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消防联动控制决策分析

2021-02-07 01:41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控制程序车站乘客

近些年,我国消防事业不断进步发展,地铁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优化地铁运营,能够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有效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但在实际地铁运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消防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地铁联动控制角度,对完善控制工作的方法、策略进行着重探究。

一、地铁火灾特征

受到位置等因素影响,地铁火灾与其他类型火灾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表1:

表1 地铁火灾特征

地铁位于极其封闭的建筑下方,与通风条件好、开阔的建筑相比,地铁缺少起关键性通风作用的门窗,空间环境相对密闭。在出现火灾时,会产生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挥发相对比较困难,现场温度降低较难,温度可高达800摄氏度。同时,地下火源蔓延速度较快。地铁不同站点都有大量的功能性设备、备用电气系统等,如果出现终端电力设备短路着火的情况,很容易使得地铁火灾快速蔓延。其次,地铁出现火灾后,乘客疏散工作也相对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地铁车站一般有四到六个安全疏散出口,但乘客客流量相对较大,受到安全疏散口位置、数量因素影响,安全出口的距离一般离地铁内部排烟口相对较远,且火灾烟气会到排烟口、出口排除,一部分烟气会沿着疏散通道进一步蔓延。火灾烟气疏散速度大于乘客工作人员疏散的速度,且在奔跑过程中,乘客有较大运动量,因此会加快呼吸长度、呼吸频率,会进一步导致乘客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安全。此外,由于地铁火灾烟气疏散较为困难,还会造成较大的潜在危险。一般情况下,地铁处于半封闭状态,如果地铁发生火灾,其内部很多高档装饰材料的装饰建筑与火相遇会出现有害气体,但烟雾不能及时排出。一些材料燃烧后很容易出现有害气体、危险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此外,在地铁出现火灾后,还会出现局部缺氧的情况,一些乘客可能会因为缺氧死亡。在出现火灾初期,不会出现太多的有害气体,在燃烧一段时间后,则会因为烟雾粒子有较强的吸收光的效果,因此便会降低地铁内可见度,地铁内乘客的逃离难度相对较大,同时乘客情绪处于恐慌、激动的情况,很难从黑暗环境中逃出去。

二、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地铁在出现火灾后,联动控制功能包括半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以及就地点动控制,如图1:

图1 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节就此对不同联动控制进行相应分析。

首先对于自动控制,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会对火灾信号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自动确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相应的控制指令传达给综合监控系统以及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在收到指令后,会进到模式控制程序,并对综合监控系统反馈执行信息。

控制中心手动模式,主要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检测、确认火灾信号基础上,下达火灾模式控制指令到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同时对综合监控系统传达火灾模式指令。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在接收信息后,相应救灾指挥工作站会弹出相应的窗口,工作人员对BAS 确认的基础上,明确是否需要执行消防联动模式指令,如果不执行则需要接收火灾模式信息,并借助综合监控系统转入模式控制程序,对综合监控系统反馈执行信息。车站手动模式控制,主要是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对火灾信号检测,并被人工确认后,自动弹出窗会出现在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操作员工作站,值班员结合收到的火灾模式信息,对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传达火灾模式控制指令,此时BAS 会进入模式控制程序,并对综合监控系统反馈执行信息。车站综合后备盘手动模式控制,主要是需要控制中心授权,借助综合后备盘手动按钮,对BAS 下达火灾模式控制指令,随后BAS 进入模式控制程序,对综合后备盘反馈火灾模式指令执行信息。对于就地点动控制,主要是在手动方式、自动方式不能对火灾模式有效启动,借助人工环控电控柜开展相关工作。在后续地铁运行过程中,强化地铁车站消防联动控制,要注意在不同方面应用科学、合理的策略,保证地铁运行,降低因地铁造成的安全事故。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的安全性与乘客、地铁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实际地铁运行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也都会影响地铁安全管理工作。为了对地铁安全事故发展概率有效降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猜你喜欢
控制程序车站乘客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车站一角
基于PLC的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控制程序的研究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最牛乘客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基于PLC数值处理模块的PID控制程序研究
纸机传动控制程序的复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