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演艺集团:勇立潮头谱写时代华章

2021-02-08 08:46毛思洁
宁波通讯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冼星海舞剧宁波市

文/本刊记者 毛思洁

2021年12月16日,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现代的、国际的舞蹈语言,引领观众重新认识冼星海。两天后,该舞剧通过了“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的验收。

《冼星海》是宁波市演艺集团联手国家大剧院最新创作的精品剧目。宁波市演艺集团成立十年来,坚持精品剧目创作与市场培育开发并举,共创排剧目75部,涌现了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话剧《大江东去》、舞剧《花木兰》等具有代表性的原创剧目40部,其中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33个,剧目数量、质量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前列,集团发展深受全省乃至全国艺术界的关注。

树立精品创排标杆

宁波市演艺集团于2011年12月成立,致力于精品创作的探索实践,立足于本土题材,不断推陈出新。集团成立不久,以宁波本土传说、民谣为原型而创作的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就在“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得三项大奖,音乐剧《告诉海》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宁波市演艺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2015年,宁波市演艺集团与中央歌剧院合作的反映宁波帮精神的歌剧《红帮裁缝》,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在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总决赛中,取自宁波帮题材的甬剧《筑梦》和话剧《大江东去》斩获“新剧目大奖”及优秀编剧奖、优秀演员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一举摘得27个奖项中的7个奖项,宁波市演艺集团成为该届戏剧节收获最多的院团。

近年来,宁波市演艺集团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舞剧《花木兰》捧回中国舞蹈领域最高奖项——荷花奖,至今已两次进行全国巡演;2019年,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实事迹创排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21年,宁波市演艺集团创新推出沉浸式演艺剧场《入戏·老外滩》,全国首部反映“党章守护者”张人亚事迹的话剧《张人亚》以“文艺党课”的形式在宁波各地巡演,并在北京献演,12月,宁波市演艺集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舞剧《冼星海》在北京首演6场,引发热烈反响。

(图/宁波市演艺集团供图)2021年12月16日,国 家大剧院和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制作出品的舞剧《冼星海》在京首演。

培养积蓄人才优势

精品需要人才来创造。

宁波市演艺集团始终强化人才支撑,多措并举,创造条件,为优秀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为艺术创作积蓄长远发展力量。

据了解,宁波市演艺集团通过与宁波市文艺学校合作办学开展基础培养,注重加强“走进来”“送出去”的外部师资力量,聘请全国知名的艺术家来剧团集中授课,并邀请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与年轻演员结为师徒关系,进行“一对一”传承教学,鼓励并推荐编剧、导演、化妆、作曲等各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优秀艺术高校学习进修,有针对性、多层次地开展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甬剧是宁波代表性地方剧种,承载着保存和传播宁波地方文化的重要功能。集团十分注重甬剧团后备接班人的培养。据介绍,最新一届的2016、2017级甬剧班委培生共26名,经过宁波市外事学校定向培养和宁波市甬剧团随团学习,已于2020年7月中专毕业,入职宁波市甬剧团,成为甬剧事业的第九代传承人。为进一步加强人才专业化水平,集团又将该26名甬剧班学生定向委托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大专班学习。

十年间,市演艺集团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承担各类主题晚会的主办和重大文化项目的落地工作,深入全国各大城市及农村,年均演出500场以上。近五年,集团挖掘了一大批优秀演(奏)员,培养出2支浙江省文旅创新团队、2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优秀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宁波市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宁波市演艺集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依托宁波深厚的地域人文艺术根基,优化创作机制、搭建生产平台、加强人才支撑,持续推动舞台精品产生。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守正创新,将“宁波演艺”打造成宁波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冼星海舞剧宁波市
百科全书舞剧
帮助与报答
舞剧《瑞鹤图》剧照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硬币事件成就冼星海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