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调查

2021-02-08 13:31陈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分析

陈玲

[摘 要]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大学生是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梦想家和奋斗者。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87名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调查分析,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的幸福观,并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理念、提高自尊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多重路径来实现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为教育管理者、社会研究机构以及关心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资料参考和经验借鉴,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提升自我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分析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18C06);2021年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问题大学生’幸福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校宣统通〔2021〕6号)

[作者简介] 陈 玲(1973—),女,湖南隆回人,硕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诉讼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0-0049-04    [收稿日期] 2021-04-01

一、引言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进一步揭示了奋斗的时代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大学生的幸福感由哪些因素决定?笔者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了探讨。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设计大学生幸福指数问卷,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商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学生发放3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287份。在被调查者中,大一学生占24.9%,大二学生占35.7%,大三学生占39.4%;男生占41.6%,女生占58.4%;独生子女占83.7%,非独生子女占16.3%;城市学生占42.4%,农村学生占57.6%;艺体生占18.9%,理科生占42.7%,文科生占38.4%。通過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验证,发现问卷的因子系数在0.73~0.82之间,信度良好;KMO统计量值在0.85~0.91之间,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Bartlett’s球性检验结果显示Sig值为0(即p值为0,p<0.05),问卷效果较好。

三、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回收的287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发现2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很幸福;36.7%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比较幸福;21.5%的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比较朦胧,没有清晰的概念;1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快乐、不幸福,缺乏进取心,充满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自我认知失调。

幸福观,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一种观点是资源占有的幸福观,把幸福等同于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的占有,认为人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人就会越幸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幸福是情感欲望(物质欲望)的实现,情感欲望得到的满足和享受越多,人就越幸福。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取决于人们在生活中是否有一种心境,但它与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其特殊性随着个体的发展而变化,在社会成长中遵循着共同的客观规律,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涉及自然、社会、心理等多方面,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反映。

(一)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因素

新时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由多种因素决定,最重要的是家庭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思想启蒙之所、情感依托之地。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赋予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合理的调节情绪能力,使其能从容面对挫败,自信、乐观、幸福感强;家庭环境恶劣,特别是情感上的缺失(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不融洽等)会削弱大学生的幸福感。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它对大学生幸福感有直接的影响。就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校门就意味着到达终点站,不思进取、迷恋网吧、沉迷于恋爱之中,生活上盲目攀比、过度消费,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其幸福感的实现。调查数据显示,在学校生活中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比例最高的是就业和学习,大学生把学习与就业作为幸福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方式

每个大学生都渴望幸福,但获得幸福的方式因人而异。调查显示,48.7%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自身奋斗可以获得幸福;31.9%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凭借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获得幸福;19.4%的大学生认为“出门靠朋友”,同学与朋友间的相互支持与关心可以带来幸福。

(三)学校开展幸福观教育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德育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2]。高校应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开设相关的幸福教育课程,培养社会主义的幸福建设者和接班人。调查数据显示,3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了与幸福教育相关的课程或讲座,4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过幸福教育类课程。

(四)家庭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82.3%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幸福观;10.2%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环境不是很重要;4.8%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环境不重要;2.7%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环境对其幸福感的形成没有影响。由此可见,父母婚姻、家庭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因素。家庭的良好传统及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社会环境即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社会环境對大学生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6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环境对其幸福感影响较大。因此,提高大学生幸福感,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个体层面

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大学生(83.7%)是独生子女。由于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地位独特,不懂珍惜和感恩,自私自利、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与追求。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有些大学生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上当受骗。尤其对大一新生来说,紧张的学习压力消失了,没有家长的监督,对社会的一切充满好奇,并希望积极参与社会,但面对复杂的社会,他们往往感到困惑和茫然,意志力不强,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学校层面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人生的一些最初想法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当前,高校比较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重视度和研究力度往往不够,大学生幸福感不断流失,其充裕的物质生活背后隐藏着精神上的匮乏。

(三)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出身对大学生的性格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包括父母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尊重、理解和相互关心,能使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个充满争吵和抱怨的家庭,会使孩子不安、冷漠和不信任他人,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对幸福的追求。

(四)社会层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步入了幸福的快车道,但部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夜成名、不劳而获等不良社会现象会出现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不健全的幸福观;贫富差距、社会分层和攀比趋势的日益加剧给一些贫困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使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降低幸福感。大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人只注重收入水平,不注重长远发展,不愿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因此,一些学生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变动频繁,甚至面临失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又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文化平台与发展空间。但微博、微信、豆瓣等网络软件的兴起,以及选秀节目、综艺节目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特别是近年来的各种明星真人秀节目、低俗娱乐、幸运名气和财富享受等,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仰、消费前景、幸福前景和生活追求。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3] (P175-176),强调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4] (P32),勉励青年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5]。

高校应加强认同学生的幸福生活,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加强专业概念,培养工艺精神,掌握实用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将“个人和集体发展”理念与人民的“社会富裕”和“集体发展”理念相联系[6];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理念,提高自尊水平,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多重路径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N].光明日报,2016-12-13(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魏传光,胡旖旎.道德教育视野下现代犬儒主义的批判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6(9):95-100.

[6]高翔莲,罗浩.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幸福观的内在辩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4-7.

[7]朱晓文,刘珈彤.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6):106-115.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分析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生命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战略 思维能力的培育
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