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信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09 03:05张锐蔡红波
中国信息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节点区块

张锐 蔡红波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经分析,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刚好与我国社会信息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度一致,为此,本文提出建设以中心化网络和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并存,信用私有链为主、联盟链为辅的一体化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为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水平提供了思路。

一、区块链技术发展及特点

(一)区块链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2008年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发表了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提出以区块链作为支持数字货币的技术构想,标志着区块链技术的起源。目前,已经历了三代发展,第一代以比特币为代表,引入了挖坑(工作量证明)概念;第二代以以太坊、超级账本、Ripple等为代表,强化了职能合约、安全性、隐私性和准入制度等;第三代以IOTA为代表,具有无区块、无链、免许可、抗量子攻击等特性。区块链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体系的不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又划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区块链技术被缺乏信任机制的互联网广泛追捧,主要归功于该技术的特点:一是去中心化,摆脱中心点控制,并解决了单点故障的问题;二是分布式数据存储,每个节点存储相同信息,解决信息篡改问题;三是共识机制,解决记账(信息确认)的有效性;四是非对称加密,解决信息的授权使用和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问题。其他诸如开源代码、P2P网络、信息溯源等特点也有效促进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信用信息管理现状及问题

信用信息分为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主要分布在人民银行建立的全国征信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国家部委业务系统和各级地方政府主导建立的区域信用平台(系统)中,市场信用信息则散落在市场主体各自的业务系统、信用中介机构的服务系统、互联网公司的交易系统中。由于信息分散、管理模式各异二者基本很难实现有效互补。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归集(采集)难,由于各类系统建设的主体、目的、应用范围等不一致,导致分散在其中的信用信息“孤岛”、“烟囱”现象还很普遍,无法实现有效集中。二是共享交换难,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别是一些地方信息化水平不高,信用信息应用还存在线上线下发展不平衡、覆盖领域不广泛,难以共享。三是管理效能低,管理各类信用信息的机构众多,特别是市场信用信息更新机制不统一,在实施信用监管、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活动时,难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四是融合应用难,信用信息不全面,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对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判别。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一)信用链架构设计

为解决现有信用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以中心化网络和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并存,信用私有链为主、联盟链为辅的一体化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1.构建中心化网络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管理

与国外信用建设不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共同牵头,涵盖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方面,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按现行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建立全国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区域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进各层级信用信息应用。人民银行按《征信业管理条例》负责金融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国家各级机关将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社会信用信息按规则报送至对应层级信用平台集中管理,以中心化网络设计确保了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构建去中心化网络实现市场信用信息管理

市场主体在经济交易和社会交往中将产生大量市场信用信息,一般是由市场主体主动授权给交易平台使用,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公司、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或其他组织,这些信用服务机构和组织,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按相应规则与各级公共信用服务机构进行信息共享交换。采用联盟链式的去中心化网络,相关机构或组织组成信用链联盟,约定信息确认规则,如权益证明共识机制,避免以公有链工作量证明确认信息的复杂性。同时,由于联盟链各方为相关利益体联盟,是相互信任的节点,无需重复进行身份确认,降低各节点认证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中心化网络和去中心化网络混合应用,构建以国家信用平台为中心横向与国家部委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系统相连,主要实现信用信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如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交通运输、拖欠农民工工资、环境保护、违规抵押已售房屋、文化市场、逃税骗税、安全生产、质量违法、食品药品安全等活动的激励与约束;纵向与各省(市、自治区)信用平台、区(县)信用平台相连,主要实现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异议处理、信用修复、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等功能。构建以各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市场信用服务机构各方参与的去中心化网络,主要实现“信易+”场景的培育和市场推广应用,让全社会充分共享信用红利。

(二)信用信息管理機制设计

为确保信用主体的权益,信用信息管理至少要实现三个功能:一是当信用行为发生时,确保信用信息能及时归集(采集);二是当信用主体信用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对信息进行更新,也称为信用修复或异议处理;三是当记录的信息错误时,应保障主体的遗忘权,即对错误信息进行删除。

1.以信用链解决信用信息更新

区块链时间戳是解决信用信息更新及时性、一致性最好的方法。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化网络中引入区块链时间戳,将每条信用信息按产生时间形成链条(私有链)储存在公共信用服务机构中心节点中,一旦有新的信用信息产生及时加入中心节点信息链,实现信用信息账本统一管理。市场信用信息在联盟链中将信息按时间戳在去中心化网络中广播,由联盟成员中推举(投票产生)的认证节点进行信息确认上链(联盟链),确保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以信用链副本解决信用状态更新

信用信息的修复、异议处理等对信用主体失信行为的救济措施不是对原有信息的删除或更改,而是在对应失信行为信息上叠加修复信息,市场主体在使用过程中既能查询原始行为信息也能看到改正的行为信息,形成对主体的全面判断。在网络中设置专用的副本节点用于存储整个区块链的检索信息和后期发生行为变化区块对应的叠加信息,在使用时按副本节点时间戳顺序展示即可。

3.以认证节点特权保障主体遗忘权

区块链形成后每个区块是不能被删除和篡改的,本文在构建信用信息私有链和联盟链过程中,设置了以公共信用平台为中心的账本控制点和信用联盟推荐产生的市场信用信息认证点,二者具备高度的信息控制特权,当确认错误信息确实由联盟成员节点产生,则通过相应机制或规则在副本节点中对相应检索进行更改或删除,使其他节点在查询使用时无法使用。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网络、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现有多项技术的集合应用,其本身运行机制和技术还不成熟,世界范围内还在广泛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将该技术应用于信用信息管理还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一是需要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管理标准,确保各节点上链信息表述一致性;二是加大投入开展相关算法研究和区块链技术人才储备,确保技术的可行性;三是授权相应组织或机构实施信用链管理,确保主体的合法性;四是鼓励信用服务机构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公司、行业组织等市场信用服务机构开辟信用信息应用场景,提高信用红利的普惠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节点区块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区块链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