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蝶纷飞舞翩跹,“蝴蝶王子”写出中国《昆虫记》

2021-02-07 23:20王新同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竹节虫昆虫记昆虫

王新同

从4岁开始,他就走进了昆虫的神秘世界,6岁时做成第一只蝴蝶标本。20岁出头,他已是国际知名的“蝴蝶专家”;他发现的竹节虫,达到了惊人的64厘米,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他建造的“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的蝴蝶数量有40多万只,除了大英博物馆、德国慕尼黑博物馆之外,居世界第三!2020年底,赵力在崇州发现了喜马拉雅透明大蚕蛾,并写出了中国的《昆虫记》!那么他究竟有什么传奇的经历呢?

20岁出头,已是知名“蝴蝶专家”

今年49岁的赵力,出生在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四五岁开始,他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捕捉金龟子、蝉、蜻蜓等昆虫,而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美丽蝴蝶,更激发了他无限的迷恋。

赵力还喜欢对各种昆虫进行细致观察,并沉醉其中。通过观察,他发现了每一种昆虫都有不同的習性。赵力说,凡是路边树木流出汁液的地方,一般都可以捉到金龟子或锹甲,把这些小家伙带回家后,水果皮就是它们的美餐。如果用湿锯末给它们造个窝,它们很快就能繁殖出数量惊人的下一代来。

6岁时,赵力将捕来的一只蝴蝶制作成了第一个简单的蝴蝶标本。读小学时,妈妈还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他购买大量课外科普读物,尤其昆虫知识的书籍最多。

赵力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师,他很早就发现了孩子对昆虫的痴迷。爷爷奶奶担心孙子因为痴迷研究昆虫而耽误了学习,爸爸却很支持他。每到假期爸爸就抽空带他到雅安一位亲戚家去玩,雅安是山区,植被茂密、昆虫种类繁多,是观察大自然的好地方。

父子俩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月,亲戚家房子背后有山,徒步1公里就能进山,赵力用自制的捕虫网上山抓蝴蝶,在这里可以采集到各种各样的昆虫。回家以后,爸妈会帮他找来各种纸盒子,将蝴蝶装存起来。

儿时的赵力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奥秘,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初二时,他就在《生物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成都地区昆虫调查的小论文。后来,赵力从图书馆里看到《少年昆虫学家》一书,这本书让他走进了标本世界。

成都杜甫草堂、府南河一带,一到春天就有大量的蝴蝶成群结队聚集,漫天飞舞。到高一时,赵力已经开始比较专业的蝴蝶调查,成为制作昆虫标本的高手了,他亲手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已经有1000多件。赵妈妈说:“这些标本,把他住的一间小阁楼都塞得满满当当的。”

1991年,年仅19岁的赵力骑着自行车,住农家啃干粮,行程500多公里,调查了四川境内十余个山区县的蝴蝶资源。经过8天的跋涉,一路上自行车换班车,再换拖拉机,最后还借助了草原牧民的马匹,他才到达藏北草原,在积雪消融的山坡上找到了刚刚羽化,被誉为“高原精灵”的绢蝶。

接着,他以这次考察结果为基础,写出了《四川西部蝶类资源调查》的论文,填补了中国西部蝴蝶研究领域的空白。

高三毕业,赵力被保送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大三那年,他在横断山区发现了蝴蝶家族的一个新物种——舜目黛眼蝶,迅速引起了海内外蝴蝶及昆虫国际研究专家的关注。只有二十岁出头的赵力,被聘为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全球鳞翅目(蝴蝶和蛾类)调查计划中国区首席专家。

写出中国的《昆虫记》

进入大学后,赵力开始野外探险。每年夏天,他都自费前往全国各地的蝴蝶聚集区进行调研。为了了解到珍稀的蝶种,经常要深入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去,殊不知,这里危机四伏。其间,他就多次历险。

1992年7月,赵力赴贡嘎山进行野外科考,来到位于山脚下的磨西镇时,突降小雨。当时他并没有在意,不料猛然间,听到前方出现轰隆隆的响声,赵力定睛一看大吃一惊——不远处有很多巨石,正顺着山坡朝自己滚来!

石头滚下的瞬间,赵力依靠本能反应迅速蹲下,只听得远处“砰”的一声巨响——离他不远处的一棵树被滚下的巨石拦腰打断,值得庆幸的是,他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像这样的命悬一线,虽然经历过很多次,但赵力从没退缩过。东到浙江、西至西藏北部、北到大兴安岭、南抵海南岛……

在我国的各个昆虫“聚集地”,赵力都用镜头和笔记录下了“虫虫世界”的丰富多彩。

1996年,赵力撰写的《中国鳞翅目——蝴蝶》出版。同年,他还出版了《四川省蝴蝶》一书,同样颇受读者喜爱。

美国热带鳞翅目学会会长海普纳,看到赵力的这两本书,1996年7月专程到四川考察,并拜访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年轻人。赵力带着海普纳走遍了川西,在九寨沟,海普纳自己订了一间总统套房。晚上,其他人都睡了,海普纳把房间内外的灯全部打开,窗户也全部打开引诱蛾子。

海普纳兴奋得一宿不睡,东奔西捕捉蛾子,捉了一大堆,连甲虫都捉了很多。第二天早上,服务员来打扫卫生,看到满屋的蛾子很不高兴,海普纳却异常兴奋,他很满足地说:“这个总统套房订得太值了,房间够大,灯也很亮,捉蛾子太适合了!”

有趣的是,每次从山林里旅行归来,赵力都会带一些有趣的昆虫回来做伴。据说把昆虫当宠物养,早已是欧洲家庭主妇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欧洲人普遍饲养有着艳丽色彩的各种步甲。

这些行动迅速的甲虫们,白天藏身在树洞里、落叶下、乱石堆中,晚上才出来觅食。要把它们请到你家必须使用一些小花招,赵力当然是这方面的高手。

他说:“你可以用埋在地下的玻璃瓶设下一个小小的陷阱,里面倒一点用糖、醋和啤酒混合发酵后的香甜液体。抵挡不了香甜气味诱惑的它们,会爬到瓶口探头探脑,一不小心便跌落下去。不过要注意的是,瓶底一定要放几片树叶,否则这些不会游泳的家伙会被淹着。”

这些步甲们的食物问题是极好解决的,除了诱使它们上当的那些食品外,鸟类市场上购买的“面包虫”或自己动手捉来的各种小虫,均是喂养它们的上好饲料。

一些朋友听了他的介绍后,马上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位中学生物老师说,你不如写本科普书,专门讲这些昆虫的趣事。

19世纪,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被翻译成中文传入我国,使无数人由此开始对“虫虫世界”着迷。赵力也曾是法布尔的“粉丝”,在掌握积累了一定知识后,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写出一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昆虫记》!

2004年,赵力的《图文中国昆虫记》一书终于面世。书中,他讲了许多与昆虫们相处的技巧,不管是在野外、在城市里,还是在家中。这是一个对读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天地。

很多精彩细节,也让人爱不释手。有网友评价说,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神秘无比的小生命,源源不断地经由他的目光和手,抵达我们渴望了解自然万物的温柔内心。

赵力通过多年的研究惊讶地发现,四川的蝴蝶种类,精确的数据是714种,它超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蝴蝶种数的总和,更是日本蝴蝶种数的3倍。

每次从高山密林的昆虫世界里归来,赵力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采集到的美丽昆虫在城市里安一个家,陈列出来,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关心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美丽又珍稀的昆虫。”

2011年,在当地政府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赵力选址青城山建造的“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免费向民众开放。这是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的蝴蝶数量有40多万只,除了大英博物馆、德国慕尼黑博物馆之外,居世界第三。

蝴蝶是博物馆最亮丽的风景线,占我国已知种类的95%以上。此外还有来自6大洲50余个国家的世界名贵蝴蝶、观赏昆虫上万种,以及大量昆虫化石、昆虫资料、文献等,许多藏品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更令人惊叹的是,馆内60%以上的蝴蝶标本,都是赵力亲手采集、制作而成,每一只蝴蝶标本都有一个故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被誉“中国蝴蝶王子”

在荒野中考察时,除了蝴蝶,赵力常常会和一些昆虫以奇特的方式邂逅。2014年8月,赵力在广西一处海拔1200米的山区考察灯诱昆虫。已经凌晨1点,就在他睡意矇眬时,忽然发现远处路面上一个长长的黑影向灯光移动。

他好奇地走过去,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目瞪口呆——这是一只仿佛来自外星的巨大昆虫,身体至少有一尺长,并且拥有与身体长度接近的长脚,它正沿着路面,缓慢挪动着庞大的身躯,向前爬行。

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巨大竹节虫!赵力在灯光下仔细端详这只巨虫,发现它发达的脚长满尖锐的小齿,像多刺的植物枝条,尤其是前足,齿很发达,并且排列整齐,宛如锯片,身躯大约指头粗,褐色透绿,头椭圆形,一对圆溜溜的复眼看上去晶莹剔透。

第二天,赵力测量了这只巨虫的尺寸,结果让他兴奋不已,它身体长度达到36.1厘米,连足全长超过62.4厘米,比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过去宣布发现的,世界最长竹节虫全长还要长5.7厘米。比他过去发现的最长昆虫,广西的龙州佛竹节虫最大纪录整整多了18厘米!

显然,这是世界上被发现过的80多万种昆虫中最长的种类,是最长,不是之一!为了谨慎求证,赵力没有立刻公布这个发现,而是与德国和意大利的世界多位研究竹节虫的权威专家探讨研究它是否为一个新物种。

几个月后,他确定,这个物种为佛竹节虫属种类,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因为该种为中国发现的世界最大种类,為了彰显它的特征,赵力将它命名为“中国巨竹节虫”。回到博物馆之后,这条竹节虫竟然产下了六枚卵,在大家的精心保育下,半年以后有5枚卵成功孵化,它们成年以后,雌性体长全部达到了50厘米以上。

2015年,孙辈的竹节虫也陆续成年,其中一条更是超越了它的祖母,达到了惊人的64厘米!这个发现经新华社公布后,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2017年9月7日,赵力收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来的邮件。邮件内容说,经过该团队专门聘请的国外同行权威专家审核,正式确认该种为世界最长昆虫。

但赵力最钟爱的,还是蝴蝶。传奇的是,他与世界著名的珍稀“梦幻之蝶”——金斑喙凤蝶的“邂逅”。有一次,赵力在海南岛南部的最高峰——尖峰岭上寻找蝴蝶。据说这里可能有这种充满传奇色彩的小精灵。可是一连在大山里转悠了五六天,却一无所获。第七天,正当他有些沮丧时,仿佛上天知道他对蝴蝶的钟爱,突然,一只墨绿色的蝴蝶从前方掠过,后翅灿烂的金色反光在绿色的丛林映托下格外引人注目。

赵力心里“扑通”一跳:金斑喙凤蝶出现了!只见这只蝴蝶在远方绕了一个大圈,又折返回来,飞向小溪中间的一块巨石,稳稳地落在了一丛蕨类植物的叶片上,安详地扇动翅膀。赵力紧追上去,但还来不及捕捉,这只蝴蝶就一跃而起,冲向高空。他的心顿时凉了,难道久等的金斑喙凤蝶就这样与自己擦肩而过了?

赵力早就知道,金斑喙凤蝶全世界现存标本不足20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把它列为与大熊猫同一级别的保护动物。英国人曾于1922年4月在广东省连平县采集到3只作为新种发表后,标本保存在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

后来赵力把胶卷冲洗出来,效果竟然非常好,近距离的拍摄,使这只金斑喙凤蝶的特征在照片上纤毫毕现。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近距离拍摄这个蝶种的第一人。

2020年12月,赵力又在崇州发现了喜马拉雅透明大蚕蛾,这也是中国首次发现这种珍稀蛾类。

2021年秋天,赵力又得到一条消息,在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护林员无意中拍下了一只活雌体金斑喙凤蝶的图片。担任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的他,最近又准备去那里考察。

更有趣的是,赵力还有一个自愿充当他助手的漂亮妹妹赵希。赵希是学美术的,因为从小兄妹俩就一起玩昆虫、到山上捉蝴蝶,因此对昆虫世界有着同样的好奇与热爱。后来,她干脆放下了自己的美术专业,成为赵力的专职助手。

多年来赵力走遍中国,考察蝴蝶等昆虫,行程10余万公里,拍摄昆虫照片20余万幅,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数百篇。他不仅是高级生物和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师,还担任中央电视台科学顾问,以及CI(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等,国际著名自然保护组织特邀国际专家组成员。因此,被媒体和学术界誉为“中国蝴蝶王子”“中国的法布尔”。

赵力常年沉浸在奇妙的昆虫世界里,走遍中国,不追姑娘追蝴蝶,把终身大事都给耽误了。至今他还是和父母、妹妹生活在一起。这个有着共同事业爱好的四口之家,目前最缺的,就是一个能里能外的家庭女主人。他希望另一半,也是一位热爱生活,喜欢大自然,对昆虫感兴趣的人。

编辑/征贞

猜你喜欢
竹节虫昆虫记昆虫
Book Review on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竹节虫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借昆虫上课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你不懂竹节虫
昆虫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