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医患沟通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及对策

2021-02-04 06:47芦雪莲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患医务人员依从性

芦雪莲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务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患者流动量变大,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常产生焦虑、多疑、敏感等负性情绪,时有发生医患、护患纠纷事件,患者在治疗方案不满意、医生病情解释不详细、治疗效果不理想等方面有诸多不满意[1]。因此,找出影响医患沟通的社会心理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在我院住院的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18-65岁,年龄均值(41.53±1.03)岁,20例妇科患者,18例外科患者,21例内科患者,7例五官科患者,9例其他科室患者;研究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18-65岁,年龄均值(41.06±1.12)岁,19例妇科患者,19例外科患者,20例内科患者,8例五官科患者,9例其他科室患者。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比性较高。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患者全程在我院进行治疗,研究内容告知患者,患者知情同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精神疾病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该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3.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加强医患沟通干预,分析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1)医生方面:医患沟通社会心理影响因素:①医务人员每日工作量较大,工作时间较多,工作强度较大,而部分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一般,待遇不高,长时间的工作导致其与家人和朋友沟通较少,很多社会人群对医生工作的不理解,加上在诊疗过程中患者提出一些常识性问题使得医生工作压力增大,耐心有些不足,患者对其工作态度不满意。②患者方面: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得患者在就医方面负担较大,很多患者过于担心自己的病情,疑心较重,害怕患上重病,也担心医生会误诊,对疾病缺乏认知,在与医生沟通时对医生的专业术语不懂,对医生开具的检查项目或处方不理解时常出现沟通问题。

(2)解决对策:①完善医疗服务制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大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合理排班缓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其工作量,适当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合理调整医务人员休假制度。②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看病压力。③加大对医务工作者沟通技巧的培训,改变以往公式化的沟通方式,尽量不要使用太多专业术语,用患者能够听得懂的词语,让患者感到亲切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不要夸大病情,避免患者过于担忧而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对患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适当安抚患者的情绪。

1.4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2)对比心理情绪评分。采用SAS、SD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

2 结 果

2.1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对比[n(%)](n=150)

2.2心理情绪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如表2所示。

表2 心理情绪评分对比分)(n=150)

3 讨 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改进,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医院应该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然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由于医生或者患者的因素在沟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避免的出现医患纠纷事件[2-3]。为了提高医患沟通质量,本次研究对150例住院患者采取分组对比的形式,对其中一组患者分析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可见,加强医患沟通的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分析医患沟通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案以便改善医患沟通问题,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医患医务人员依从性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