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2-04 06:47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空腹循证胰岛素

曲 歌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糖尿病主要是一种患者体内新陈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发病人群集中于中老年人,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多食等不良症状[1],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后会产生多种临床并发症,因此需要采用物护理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因此,本研究以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10月-2020年6月的医院临床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在68~85岁,平均年龄为(72.36±3.12)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5.32±1.02)年。观察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在70~89岁,平均年龄为(75.14±5.36)岁;病程为3~12年,平均病程为(6.21±3.10)年。

表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变化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n%]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及时刻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宣传教育[2],向患者讲述基本的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用循证护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理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长期坚持治疗以及控制血糖,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指导饮食习惯,向患者表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食用科学的食物[3]。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与患者进行沟通,熟悉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辅助患者在饮食后进行适当运动,促进体内的血糖代谢,每天30分钟。嘱托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告诉药物的正确用法以及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并进行定时检测。

1.3观察指标 (1)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各项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患者的体质量。检测方法主要为抽取患者在早晨空腹时的静脉血以及餐后两小时的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2)并发症。包括低血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情况。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各项指标

干预前,两组各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相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 干预后,观察组产生低血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把细胞对胰岛素的有效敏感性下降所导致的体内胰岛素降低而产生的相关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的状况,从而产生多尿,乏力的不良临床症状,糖尿病能够诱发多种临床并发症,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4]。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相比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提高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胰岛素分泌异常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使用胰岛素或者是降糖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胰岛细胞的功能恢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产生低血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循证护理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患者在相关护理方面的问题,提供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提高治疗效果,能够降低临床不良症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空腹循证胰岛素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空腹喝水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