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1-02-04 06:47张洪军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疼痛感普外科胃肠道

张洪军

莒县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500

急腹症是指患者腹腔、盆腔发生急性病理改变,临床发生比例相对较高,患者多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间或存在恶心、呕吐、腹部包块等症状[1]。一般包括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胃或十二指肠穿孔等疾病[2]。本研究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纳入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7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7)与参照组(n=37)。实验组普外科急腹症男21例,女16例。年龄分布20-64周岁,均值(42.39±11.82)周岁。参照组普外科急腹症男19例,女18例。年龄分布20-63周岁,均值(42.37±11.78)周岁。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年龄、性别结果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1.2方法 参照组运用常规开腹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予行腹腔镜手术,取患者仰卧位,常规麻醉、消毒后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患者脐部上缘作一切口,穿刺后实施气腹处理,保持其腹压[3]。依据患者病灶位置实施腹腔镜下探查,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期间对出血位置予以电凝,腹腔镜下无活动性出血后排净腹腔内二氧化碳,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4]。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6h疼痛感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5]。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74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感指标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 结 果

对比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手术时间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出血量、疼痛感评分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感指标比较

3 讨 论

普外科急腹症临床发生率较高,因起病突然,病情变化速度快,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6]。本研究给予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手术时间具有一致性,实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出血量、疼痛感评分较低。传统开腹手术形式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手术期间内脏暴露时间较长,造成患者应激性反应发生比例有所升高,且加重了患者术后疼痛感。随着当前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予腹腔镜手术形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避免外科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其临床应用实效性较高[7]。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临床医师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腹腔情况实施探查,并通过旋转、放大等方式观察其病灶情况,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保障临床手术治疗的安全水平。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给予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能够降低其出血量水平与疼痛感,因此,腹腔镜手术于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疼痛感普外科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