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1-02-04 06:46钟美玲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哮喘病次数入院

钟美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小儿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根治。因此,日常应对小儿哮喘加强预防和控制,以减缓该病的发作频率,避免病情加重,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1]。这就需要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该病的正确认识,做好预防控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本文为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我院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6例哮喘患儿为本研究之对象,开展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56例患儿的一般资料 将56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28例)和联合组(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28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男女患儿例数分别为16例和12例,年龄5至11岁,均龄(6.2±2.1)岁,联合组男女患儿例数分别为15例和13例,年龄4至12岁,均龄(6.0±2.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干净整洁病房环境的提供,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置、并发症的预防等。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①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患儿入院后即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儿病情对其饮食、运动等日常习惯、既往治疗史、过敏史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并将上述信息录入患儿健康档案,通过分析研究找出过敏源,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方案。

②健康宣教。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小儿哮喘疾病致病因素、症状表现、治疗手段、防治措施、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使患儿及家长重视该病,同时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教育画册,以帮助他们了解患儿哮喘发病诱因,日常生活中做到尽量不要接触过敏源,学会规避和防护,减少易感因素。

③健康教育管理方案的落实和执行。严格落实和执行为患儿量身定造的健康教育管理方案,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告知其哮喘病防范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全力支持与配合,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由于哮喘病的发生与患儿所处环境具有重要关系,因此应告知家长尽最大努力改变患儿所处环境,同时督促患儿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及运动习惯,让患儿形成基本的健康管理意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④用药指导及教育。哮喘药物种类众多,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所用药物的用法、用量、禁忌症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遵医嘱养成定时定量用药的良好习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2]。

⑤饮食及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家长为患儿制定适宜于哮喘病的食谱,多食维生素及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于患儿肠胃消化的食物,既要保证营养的均衡,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又要避免规避具有高度致敏性的食物,以防加重病情。此外,鼓励患儿合理运动,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宜且利于哮喘病患儿呼吸功能锻炼的运动项目通过有氧运动逐步增强患儿自身的机体免疫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干预后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行为,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加强体育锻炼、良好饮食习惯、呼吸系统感染预防、回避过敏源等内容。100%依从为完全依从,依从>80%、<99%为基本依从,<80%为不依从,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

观察统计两组患儿一年内哮喘再次发生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

2 结 果

2.1比较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 两组治疗依从率相比,对照组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对比[n(%)]

2.2比较干预后两组一年内哮喘再次发生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 干预后两组患儿一年内哮喘再次发生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相比,对照组均高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儿一年内哮喘再次发生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对比

3 讨 论

小儿哮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3]。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可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儿甚至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因此,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尤为必要,本次研究中,联合组28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首先为患儿建立健康管理档案,采集相关信息,对患儿致病原因及过敏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理方案;其次,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哮喘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该病,树立健康管理的意识;再次严格落实和执行健康教育管理方案,以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最后给予用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指导,以规范患儿用药,保证营养充足,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最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4]。该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一年内哮喘再次发生次数、再次入院次数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治疗小儿哮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哮喘病次数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雨天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哮喘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依据“次数”求概率
蒙医辨证论治哮喘病88例临床报告
蒙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49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