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港货物吞吐量首破亿吨

2021-02-06 02:36
珠江水运 2021年1期
关键词:贵港市贵港大港

文|本刊记者

贵港港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是“十三五”期内河水运发展的重大成就,在珠江水运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贵港港正式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内河亿吨大港。组委会供图

“我宣布,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亿吨!”1月5日上午,在北部湾港贵港集装箱码头,随着广西贵港市市长何录春的正式宣布,礼花齐放,贵港港正式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内河亿吨大港。

2020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达1.0552亿吨,同比增长30.9%,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何录春介绍,多年来,贵港市积极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沿江布局产业,货物吞吐量连年增长。2018年,贵港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3万吨,比上年增长10.8%;2019年,贵港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062.65万吨,同比增长15.1%,“2020年更是一举突破亿吨大关,迈上了一个崭新台阶,是十三五期收官之年贵港市水运发展的重大突破。”

“去年疫情对贵港市水路运输影响不大,再加上去年初复工复产后下游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旺盛,大藤峡船闸建成后疏运能力有限,下游地区严禁砂石采挖等因素,促使贵港港货物吞吐量大幅提高。”何录春表示,去年贵港水路运输市场从四月份开始陆续回暖,到八九月份开始月货物吞吐量节节攀升,连续数月突破了千万吨,一举创造了历史新高。

珠江水运发展诞生新里程碑

“贵港港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是‘十三五’期内河水运发展的重大成就,在珠江水运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华对贵港港吞吐量突破亿吨表示祝贺。

他介绍,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珠江水运发展依然保持强劲态势。2020年,西江干线全年货物通过量达到10.5亿吨,同比增长5.1%;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完成过闸货运量1.5亿吨、同比增长3.6%;珠江水系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4亿吨、同比增长6.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386万标准箱。为服务沿江经济发展和助力实施国家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珠江水运积极构建大循环,主动融入“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劲和深厚潜力。他指出,“特别是贵港港的货物吞吐量在‘十三五期’收官之年突破亿吨大关,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内河亿吨大港,为西江黄金水道与粤港澳大湾区遥相呼应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海联运”专题研讨会现场。图/黄敬华

“珠江兴‘贵’ 创新强‘港’”座谈会现场。图/黄敬华

专家为贵港水运发展“把脉问诊”

据了解,为更好地宣传推介珠江水运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谋划珠江水运“十四五”发展,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和贵港市人民政府共同开展了此次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举办“江海联运”专题研讨会和“珠江兴‘贵’创新强‘港’”座谈会。

在“珠江兴‘贵’创新强‘港’”座谈会上,专家们围绕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贵港港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深度解析珠江水运在疫情当下高质量发展的港航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为贵港港发展把脉问诊,开出发展良方。助力贵港更好地服务交通强国、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贵港市打造成为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

投入318亿助推贵港港发展

贵港港位于西江航运干线中游,是我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贵港港分为中心港区、桂平港区、平南港区等三个港区。“十三五”期,贵港市水运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9亿元,拥有货运码头泊位155个,其中3000吨级泊位2个、2000吨级泊位29个,全港年吞吐能力为7000万吨和65万TEU,比“十二五”增长38.66%和160%。

近年来,贵港市紧紧围绕奋力建设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战略定位,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兴产、港城联动,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狠抓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亿吨大港夯实基础,加快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成形,推动港产城协调发展,不断加快东融大湾区步伐。近五年,贵港市先后投入318亿元,加强航道、船闸、港口、公铁水综合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东融粤港澳大湾区、西合云贵的便捷水运通道,推动港航事业实现逆势增长。

猜你喜欢
贵港市贵港大港
广西贵港
《大港连云》
墨韵书香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贵港市志》审查验收会召开
——广西第二轮市县志全面完成审验任务
“10亿吨”超级大港的“重量”——《世界首个“10亿吨”超级大港诞生》采写体会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贵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