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兽研:在科技攻关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2021-02-09 08:19张晓鹏
新青年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牛瘟禽流感兽医

张晓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简称“哈兽研”)建于1948年6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间最早的自然科学研究所之一。1947年冬,党中央派时任延安光华农场场长的陈凌风同志到哈尔滨筹建家畜防疫所(哈兽研的前身)。据陈凌风同志回忆,成立这个所有两个目的:一是支援解放战争,二是助力新中国建设。带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哈兽研每一步的发展,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和国家的战略需求息息相关:20世纪下半叶,哈兽研为我国消灭牛瘟、牛肺疫,根除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等重大动物疫病作出了决定性的科技贡献,有力支持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21世纪以来,哈兽研在禽流感研究和防控领域作出了杰出的科技贡献,在非典防治科技攻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哈兽研承担了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攻关的主力突击重任,为新冠肺炎联防联控作出了科技贡献,为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事业、捍卫国家生物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坚强科技保障作用。

科研人员采集病料

牛瘟历史悠久,在地球上肆虐几千年,流行危害遍及欧、亚、非洲。中国在东汉时期即有牛瘟流行记载,历史上有超过2亿头牛死于牛瘟。哈兽研建立后,自1949年初开始,陈凌风、袁庆志、沈荣显等第一代哈兽研人创建了抗牛瘟高免血清快速制造方法,创制了牛瘟兔化毒疫苗和绵羊化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至1953年,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牛瘟疫情已被消灭,但青藏高原牦牛牛瘟仍在流行,许多牧民因整群牛死亡而赤贫如洗,无以为生。1953年,沈荣显等人受农业部派遣,带着牛瘟疫苗登上青藏高原。他们在3年的时间里给几十万头牦牛接种了疫苗,并在西藏、青海等农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1956年,我国彻底消灭了牛瘟。这是新中国消灭的第一个动物疫病,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消灭的动物疫病。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因消灭牛瘟而减少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仅用7年时间便在中国消灭了肆虐几千年的动物疫病,这是新中国畜牧兽医领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助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迅速恢复。

马传贫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苏联传入我国,给我国的养马业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创。当时,由于我国骑兵数量较多,马传贫也因此成为国防安全上的重大隐患。马传贫的病原与艾滋病病毒同为慢病毒,国际学术界认为很难通过免疫防治该病。由于马传贫严重危害国际赛马业发展和农业生产,许多国家虽试图研制出预防该病的有效疫苗,但却始终一无所获。沈荣显院士等哈兽研老一辈科学家敢为天下先,历时二十余年,创制了世界第一个成功应用的慢病毒疫苗——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1976年起,共免疫接种七千余万匹马,有效控制了马传贫。这一重大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据有关部门统计,马传贫疫苗应用10年间共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5亿元。根除马传贫不仅巩固了国防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生产,而且提升了新中国兽医科技的国际地位。到目前为止,马传贫疫苗仍然是世界上慢病毒病的唯一有效疫苗。

哈兽研研究所主楼内部

禽流感属A类传染病,是一种毁灭性疾病。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频频发出警告:一旦病毒发生变异在人际间传播,将会危及千百万人的生命。阻击禽流感,研发出新型高效的疫苗是重中之重。2004年,陈化兰院士领衔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科研人員深入疫区,埋头实验,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创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H5N1禽流感疫苗,并及时投入生产应用,在50天内控制住了疫情。迄今为止,该疫苗已在国内外应用二千四百多亿剂量。2013年,实验室又第一时间确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动物宿主源,为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他们研制的H7N9疫苗2017年在全国投入应用,有效阻断了禽和人的病毒感染。这些成果的应用有效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H5禽流感新型疫苗的创制与应用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哈兽研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控,有力助推了“政府主导、群防群控、科技支撑”的国家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使兽医科技走上国家舞台,进入公共视野。

自成立以来,哈兽研人心中始终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国家的需求是第一要务。回顾哈兽研73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哈兽研人身上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为国家坚守、为事业安身、为人民立命的科研品格、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这是哈兽研得以发展的根本,也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写照。

(编辑·杜金莹)

猜你喜欢
牛瘟禽流感兽医
我是兽医志愿者
随文明而来的病毒,人类只成功消灭过两种
牛瘟病原分析及其诊控方探讨
兽医改行搞发明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动物园兽医
国际组织近期加速推进牛瘟病毒销毁进程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