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似火,不屈气节

2021-02-08 08:37雷晶晶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1期
关键词:邓颖超刊物爱国

雷晶晶

1931年4月5日,凌晨的济南乍暖还寒。山东军阀韩复榘下令处决一批“共犯”,其中包括革命女性郭隆真。

郭隆真出生于河北大名县金滩镇,自幼聪颖好学,早年跟父亲习读《女儿经》时便提出“为何没有《男儿经》”。小小年纪的郭隆真亦认为裹脚是捆绑女性的镣铐,且呼吁伙伴一起抵制。如此,她不仅保留下一双“天足”,也为日后在妇女放足运动中现身说法奠定了基础。

郭隆真同哥哥一样进入私塾学习,小学毕业后协助父亲在家中开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学校。极富冒险精神的郭隆真将名字“淑善”改作“隆真”,寄托“从落后中隆兴崛起,勇敢追求真理”的愿望。1913年,经县政府举荐,办学有功的郭隆真考入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接受更加开明的教育。

四年后,郭隆真回乡假意履行一场家族婚约。她先是与男方确定“坐亮轿、穿便装、亲自写结婚祝词”的约法三章。但在婚礼现场,一身学生装的她当众表示将“再赴天津读书,以振家乡教育事业”,然后转身离去,自此终身不嫁。这种毅然摒弃封建教条的抗婚举动震惊了整个大名县。多年以后,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谈及此事,评价其体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反抗精神”。

五四运动时期,郭隆真饱读《新青年》《敬业》等进步刊物,并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积极探讨国家大事和妇女问题,组织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并提出“爱国不分男女、救国不能后人”的鲜明口号。郭隆真因此三次入狱却始终愈挫愈勇,逐渐成长为出色的妇女运动领导人。

第一次被捕时,郭隆真就意识到基于崇高信仰的强大凝聚力才是爱国运动制胜的关键。出狱后,她与周恩来等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商议成立核心团体“觉悟社”,同时出版《觉悟》刊物……波澜壮阔的北方革命大潮中,郭隆真以优秀的组织能力发挥着先锋作用。

1920年年底,觉悟社安排郭隆真赴法国勤工俭学,探求救国之道。位于巴黎郊区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周恩来介绍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奉调回国后,郭隆真借用“国民党北京妇女部委员会委员”的公开身份在北京西郊香山慈幼院展开革命工作。第二年遂创办党的地下活动机关“缦云女校”,同时编写进步刊物《妇女之友》,以期唤醒沉寂中的广大妇女。期间,郭隆真在掩护其他同志撤退时再次被捕。被营救出狱后,党中央派她到哈尔滨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厂,配合当地反裁工斗争的工人运动,进而建立起由共产党人控制的工人委员会。

上个世纪30年代,郭隆真先后化名为“张李氏”“张马氏”等进入青岛的工厂做工,用上海工人大罢工的事件启示爱国工友,传播革命思想。经过不懈努力,青岛的革命形势得以恢复,进而迅速成为全国工人运动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1930年11月2日,郭隆真不幸被捕,后被押解至济南。面对种种“生”与“自由”的诱惑及酷刑逼问,郭隆真始终咬定八个字:“宁可牺牲,绝不屈节!”临刑前,37岁的郭隆真仍旧高昂着头。

郭隆真的一生,正如其革命密友邓颖超的评价:“持有火一样的热情,敢爱敢憎,爱憎分明。”

郭隆真(1894-1931年),北方妇女运动先驱者、工人运动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邓颖超刊物爱国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刊物贺词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