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

2021-02-04 06:47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监护室神经外科下肢

崔 杰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四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术后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死较为严重的病症。由于患者的血液流动速度变慢,特别是有瘫痪的患者,其发生率更高[1]。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属于该病情的高发群体,必须做好预防管理,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实验选取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和38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2岁,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61.6±4.5)岁。患者入院病情稳定后,取得其知情同意并签字,由研究者负责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进行的。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首先,则是在护理期间做好病情防护,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稳定家属情绪。轻度昏迷者,可适当给予相应外界刺激,避免进入重度昏迷。与此同时,遵守各项危险品操作制度,危险物品放置归类明确,避免意外伤害。对于后期苏醒的患者,为了提升护理效果及依从性,应当多与患沟通,缓解治疗期间的压抑、紧张情绪,提升治疗信心。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开展对应的护理工作,包括体位管理、功能锻炼、康复按摩、康复训练等等。此外,为了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主动、被动的开展患肢活动具有重要性。重点针对软弱的肌群提供护理指导。在用药管理上,则会由于药物作用对血管壁造成刺激,要尽可能的缓解疼痛、肿胀问题,观察皮肤颜色,结合抗凝护理等[2]。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护理效果分析,并对比治疗前后的FMA量表结果,针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进行了解。随后,则直接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开展调研,从患者角度了解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护理规范性等。

1.4统计方法 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就FMA量表采用计量统计,在护理满意度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就FMA量表的评价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评分为(70.6±14.3)分,对照组则为(59.3±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苏醒后护理满意度对比调研结果(例,%)

3 讨 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具有卧床时间长、治疗期长、肢体活动受限等问题,这就会导致下肢血流运行受到阻碍,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以此同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早期预防、康复管理上提供支持,在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升治疗信心,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方案制定上,要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护理经验,注重护理健康知识的宣讲,从而加深患者对并发症问题的重视,积极的配合预防方案的落实。这不仅有利于防止血管壁的损伤,降低血液粘稠度,还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此外,要注重病情严重的患者,防止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尽早开展护理支持。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加强监督,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监护室神经外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