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1-02-04 06:47王美芝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认知度血压高血压

王美芝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山东 烟台 264199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该病以血压水平升高为主要特点,长期血压水平升高可导致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出现病变,诱发冠心病、脑梗死、肾衰竭等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遵医行为良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临床研究发现,多数高血压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度较差、病程较长、无法治愈等原因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遵医行为进一步下降,进而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下降,血压控制不佳,因此,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具体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36±8.14岁)和研究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2.15±8.5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患者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30mg/次,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批准文号为J20080091,由Bayer Schering Pharma AG生产,并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等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动态心理变化,鼓励、疏导患者,耐心倾听并解答患者疑问,向患者讲解不良心理状态对血压控制的潜在不利影响,告知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引导患者调整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指导患者采用音乐疗法、深呼吸、冥想、呼吸训练等方法改善不良情绪;全方面心理护理,带动患者家属参与到心理干预中,给予患者理解、关怀,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带动病友相互分享治疗心得,互相交流沟通,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2.2健康教育 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健康宣教,为患者发放高血压健康手册,鼓励患者积极提问,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定期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讲座,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常见并发症、并发症的危害、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高血压的饮食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供咨询方式为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如微信、电话等手段;科室定期播放高血压相关视频,邀请患者观看;通过视频教学、实际操作培训等方式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使用家庭版血压计测量血压,使其掌握血压测量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开展病友交流活动,邀请高血压患者参加,分享治疗心得,增强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遵医行为,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遵医行为判定标准[3]: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医嘱执行,按规范治疗为完全遵医;基本遵医嘱执行,偶尔不按规范治疗为不完全遵医;经常不遵医嘱执行,时常中断治疗为不遵医。遵医行为率=(完全遵医+不完全遵医)/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研究组遵医行为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00%,前者高于后者(P<0.05)。详细结果见下表:

表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n,(%)]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长期血压水平升高可对患者体内内脏器官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并改变血管、心脏的功能结构,最终导致脏器衰竭,诱发冠心病、脑梗死及肾衰竭等疾病,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十分重要。

由于高血压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无较大影响,导致多数患者忽略早期治疗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缺乏了解、心理状态较差等原因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遵医行为明显下降,不按时遵医嘱服药或自行增减药量,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病情加重,不良的心理状态通过刺激血中儿茶酚胺类激素而导致血压水平升高,因此,需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4]。

心理干预可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或改变患者心理和行为状态,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最佳心理条件。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认知度,使其认识到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对人体的危害,认识到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本研究中,心理干预从对患者实施了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和全方面心理护理,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手册、知识讲座、咨询、病友交流活动等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了全面健康教育,纠正其错误认知,提高认知度,增强其治疗信心。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有效提升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遵医行为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00%,研究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率,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认知度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