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评价

2021-02-04 06:45范秀月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腺肌病栓塞内膜

范秀月

吉林四平国文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剖宫产以及人工流产女性群体中,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以及痛经等症状,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但不同治疗方式所获得的临床效果存在明显差异[1]。为进一步探寻最佳治疗方案,本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进行了详细比对,希望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详情已在下文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筛选的病例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0例,将7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5例观察组以及35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值在(40.0±2.2)岁。对照组患者中位年龄为(40.5±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分别在患者月经来潮当日以及第3日服用2.5mg孕三烯酮,每周服用2次,共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组采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常规铺巾消毒后采取局部麻醉处理,在患者的右侧股动脉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引入导丝,然后将穿刺针退出,沿导丝置入5F导管鞘,置管成功后进行子宫动脉造影,将导管头端置入左侧骼内动脉,随后注入10~12mL非离子型造影剂,对子宫动脉进行详细观察;在血管造影透视下经导管将100~300μm栓塞微球缓慢注入子宫动脉实施末梢栓塞,再将1~2mm直径的颗粒明胶海绵浸泡在造影剂中进行子宫动脉主干栓塞处理,待子宫动脉内血流停止完成栓塞。最后撤出导管再次进行血管造影,详细观察掌握栓塞效果,确定无误后完成手术。

1.3观察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对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及子宫体积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将患者治疗后一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记录对比。

1.4临床治疗效果判定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通过检查显示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体积基本恢复正常,且治疗后无复发情况为治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以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较轻或存在加重现象为无效,显效和有效的总例数为治疗总有效率标准。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情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体积检测指标对比差异性较小(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占据优势较大,且最终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两组指标差异性显著(P<0.05),见下表1、表2。

表1 组间患者指标比较详情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n、%)

3 讨 论

子宫腺肌病是目前临床妇科一种高发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剖宫产以及人工流产等手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子宫肌层受损,致使基底层内膜进入子宫肌层,最终造成子宫增大,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不孕以及贫血等现象发生,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当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比较缓慢,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3]。为此,本篇文章中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运用了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式主要是通过介入法将病灶供血进行栓塞处理,致使病灶因缺血坏死,而当坏死的内膜失去基底层支持后基本无法恢复,而且当子宫收缩所产生的压迫会直接关闭微小通道,致使坏死的病灶彻底消失,从而减少疾病复发情况[4]。同时在栓塞完成后增生的肌细胞以及结缔组织也会因缺血而坏死,进而会使肌层病灶缩小至消失,最终会达到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综上所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有效性较高,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改善,减少患者疾病复发情况,最终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得到尽早治愈。但由于本次研究数据依然有限,因此还希望临床各界专家学者能够再对子宫腺肌病做更深入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腺肌病栓塞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