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邯豆12 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1-02-10 02:45王涛郭海萍王旭武西增周敬霄肖付明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夏播花叶病毒株系

王涛,郭海萍,王旭,武西增,周敬霄*,肖付明*

(1.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2.石家庄市藁城区种子产业总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2160)

近年来,随着大豆加工业的迅速发展[1],导致我国大豆需要长期进口[2],大豆已成为我国贸易额较大的农产品之一[3~5]。加快培育优质大豆新品种,对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地处黄淮海流域,是我国大豆主产省份之一[6~8],培育适宜该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10]。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豆25 为母本[11]、中黄14 为父本,利用系谱选育法通过人工杂交成功选育出大豆新品种邯豆12。该品种2018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80004)。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来源

母本为豫豆25,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研究所选育。该品种生育期102 d,株高80 cm,底荚高21.6 cm,百粒重18.8 g,子粒蛋白质含量46.3%、脂肪含量17.1%,具有落叶性好、抗病抗倒等特点。

父本为中黄14(中作92124),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该品种早熟,夏播生育期94 d,株高 65 cm,百粒重 18 ~20 g,子粒粗蛋白含量40.8%、粗脂含量21.1%,具有成熟不裂荚、抗倒伏等特点。

1.2 选育过程

2007 年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附属试验场试验基地以豫豆25 为母本、中黄14(中作92124) 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得到F1。

2008 年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附属试验场试验基地种植F1,去除伪杂交种后全部收获,得到F2。

2009 年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附属试验场试验基地种植F2,以株型好、结荚密、子粒商用性好、抗病、抗倒等为育种目标,选择优良单株摘荚,得到F3。

2010~2012 年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附属试验场试验基地种植F3,以选优良单株种植株系为选育目标,株系383(系谱号为0764-0-4-2)表现优异,全部收获。

2013~2014 年参加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品比试验。

2015~2016 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组区域试验。

2017 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组生产试验。

2018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80004),定名邯豆12。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邯豆12 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圆叶,紫花,灰毛;夏播平均生育期107 d,株高68.5 cm,底荚高16.6 cm 左右;主茎节数15.6 个,单株有效分枝2.1 个;单株有效荚46.6 个,单荚粒数2.2 个,百粒重23.0 g;种皮黄色,种脐浅褐色;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

2.2 产量表现

2.2.1 品比试验 2013~2014 年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品比试验,2013 年邯豆12 平均产量为4 012.05 kg/hm2,较对照邯豆5 号增产9.66%;2014 年邯豆12 平均产量为3 708.75 kg/hm2,较对照邯豆5 号增产15.80%。

2.2.2 区域试验 2015~2016 年河北省夏播大豆组区域试验,2 a 邯豆12 平均产量为3 099 kg/hm2,较对照冀豆12 号增产3.5%。其中,2015 年平均产量为3 070.5 kg/hm2,较对照增产3.2%,居13 个参试品种第7 位,增产点次率为88.89%;2016 年平均产量为3 127.5 kg/hm2,较对照增产3.9%,居10 个参试品种第4 位,增产点次率为75%(表1)。

2.2.3 生产试验 2017 年河北省夏播大豆组生产试验,邯豆12 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3 235.3 kg/hm2,较对照冀豆12 增产5.8%,居5 个参试品种第1 位(表 1)。

表1 2015~2017 年河北省夏大豆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邯豆12 的产量表现Table 1 Yield performance of Handou 12 in the summer soybean group of regional tests and production test in Hebei from 2015 to 2017

2.3 抗病性

2015~2016 年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对邯豆12 进行花叶病毒病3 号株系、花叶病毒病7 号株系接种鉴定,结果显示,2015 年该品种的病情指数均为0,2016 年花叶病毒病3 号、7 号株系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3%和67%。邯豆12 中抗花叶病毒病3 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7 号株系。

2.4 品质

2016 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邯豆12 进行品质测定,该品种粗蛋白(干基) 含量为41.52%,粗脂肪(干基)含量为19.44%。

2.5 适宜种植区域

邯豆12 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选地

播种地块应灌溉便利,地势平整,肥力均匀,未发生过大豆孢囊线虫病,连续种植大豆不超过2 a。

3.2 播种

麦收后及早播种,适宜播期为6 月上中旬,最晚不超过6 月底。底墒不足时需造墒或播后喷灌。播种深度3 cm 左右,适宜播种量60~75 kg/hm2。结合地力情况,一般留苗密度19.5 万~22.5 万株/hm2,水肥条件好宜稀,反之宜密。条播行距40~50 cm 为宜。及时间苗,保证苗匀、苗壮。

3.3 肥水管理

生育期内遇旱,应及时浇水。花荚期如雨水较多,可喷施少量大豆生长调节剂,以防倒伏,有利于花荚形成。鼓粒期如遇脱肥早衰,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硼、锌微肥等,以促进株壮、叶绿、荚多、粒饱。

3.4 病虫害防治

大豆田间害虫主要有蚜虫、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大豆食心虫、金龟子、豆秆黑潜蝇、豆天蛾、豆荚螟、盲蝽蟓、点蜂缘蝽等,病害主要有大豆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等。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可用20%吡虫啉可溶剂喷施,防治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 对水750 kg 均匀喷施,防治豆天蛾、造桥虫等害虫;用1%阿维菌素乳油2 000~2 500 倍液喷施,防治豆秆黑潜蝇、食叶害虫;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600 mL 对水450~750 kg、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 倍液均匀喷施,防治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等;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 倍液均匀喷施,防治点蜂缘蝽。

3.5 适时收获

植株叶片脱落、豆荚有响声时即可收获,收获期一般为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

猜你喜欢
夏播花叶病毒株系
中椒1615 号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及其致病性分析
西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祥云县夏播鲜食蚕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1个玉米新品种(系)夏播对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