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探析

2021-02-07 01:41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救援应急

钢铁行业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重点监管的行业,为有效遏制钢铁企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近些年来,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进行有效的应急管理,对于保障钢铁企业的生产稳顺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新时期对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探讨势在必行。

一、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钢铁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链冗长,危险源繁多,工况环境复杂,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危害企业发展,因此,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有序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明确了三项制度、一个机制和四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同时,规定了应急工作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国家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落实事故应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是做好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二是保障钢铁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经营活动稳定进行的重要途径。故此,新时期,做好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二、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现状

(一)应急管理观念陈旧,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钢铁企业管理者的应急管理工作观念和思维方式方法依然很传统和陈旧,大数据、物联网、5G、云计算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应急管理方面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样的应急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钢铁企业虽然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以便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可是由于企业本身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发现企业应急管理中的问题,也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应急救援装备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致使企业在发生事故后,事故应急工作不能够有效开展,不能够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的作用[1]。

(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钢铁企业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用相对较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偏低,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紧缺,为新时代下的事故应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事故应急救援,不利于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企业经济损失。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钢铁企业如何发展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2]。

(三)没有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系统及事故应急预案

目前,大部分的钢铁企业虽已建成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可燃气体报警、视频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等各类安防系统,但各系统相对独立,通信标准不统一,不能形成信息互通,不能利用现有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和挖掘分析,不利于整合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和应急救援资源,也不利于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趋势预判、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另外,大部分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在事故发生时,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事故处置,从而影响钢铁企业的安全经营。

三、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策略

(一)更新观念,加强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在钢铁企业应急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改变应急管理的固有思维,更新观念,加速推进现代科技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应急管理工作转型升级。要加强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向职工广泛普及应急知识,定期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增进职工应急意识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着力培养应急管理“一线人”“重点人”和“明白人”。用足用好安全生产费,通过重点立项,逐步更新等方式,加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在追求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事故应急能力的提升[3]。

(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钢铁企业事故应急工作的重要因素,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钢铁企业应急管理来讲至关重要。钢铁企业应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注重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和体能训练,定期开展实战化练兵和演练,引进专业的、经过系统学习的应急救援人才,成立应急救援专家库,组织并号召应急救援人员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同时要配置充足的应急救援装备,不断加大事故应急救援的科技含量[4]。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钢铁企业要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定期应急演练制度和应急值班制度,建立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机制,落实人员、物资、科技、信息化等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并及时修订完善预案。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由相关人员统一协调负责,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要明确企业内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分工,形成全面的、严格的应急管理网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检查与审核制度,定期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另外,还需与周边社区、周边企业和当地应急体系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

(四)建设立体化、全覆盖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系统

钢铁企业要打造现有安防系统的“升级版”,综合利用无线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整合已有的各数据中心、监控中心和消防控制中心,打破信息孤岛,动态监控、立体呈现厂区各生产单元的安全状态,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厂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系统,实现高效快速预警和分析研判风险事件,动态掌握事故发展态势,科学指挥和调度应急救援力量,精准实施应急处置,实现“传统应急”向“现代应急”的转变。

四、结语

我国钢铁业发展快速,各种风险与不安全因素正在逐日增加,易引发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越是这样,就越需要钢铁企业对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未雨绸缪,对应急管理工作加以关注。新时代,要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立体化、全覆盖的应急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企业应急管理水平和效能。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救援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行动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