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届年轻人爱上网络学习?

2021-02-04 07:58
求学·理科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弹幕学霸小伙伴

集体学习的狂欢

2020年3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受邀在B站开设个人账号“罗翔说刑法”,仅三天时间粉丝数量就达到一百万,他发布的视频播放量基本都高达几百万。从文科生到理科生,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罗翔教授的“刑法风暴”不仅席卷了高校,甚至吹遍了中小学的各个年级,无数观众在他妙语连珠的授课中忘记了自己是“法盲”的事实——“我也不知道我一个学会计/学医/搞代码的为什么看得停不下来!”

“谁能想到,我今天想学点正经的知识,首先上B站。”一位微博用户的博文反映了时下年轻人的心声。在B站上,你可以观看哈佛、剑桥、清华等名校的公开课,可以与百万考生一同备战高考,能够学习电脑操作、手工、乐器、烹饪、美妆等各种技能,也能听取各类“学霸”的学习经验分享。

随着B站的学习之风盛行,人们意识到这届年轻人并非年长者想象中那样热衷于娱乐,而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各大短视频平台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自己的学习专区。截至2019年6月,抖音平台青少年教育类短视频数量已超过547万,累计播放量超过4752亿。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表的报告则显示,快手教育类短视频作者数量超过99万,累计生产作品数量高达2亿,作品日均播放总量超过22亿。一时间,全民学习的浪潮兴起。

然而,当网络学习变成一场全民的狂欢,在这场知识的“饕餮盛宴”之下,你真的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吗?

是学习,还是社交?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如此热衷于网络学习?

当前社会正处于“Z世代”时代。“Z世代”也称“互联网世代”,通常指处于“95后”—“10后”之间的年轻群体,以“00后”为主。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对于他们来说不仅只有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娱乐功能,而是拥有多元化的生活和学习功能。据《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显示,受访的“95后”中有74%的人会选用闲暇时间“学习和课外自我充电”。

但这些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并不喜欢常见的单向输出式的“填鸭”教学,在他们眼里,学习并非单纯的“习得知识”,尤其是在学习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他们的目光更容易被社交型学习所吸引,学习的过程是否愉悦成了主要的考量标准。于是大批专门用于学习的软件应运而生,比如用于储存资料、快速记事的云笔记,提供专业在线教育的慕课平台,还出现了各种学习直播、学习技能分享视频等。

“晒”学习——交个朋友吧

●“打卡”

为了展示学习的成果或进程,人们每天定时在平台上分享一条学习记录,比如“坚持背英语单词多少天”“今天阅读了多少页名著”,等等。

同学有话说:“我平时喜欢用微信小程序‘打卡,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内容。‘打卡内容可以设置成私密,也可以公开。小程序里还有很多小组,比如英语学习小组、早起小组,大家可以和组里的小伙伴们互相监督,如果忘记‘打卡,其他人也可以提醒我去学习。每当我取得进步时,我会在组里分享成绩,朋友们会给我点赞,让我觉得学习充满成就感。毕竟自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和目标相同的小伙伴一起督促进步,向优秀同学借鉴学习之道,可以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温暖。”

●学播

学播通常是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展现在大众面前,而观看直播的用户也会跟着直播一起学习。学播的参与者希望通过做直播和看直播的方式督促自己学习不要开小差,为各自的目标而努力。除此之外,学习技法分享类视频也是一种学播的形式。

同学有话说:“我喜欢上B站看学习直播,本想通过他人努力学习的氛围来激励自己,但看来看去,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受到正向影响,反而越来越沉迷于看手机。每天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刷视频,收藏夹里的‘干货也越来越多,但这些内容我仅仅只是‘看完了而已,从来没有记在心里。”

●“作业神器”

小猿搜题、作业帮、学霸君等搜题软件以强大的在线搜题、在线辅导等功能,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常用APP,让不少学生直呼“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写作业了”。除了强大的搜题功能,这些APP内还设置了“社交圈”。以某几个学习类APP 为例,这几年来陆续添加了加好友、加圈子、发动态等社群功能和娱乐、动漫等内容的推荐分享,甚至还有购物专区,使得这些原本以学习和教育为主的APP逐渐“变味”。

同学有话说:“我喜欢用搜题APP,它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还可以通过‘学习圈聊天、交友、求关注。它还有帮别人答题的功能,如果答对了自己也可以获得积分。为了涨积分,我经常帮别人答题,如果遇到不会的题,就再去其他平台搜索答案。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增长一些知识,但更多的还是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答案,对自己并没有帮助。”

另一种声音:莫让学习成为一场“表演”。(怀墨)

随着网络和移动平台的发展,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拘泥于教室里和课本上,而仅需要一部联網的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随之兴起的是各种花式学习软件和平台,这种兼具社交功能的学习软件让多为独生子女的“Z世代”尤为青睐,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孤独艰涩的事情,而是可以和众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抱团组队,结交朋友,共同进步。

然而,当学习变成一种社交活动之后,学习的首要任务不再是每天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今天有没有记得打卡,有没有人给我点赞”“今天的手账做得不错,赶紧拍个照片上传到小组中给大伙看看”,或者努力维护自己打造的“学霸”人设,或去迎合其他人营造出的学习氛围,以表示自己也在积极参与,如此就会失去学习原本的意义。

“连续打卡第九天,今天你又多背了五个单词。”“连续晨读二十一天,你已经超越了89%的小伙伴。”……近年来,各类“打卡”APP悄然兴起,打开微信朋友圈,你或许会看到朋友们发的各式各样的“打卡”记录。起初,人们在朋友圈里分享学习的链接或许是基于学习软件的强制要求,或者仅仅是记录自己完成某件事的进度。但渐渐地,“打卡”开始变成一种自我展示的行为,在发到朋友圈里被人点赞、评价之后,人们就会沉溺于这种被夸赞的自我满足感。同时,当人们把“打卡”的内容发布到朋友圈里,告诉他人你已经完成今日的学习了,就会暗示自己“我已经学习了”,甚至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我今天也很努力”的错觉,起不到监督自我、完成目标的作用。

学播也是如此。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些真实的“名校学霸”“留学生”等人分享的“干货”颇具实用性,但也有一些人为了蹭“学习”的热度,跟风塑造自己的“学霸”形象,或者东拼西凑一些学习技巧,或者做虚假的学习直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点击,获得流量。受此影响,也有不少在读大中学生加入直播的队伍,因为直播的门槛低,所需的道具也很简单,普通人都能轻而易举地站在舞台中心。他们打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旗号,去吸引那些有共同学习经历,或者想一起参与学习的人,其本质只是一场名为“学习”的表演,因为学习的目的已经不再纯粹,而是为了流量,带有功利心。尤其对于课业繁重的中学生来说,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率,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诚然,网络学习的时代已经强势到来,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网络学习方式和平台。而学习也摆脱了以往的沉闷枯燥,变得越来越轻松愉悦,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然而,无论学习的花样如何纷繁复杂,只需谨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是能够让你受用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学习当作一场表演。

交互式学习——发个友善的弹幕见证当下

打开B站与学习相关的视频,特别是著名UP主的视频,可以看到一大波弹幕铺天盖地刷屏而过。用户观看学习视频并发送弹幕进行交流的行为正是一种互动式学习。许多用户选择在B 站学习,离不开发送弹幕这一互动行为所带来的社会交往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参与者通过发表弹幕文本进行交流,从中获得一定的认同感和愉悦感,同时刺激其他参与者出现参与行为,进行回应。

猜你喜欢
弹幕学霸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脑内弹幕
搞笑弹幕一箩筐
学霸也是人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植物帮之学霸
安静的学霸
河里的小伙伴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