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闪耀的星!

2021-02-09 08:19共青团中央
新青年 2021年12期
关键词:顾诵芬气动力二等奖

共青团中央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提起歼教-1、歼-8、歼-8Ⅱ,军事迷们都不陌生。这几款在我国航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飞机,都是由顾诵芬主持设计的。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的名字取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名句。

1930年,顾诵芬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但儿子没有继承父亲衣钵,却和飞机结了缘。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专业后,顾诵芬参加工作接受的第一项挑战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随后他又主持了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顾诵芬是我国航空领域唯一一位中科院和工程院“双院士”,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核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从其它专业中抽调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

1960年,工程编号为“200”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基地动工兴建,坐落在北京郊区的燕山脚下。

此后,“200号”成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代名词。

1985年,王大中担任该院院长。王大中做出了重大战略性选择: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以及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

这个选择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

1994年,王大中迎来一个新的身份——清华大学校长,开启了另一段精彩人生。

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目的是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王大中和领导班子在清华重点支持生物和生命科学学科,并注重发展基础研究。如今,清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项事业不断呈现新面貌、焕发新气象。

一代代科學家苦心钻研、执着求索,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向他们致敬!

(编辑·李军)

猜你喜欢
顾诵芬气动力二等奖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飞行载荷外部气动力的二次规划等效映射方法
专题·融媒瞭望哨
侧风对拍动翅气动力的影响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高速铁路接触线覆冰后气动力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风力机气动力不对称故障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