm,球管旋转时长及矩阵布局分别为0.5s/圈、512*512,且CT扫描的范围由颅顶至第四颈椎。采用Medred双筒高压注射器完成增强运用,留置针采用19号密闭式,于手肘上静脉处注射碘海醇,剂量为100~300ml,并注入生理盐水,剂量为30ml,将注射流率调整至3.4~4.2ml/s;设置100HU的阈值,部位选患者颈总动脉处,在此前提下施以扫描技术,软件为SmartPrep。

1.3图像处理 本次研究还要对图像施行处理,即将原始数据转入GEAdvantageWindows4.3工作站进行充分利用VR(容积再现)技术、MIP(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PR(多平面重组)技术、CPR(曲面重组)技术对原始图像施行重组,通过切割、旋转、缩放比例等方式将血管及病灶形象地展示出来。待上述所有工作准备完成以后,由具有专业的脑血管神经外科医师组织另外3名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CT副主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患者脑血管大脑前、静脉动脉第四颈椎段至第七颈椎段以及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等脑血管主干和其他主要脑血管分支施行数据分析,并做好数据分析记录工作。

2 结 果

本研究数据显示,对60患者施以多层螺旋CT检查后,检测出有42例患者患有动脉瘤,4例患者患有动静脉畸形,4例患者存静脉窦血栓以及10例阴性患者;其中有16例患者分布于颈内动脉颅内,13例患者分布于前交通动脉瘤,6例患者分布于后交通动脉瘤以及4例患者分布于大脑中。对其中50例患者施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后,检测出有44例患者患有动脉瘤,5例患者存在动静脉畸形以及1例阴性患者。此外,多层螺旋CT在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评分值都是95.9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评分值分别为98.50%、100.00%。如下表1:

表1 比较CTA与DSA在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3 讨 论

临床医学中,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来诊断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但该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诊断过程消耗的时间过长,属于非无创性,诊断费用较高,且在此过程中极其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检测的准确度也有待提升。而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发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该方式能够通过经外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并于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至高峰期,快速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施以图像后期处理,可以得到清晰度较高的三维血管影像,并且不会诱发其他并发症。本研究数据分析也显示,该诊断方式可成像的范围更加广泛,准确度及分辨率更高,在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病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融入多层螺旋CT检查的实际效果颇为明显,以其无创性、快速化、便捷式的检查方式使得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诊断的准确性更高,更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将其施以广泛运用的价值极高。

猜你喜欢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