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

2021-02-04 06:46何梦婷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代偿肝炎肝功能

吴 勋 何梦婷

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肝炎肝硬化主要是由于慢性的病毒性肝炎感染所致,导致肝细胞变性,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坏死等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常表现为肝区疼痛,皮肤黄染以及黄疸等表现[1]。乙肝病毒遍布全球,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在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极易诱发肝炎,由于早期肝炎患者在临床上症状不明显,外加人体的肝脏功能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因此很难被发现,肝炎如果没有及早的查出便会导致疾病的治疗黄金期消逝,疾病进一步发展会逐渐演变为肝硬化,最终导致弥漫性的肝脏损伤[2]。临床上针对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最有效,最准确的诊断方式是进行组织学的病理活检,当然由于该筛查的成本较高,费用相对昂贵,很难成为普查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被许多早期患者所不取。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肝功能生化指标成为肝硬化的检测手段[3],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通过探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在30-72岁,平均年龄在45.2±5.6岁,病程范围3-22年,平均病程12.5±4.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在29-71岁,平均年龄在46.3±3.8岁,病程范围4-20年,平均病程13.5±4.9年;纳入标准:①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②通过影像学检查符合肝硬化指标;③近一个月来未使用抗菌药物,④对相关药物无过敏病史;⑤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②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③无法配合或中途退出;④孕期或母乳期妇女。两组患者在其他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功能检测,受检者需要在清晨保持空腹状态,由护士抽取静脉血量约3-5ml置于生化管,对血液标本进行3000 r/min离心处理,时间为5min,然后暂时进行-20℃的冷藏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以及血清胆碱脂酶(CHE)等,检测过程均严格无菌操作,按照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收集。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在肝功能指标对比上AST、ALT、ALB、CHO等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肝功能指标对比情况

2.2两组患者在CHE水平对比分析上得出,观察组的CHE水平为(2524±413)U/L,对照组的CHE水平为(8233±524)U/L,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肝炎肝硬化主要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在长期的病毒性肝炎作用下,肝脏随着自身代偿能力的减弱逐渐失代偿后,肝脏也逐渐变形,肝脏的质地也逐渐变硬[4]。由于肝脏代偿能力较强,因此在早期感染病毒性肝炎时,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逐渐失代偿后导致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等症状,同时还会累及全身多系统功能,部分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腹水,上消化道的出血,肝性脑病以及演变至肝癌等情况[5]。因此临床上有效的检出手段对早期肝炎肝硬化的确诊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了,观察组在肝功能指标对比上AST、ALT、ALB、CHO等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观察组的CHE水平为(2524±413)U/L,对照组的CHE水平为(8233±524)U/L,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验,不仅可以反应肝组织损伤情况,还可以对当前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的评估,为临床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可考虑的依据。

猜你喜欢
代偿肝炎肝功能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世界肝炎日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