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成为对外开放发展平台的对策研究

2021-02-04 08:02朱珍红
中国商论 2021年2期

朱珍红

摘 要:国家级新区享有国家批复的特殊优惠政策及功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将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首先通过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与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兰州新区建设将是甘肃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迫切需要、兰州新区建设将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又从加快兰州新区发展、积极创新兰州新区的发展模式、有效发挥兰州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适当拓展兰州新区辐射范围、探索形成国家级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趋势等方面展开相关政策措施,给出了兰州新区建设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重要平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发展平台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1(b)--04

2010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兰州新区,这意味着甘肃省具备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条件,然而,如何将兰州新区发展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的领衔之地,将是甘肃省政府和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国家级新区”及“兰州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入手,通过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与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之间的关系,指出兰州新区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发展平台的相关对策研究。

1 文献回顾

目前,学界将国家级新区作为对外开放平台促进和保证地方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研究较少,所以有必要对“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及“国家级新区”的相关研究做一个回顾。

1.1 “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

对于融入“一带一路”的研究,众多学者的出发点着重在于开放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第一,我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区域发展的异质性[1]与同质性[2]相结合。第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一是在融入过程中面临政治风险[3]、经济风险[4]、文化风险[5]等。二是我国内陆及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均衡和資金短缺[6]。第三,对于融入“一带一路”切入点,基础设施方面与沿线国家牢固互联互通基础,人文交流合作与经贸方面,做到与沿线国家协同发展[7]。

1.2 “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相关研究

对外开放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层次:针对所有对外开放地区发展的对策研究;针对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研究。

对一般意义的对外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成果相对较多,其中吴宁、吴瑞玲(2019),张鹏、王佳(2019),余建雄(2018),张宗斌、刘俊成(2018)等针对对外开放型经济思想的一般意义进行了宏观层面的思考,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经济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对我国对外开放型经济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开放思想,分别为全面开放、共赢开放、高层次开放思想,由原来的“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开放思想,并进行了政策层面的思考。而就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理论研究,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如何理解国家级新区的相关政策[8]。而与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相关的政府文件主要包括《甘肃省“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等。

1.3 国家级新区研究的近期文献回顾

1.3.1 国家级新区研究的近期文献回顾

近期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家级新区进行了研究,如从国家级新区治理架构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角度,研究国家级新区在开发、治理、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新区治理机构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产业主体之间的关系[9]。从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角度,研究国家级新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和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10]。从国家级新区所属城市群所属区域范围角度,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探讨国家级新区的增长与协同效应[11]。从国家级新区对外开放程度角度,研究国家级新区的对外开放与当地周围城市的经济关系,如天津滨海新区是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重庆两江新区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兰州新区为西北重要增长极等[12]。

1.3.2 兰州新区研究的近期文献回顾

近期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兰州新区进行了研究,如从兰州新区发展现状、现有问题、未来发展路径的角度研究。在“一带一路”开放体系下,从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出发,兰州新区应该做出哪些举动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兰州新区内生力量不足,难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问题,战略目标和功能内涵与兰州新区现实特征不匹配问题等[13]。构建兰州新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指标评价体系[14]。如何优化形成兰州新区与兰州老城区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合理结构[15]。从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研究兰州新区的建设问题[16]。探讨兰州新区水资源需求问题,构建兰州新区水资源需求模式[17]。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发展与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的关系

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建设与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的关系,“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新区的发展与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且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新区的发展使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打造意义尤为明显。

自2013年9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给甘肃省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5月,甘肃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提出,甘肃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黄河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必须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兰州新区作为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全面合作。实施13685战略,即,“一大构想、三大战略平台、六大窗口、八大战略节点”。

2.1 兰州新区建设是甘肃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甘肃省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甘肃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程度不断加深。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甘肃省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在开放时间、开放程度、开放政策的落实等方面相比东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距离,不可避免的地理因素导致甘肃省对外贸易规模小、战略地位不明确、区域开放程度不均衡等后果。但是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建设并没有放弃甘肃省,并将甘肃省列为我国向西部开放的重点省份,要求加快国家对甘肃省赋予具备优惠政策和最全功能的兰州新区的发展,兰州新区的兴隆将是甘肃省对外开放型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兰州新区的“先行先试”优势,以开放促转型,以创新引潮流,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2 兰州新区将成为甘肃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平台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兰州新区的战略定位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8]。跨国企业、兰州铁路口岸、国际物流中心、兰州综合保税区及兰州中川国际航空等重要开放平台的建立,为兰州新区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必然性,兰州新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坚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从贸易到产业,打造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平台。在不久的将来,兰州新区将凭借在甘肃省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位置、发达的交通枢纽、优惠的国家政策及健全的产业体系在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进程中有一席之地,努力落实“新平台、新口岸、新业态、新通道、新班列、新产业、新交流”七个创新思想[19],兰州新区将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发展平台。

3 兰州新区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发展重要平台的相关对策

一个地区“领头羊”发展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该平台具备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而且需要发展效益具有正的外部性。除此之外,当一个地方成为其他地方的发展平台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必须在同类地方中保持先进地位,并代表同类地方的发展方向等。由此,要确保兰州新区成为甘肃省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发展平台,首先要建立健全兰州新区功能体系,聚力强化功能拓展力度;其次要充分发挥兰州新区的辐射带动力,促使兰州新区对外开放发展程度跟上其他国家级新区开放水平,尤其在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发展领域。

3.1 积极创新兰州新区的发展模式

在科技创新上优先推进,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要有先进的科技示范作用,发展适应创新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符合规律的科技管理体系。将兰州新区建成交通便捷、设施完善 、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大力聚集高端创新型要素,使之成为西北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地。

对于提高兰州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兰州新区需要完善现代化产业经营体系,探索建立对外直销市场机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强数字化对接信息系统应用。将某一创新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待到此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向各企业内部引进先进技术与工艺,以及各种高素质管理人才,在企业外部构建良好的交通、通信条件,以及较好的市场条件和良好的市场需求,包括人才市场、信息市场、资金市场,以此带动新区经济的发展。

3.2 有效发挥兰州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

根据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的规定,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打造除了要加快兰州新区的发展外,还必须加快兰州新区周边区域建设,兰州新区成为一个地区的增长极后,通过发展产生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利于其沿邊省份和沿线国家拓展开放空间,为沿边省份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和重构全球价值链注入新活力;将有利于开辟西北地区对外开放发展的新模式,从而形成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以发展兰州新区为契机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可能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优越条件等。其中获取国家的相关支持对于促进区域发展尤为关键。对于兰州新区而言,作为西北地区极少的两个国家级新区之一,获取更多的政策资源不是难题,为加快补齐兰州新区的突出短板,需要依托兰州新区获取更多的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国内外企业资源等。

3.3 适当拓展兰州新区辐射范围

必须适当拓展兰州新区的辐射范围,增强兰州新区的辐射带动力以促进兰州新区发挥其平台作用。其中辐射范围由其辐射半径决定;辐射带动力是一种动能,包括拉力效应、推力效应和综合推拉力效应三个范畴[20],由兰州新区的自身发展实力决定。

首先为了拓展其辐射范围,不仅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通过促进兰州新区发展和兰州新区周边建设来促进辐射内核范围,必须依托甘肃省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协调,有赖于道路通畅性建设。其次为了增强兰州新区的辐射带动力,必须强化兰州新区增长极作用,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公共物品共享等;必须增强产业集群效应。而目前正是适合增强辐射带动力的最好时机。按照近几年甘肃省对兰州新区的设计和规划,2019年在建成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基础上,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突破15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亿元,境外投资50亿美元,使兰州新区成为丝绸之路西北经济带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对外开放平台。

3.4 探索形成国家级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趋势

一个地方要成为其他地方的“领头羊”发展平台,必须要在同类地方中保持先进性。要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发展平台,就必然意味着兰州新区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现作为向西开放的先进性,也意味着必须按照对外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要求发展兰州新区。目前正是打造兰州新区为对外开放平台的最好时机,兰州已经建成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兰州国际陆港两大对外开放平台,并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已将兰州新区推向了向西开放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