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措施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1-02-04 06:46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出血量

黄 洁

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山东 兰陵 277700

胆结石在临床中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又名为胆石症,在胆囊中形成结石之后,会不断对胆囊黏膜进行刺激,渐渐的便会出现慢性炎症,如果其嵌在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当中,便会出现继发性感染,进而出现急性炎症,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胆囊癌[1-2]。因此,不仅仅要对治疗工作引起重视,还应当辅以科学且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开展应用全面护理措施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8月~2020年6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64例,抽签法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32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4.82±3.42)岁;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4.85±3.46)岁。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由本人或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对心率、脉搏等多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观察,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饮食与用药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内容:(1)手术前: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率、脉搏、体温等多种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与记录,指导完成相关检查,若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需要针对处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相关步骤,能够熟悉相关流程,从而尽可能消除悲观、紧张等负面情绪,并提升依从性;除此之外,在手术之前,还应当嘱咐不要摄入黄豆等一系列容易产气食物,手术前8h要做好禁食禁水工作。(2)手术过程中:在手术当日,护理人员应当再次检查患者机体状况,指导摆放舒适体位,便于可更为舒适的接受相关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对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观察,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以及对症处理。(3)手术后:完成手术后,患者要保持去枕平卧位,并行吸氧干预;清醒之后,可转换为半仰卧位,定时帮助翻身,指导正确深呼吸以及咳嗽早期开展下床活动,便于尽早恢复运动能力;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一旦发现,即刻汇报医生并针对处理;术后7d内不得摄入容易产气的食物,确保饮食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脂肪,此外,还可多食新鲜果蔬,避免出现便秘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护理满意度情况选择本院自制问卷量表进行判定,划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2 结 果

2.1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比较 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比较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百分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n=32]

3 讨 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疾病发生率,其并不是不可治愈的一种疾病,但如果未及时予以措施进行干预,可能会发展成为胆囊癌,进而危及生命安全[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全面护理模式顾名思义,更加具有全面性,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有利于确保手术适应症,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加了解手术方式、疾病知识等,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护患关系,以及提高了依从性与配合程度等;在手术中做好生命体征等监测工作,有利于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对症处理;手术后指导保持合理体位,帮助翻身、尽早开展运动、饮食指导等,均有助于为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体支持,此模式下护理措施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极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等,有利于尽快康复[4-5]。

综上所述,对于胆结石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全面护理措施干预,其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出血量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