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2021-02-04 06:47吕明丽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检验科总数例数

吕明丽

内蒙古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微生物检验适应范围较广,且其效果得到众多临床医疗工作者的肯定。由于病原菌种类的复杂,致使检验工作相对较为困难,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检验科微生物检验样本的检验报告2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探索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详情可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检验科微生物检验样本的检验报告2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受检者检验报告122例,为总数的61.00%,女性受检者78例,占总数的39.00%。参与本次实验的受检者年龄区间为18岁至78岁,受检者平均年龄为(44.91±3.10)岁。参与实验的患者均为感染性疾病,且确认未患有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本次实验所选标本具有典型性,来源于我院的各个临床科室,微生物检验标本类型包括血液、尿液、分泌物等。

1.2方法 按照本次实验标准选取200例检验科微生物检验标本,并对选取参与实验的标本进行分析[4]。实验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须认真阅读检验报告中应用的设备、仪器的相关数据(型号、设备参数、使用时间、最终结果等),并进行记录分析。回顾检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流程,并记录具体工作内容。其次,结合检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因素,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操作过程、标本本身因素、检验人员因素等,确定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具体因素[2]。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工作,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χ2检验,且P<0.05,存在较明显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结果显示,血标本72例,检出例数为55(占总数的76.39%)例,误差例数为17(占总数的23.61%)。痰标本86例,检出例数为72(占总数的83.72%)例,误差例数为14(占总数的16.23%)。胸腹水26例,检出例数为20(占总数的76.92%)例,误差例数为6(占总数的13.08%)。尿标本16例,检出例数为13(占总数的81.25%)例,误差例数为3(占总数的18.75%)。2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中共有160 份标本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 80.00%,误差例数为40(占总数的20.00%),根据结果分析,尿常规检验准确率最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2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检出率详细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误差例数为40(占总数的20.00%),其中受标本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12(占总数的30.00%)例。受检验人员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9(占总数的22.50%)例。受检验仪器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7(占总数的17.50%)例。受检验所用试剂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6(占总数的15.00%)例。受其他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6(占总数的15.00%)例。详情见表2。

标本类型例数占比(%)标本因素1230.00检验人员因素922.50检验仪器因素717.50检验所用试剂因素615.00其他因素615.00总计40100.00

3 讨 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其在诊断和指导治疗相关工作中发挥的效果逐渐加强,故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检出率会受到操作过程、标本本身、检验人员等因素影响[1]。本次实验收集2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大致可分为检验标本因素、检验人员因素、检验仪器因素、检验试剂因素等[5]。实验结果表明示血标本72例,检出例数为55(占总数的76.39%)例,误差例数为17(占总数的23.61%)。痰标本86例,检出例数为72(占总数的83.72%)例,误差例数为14(占总数的16.23%)。胸腹水26例,检出例数为20(占总数的76.92%)例,误差例数为6(占总数的13.08%)。尿标本16例,检出例数为13(占总数的81.25%)例,误差例数为3(占总数的18.75%)。2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中共有160 份标本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 80.00%,误差例数为40(占总数的20.00%),其中受标本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12(占总数的30.00%)例。受检验人员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9(占总数的22.50%)例。受检验仪器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7(占总数的17.50%)例。受检验所用试剂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6(占总数的15.00%)例。受其他因素影响出现误差的例数共有6(占总数的15.00%)例。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高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相关工作需要从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标本质量着手[3]。

3.1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诚然,我国医疗条件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医疗工作人员水平也明显提升,不过目前我国医院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良莠不齐,致使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检出率无法快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其是否可以严格遵循微生物检验操作守则进行操作,若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未达到要求,显然会降低科微生物检验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工作人员甚至可能因为错误的结果做出错误诊断。故需要尽快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技能测试或训练活动,帮助工作人员加深对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确保工作人员理解操作规范,并熟练掌握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保养的技巧,尽可能避免因为检验仪器原因出现误诊的情况出现,定期检查检验试剂情况,确保试剂均符合相关医疗标准 。搭建科学完善的仪器管理检查制度,例如仪器由专人定期检查,若工作人员发现仪器运行异常应须及时上报并记录发现时间和发现人,视情况决定是否记录仪器运行异常原因[6]。工作人员完成检验工作后,应按照仪器种类分别存放仪器和设备,并定期清理进行清理工作,发现试剂过期、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应立即记录并上报,并更换试剂。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可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法律法规认识和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 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来宣讲法律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职业和工作的认同感,理解自身负责的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工作,达到引导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微生物检验操作要求进行工作的目的,进而有效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为医师临床用药指导提供有效依据,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用药效果,降低患者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风险[7]。

3.3加强对检验标本质量的控制 标本在收集、传递、保存等环节都存在被污染的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检验结果失去真实性和准确性。故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标本质量控制相关工作。工作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工作时须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标本种类的不同来调整采集时间,同时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表白的采集手段,并严格遵循规定流程进行工作,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标本种类选择对应的保存方法,并及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运送。尽可能缩短运送时间,避免标本在运送过程中被污染,或因运送时间过长、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标本变质,故采集人员和运送人员须具备微生物标本的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法律法规认识和专业技能素养,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科微生物检验相关工作的质量。

猜你喜欢
检验科总数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更正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