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分析

2021-02-04 06:45乔文杰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年资层级净化

乔文杰

阳光融和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血液净化为当前临床诊疗肾功能衰竭亦或是尿毒症的关键手段,因其能降低肾脏负荷,加速代谢产物排出,确保患者生命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故而对其的需求不断增大。通常血液治疗会涉及到静脉留置导管,由于静脉留置导管形成的感染较为多见,不但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且威胁其生命安全,所以,防治及降低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极为重要。层级护理管理为现代化管理模式,其具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等特征,能够实现护理质量提高、规避导管感染的双重效果[1]。本院对2018年02月到2020年01月收诊患者实施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02月到2020年01月间本院接诊的68例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开展研究。纳入标准:患者知情研究;符合血液净化治疗指征;无全身性感染。排除标准:肝肾肺功能障碍;器质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意识障碍者。按照双盲法分组,可将其分为对照组(n=34,2018.02~2019.01)和观察组(n=34,20,19.02~2020.01),对照组男女数量之比19:15;年龄临界值65岁、42岁,均龄(55.41±3.41)岁;观察组男女数量之比21:13;年龄临界值62岁、40岁,均龄(54.61±3.31)岁。两组一般性资料比对,如若P>0.05,则具比较价值。

1.2方法 常规护理管理:主动与患者交谈,提高其临床积极性,告知血液净化留置导管后防治感染的必要性,对患者饮食、睡眠及运动等加强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①构建层级管理机制。对层级护理管理相关内容加以全面分析,构建护理管理小组,护士长及科室主任为组长,护理人员为组员,由护士长就血液净化室行政、病房等管理工作实施负责,结合护理人员能力及年资展开分层级业务学习培训,如高年资、低年资。病情较重者由高年资护理人员负责,而低年资则重点对病情轻微者实施管护。②结合净化室管理机制和工作程序,依据患者病况,视医护人员层级管理为前提,对患者采取分层级管理,划分成A~C层级,A级为重症者,感染风险较高,需选择高年资护理小组开展感染防控工作;B级病情控制效果较好,感染风险较高,可由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管护,经高年资辅以配合;C级为轻度患者,一般是初期发病,感染风险较低,由低年资护理人员对其实施护理,如健康宣教、常规生活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以院内自制量表对两组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及基础护理和操作技能等指标实施评比,各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2]。

②感染控制率。对患者直肠温度(>38.3℃)实施观察,同时测定外周白细胞水平(不足2.5~7.5×109/L),当其口腔温度高于37.8℃时即有感染发生[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SPSS21.0的统计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其中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检验用X2,定量资料以(±s)说明,行t检验,P<0.05统计意义重大。

2 结 果

2.1护理质量 统计数据可得,观察组护理质量相比于对照组具显著提高优势P<0.05,详情见下表。

表1 护理质量分)

2.2感染控制效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达0.00%(0/34),对照组感染发生率达17.65%(6/34),相比之下,观察组感染率更低P<0.05(x2=6.581,P=0.010)。

3 讨 论

近些年,血液净化治疗需求愈加强烈,而其存有的弊端及缺陷亦在随之暴露,血液净化治疗通常会借助静脉留置导管实现治疗效果,而留置导管后引起的感染除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外,亦可威胁其身心健康,需予以积极防控[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感染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显著优势P<0.05,提示层级护理管理效果可观。层级护理管理是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重视护理人员的综合性管理,可最大化提升人力资源使用率,继而提高护理管理成效。层级护理管理中依据患者个体差异,掌握护理人员资历、护理技能差异等分层级实施培训及管护工作,切实满足不同层级患者需求[5]。

综上,血液净化静脉留置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效果令人满意,可降低亦或是防治感染,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应用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年资层级净化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陶色净化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