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育英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北京探索

2021-02-11 08:19马可
中小学管理 2021年11期

马可

摘要北京市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并逐渐构建起面向少数超常儿童和大多数普通中小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体系,形成一些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实践经验。当前,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仍面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缺乏对项目的长期跟踪研究等现实挑战。今后需在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政策精神背景下,从坚定正确育人方向、尊重引导学生需求、推进大中小学衔接等方面着手,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英才教育;超常教育;翱翔计划;雏鹰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11-0018-04

科技创新,人才为重。当前,国际国内关于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教育肩负的重要时代使命。由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因此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设计安排。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就以北京市第八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八中”“人大附中”)开展的智力超常学生培养实验为主要标志,开启了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并持续至今。进入新世纪,北京市又通过实施“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项目,开展面向普通中小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在长期的探索中,北京市逐步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思路,提炼出一些普遍规律,实践经验也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在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政策精神背景下,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进行认真审视、思考和谋划尤为必要。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北京市不仅关注超常儿童的发现与培养,更追求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具有分层分类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框架体系。

1. 针对少数智力优秀学生开展超常儿童培养实验

一是部分中小学校的实践探索。北京八中于1985年创办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简称“少儿班”),2010年又设立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简称“素质班”)。其中,“少儿班”用5年实施小学五、六年级和初高中学业培养,“素质班”用4年实施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学业培养。[1]人大附中从1985年起开始超常儿童培养实验,在全市选拔具有超常潜质的10岁小学生,用4年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3年的教学任务。[2]此外,北京育民小学、北京育才学校、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等也曾开展超常儿童培养实验。这些学校通过多年的实验探索,基本形成了超常儿童的甄别和培养机制,如课堂教学强调思维训练,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等。

二是市级层面整体凝练提升。从2010年起,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领域启动实施了六项为期三年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中引人瞩目的一项。该项目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针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按照“整体设计、链环实施、校本自主、抽离加速、多方参与、协同创新”的原则,设立“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研究”“翱翔计划和雏鹰计划”“海淀改革实验协作体”“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研究”四个项目组,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衔接的培养机制,开发了一批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建立了中小学和高校、科研机构支撑合作的工作推进机制。

2. 面向普通中小学生开展分层培养项目

面向普通中小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大致包含如下项目。

一是面向普通高中生实施“翱翔计划”。“翱翔计划”为具有一定创新潜能的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在常规学校教育之外的适合其成长需求的教育,让其经历科研过程,感受科研精神,获得科研熏陶,實现个性化成长。“翱翔计划”不以智商测试或考试成绩作为选才标准。项目采用跨校培养、科教合作的方式,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截至2021年,“翱翔计划”总计在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领域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3所高校建立实践基地,面向学员开放160余个高校实验室。近300位高校专家(包括30余位院士)深度参与培养了2000多名翱翔学员,形成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3]

二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雏鹰计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北京市教委联合市科委于2010年实施“雏鹰计划”,动员科技专家团队与有需求的中小学校“联动捆绑”,把中医药文化、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教育课程,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借助“雏鹰计划”,中小学校师生走进中国科技馆、首都博物馆等场馆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探寻利用场馆和实验室资源开展教学的有效路径。

三是在普通高中开设特色实验班。进入新世纪以来,为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路径,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北京市教委批准部分普通高中校开办了一批特色实验班,包括北京四中的“道元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理科实验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钱学森班”、北京十一学校的“科学实验班”、北京一零一中学的“人文实验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实验班”等。这些特色实验班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质上是为不同群体的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北京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基于一些现实挑战形成了如下思考。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围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目前的有关实验项目都在理念上注重强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但在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环节,更多还是基于智力优势进行设计安排,希望通过缩短学制、加速培养来凸显成绩。家长和社会也更关注学生的升学出口,甚至一部分学生参加有关项目就是为了额外“加分”,为上“好大学”做铺垫。不少家长也将超常教育作为孩子进入优质名校的捷径,不管孩子是否具备条件,都报名参加甄选,甚至形成“万人海选”的场面,引起舆论哗然。此外,还有培训机构借机推出超常教育入学训练课程,炒作教育焦虑。这些做法都歪曲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设立的初衷,也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效。

2. 缺乏对项目的长期跟踪研究

就目前来看,对于参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的学生的后续发展关注与研究非常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前还没有形成大中小学衔接的培养机制,基础教育阶段更多关注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情况,而高等教育阶段在学生录取后基本上另起炉灶培养;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以及取得科研成就的情况,也缺少相关统计和分析。以参加超常教育实验班的学生为例,这些学生高中毕业后普遍升入国内外知名高校,但他们后续能否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和人类科技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目前还缺乏权威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跟踪研究,由此无法从全局角度观察、反思和改进项目培养工作。

3. 在落实教育公平方面易受质疑

公平和质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主题,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也要放到这一大背景中考虑。超常教育目前引起社会热议的最大问题是受益学生面太小,[4]优质教育资源高密度投放到一小批学生身上。因此,既要坚持因材施教,为超常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又要为具有浓厚科研兴趣的普通学生提供发展空间;还要坚持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工作未来还需要统筹兼顾。

4. 社会舆论引导仍存在偏差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是先天身心素质、后天适当教育以及自身奋斗钻研相结合的结果,是一个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长期的实践表明:超常儿童智力优越,未来更可能在科研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但并非一定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在儿童时期也不一定都表现为智力超常,两者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但在现实中,个别超常儿童在升入大学、进入社会后因为人格缺陷,陷入人生困顿,个别自媒体为吸引眼球对此进行片面报道,扭曲和消解了超常教育的本来面目和正面成效。同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的实施也容易与当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恐慌、“剧场效应”的教育内卷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社会对于这类项目的态度和看法缺乏客观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善、教育理念的更新、政策经费资源的持续投入,也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认真体悟和个性指导。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要求的大背景下,建议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 坚定正确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育人方向无论何时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此外研究表明,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同时要具有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坚韧不拔等良好个性品质,这些品质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因素。智力超常只是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而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仍需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进步。

2. 尊重引导学生需求,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实践证明,智力超常学生不一定都适合接受超常教育,因此学校和家庭要提供学生选择做幸福普通人的机会,这样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智力超常学生中还存在个别的偏才怪才,他们对某一领域具有浓厚兴趣或发展异于常人,对此我们要学会辩证看待:一方面应该尊重他们的兴趣,支持他们的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要打好共同基础,不能让他们在个性和基本素养方面存在残缺,避免让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

3. 推进大中小学衔接,强化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系统性

研究发现,在超常儿童能力由潜能→能力→专长→卓越发展的各个阶段,适当的外部支持和持续的能力实践非常必要,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重视,协同完成。[5]在此过程中,作为基础教育的出口,大学对于中小学培养项目的认可和衔接最为关键。然而目前,学生在培养项目中的经历仅在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中能够起到一定作用,未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衔接方面,仍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强化。

4.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保障项目科学有序推进

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尤其是超常教育的学校一般为优质名校,社会关注度高,在当前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背景下,这类培养项目在招生方面具有极大吸引力。为此,学校要规范实验项目招生工作,严格纪律,科学组织,坚决杜绝借选拔实验为名、行掐尖拔苗之实的违规行为。同时,由于超常教育面向少数学生,其招生、培养和评价机制与面向一般学生群体的有所不同,因此要坚持审慎态度,在开展新的培养项目、扩大现有项目实验范围时要充分论证,科学研判,避免由于贸然扩大项目而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甚至拔苗助长伤害一批学生。

5. 设立专业机构部门,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培养合力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横向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纵向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在培养效果追踪和评价方面更要放眼学生的长远人生。基于此,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区域的资源和力量都无法满足需求,这也是已往培养探索中存在的短板。为此,建议在省级甚至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通过系统谋划设计,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打通学段之间的阻隔,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培养、管理、评价、追踪和改进方面潜下心去,持续用力,以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6. 大力落实教育公平,让城乡学生共享成长的喜悦

长期以来,北京市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让不同学生群体拥有公平的起跑線。但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了部分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力度和水平。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设计安排上,要兼顾不同学生特别是处境不利学生如农村困难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予以政策、资源、经费、机会等方面的倾斜,让所有学生能够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充分成长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程念祖.研究 探索 实践—北京八中超常教育30年文集之科研篇(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76-82.

[2] 高江涛.埋下种子 绽放未来—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经验集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7.

[3] 方中雄.北京“翱翔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小学管理,2013(11):7-10.

[4] 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J].教育研究,2012(11):28-35+67.

[5] Subotnik R F,Olszewski-Kubilius P,Worrell F C. A proposed direction forward for gifted educa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J]. Gifted Child Quarterly,2012(56):176-188.

(编辑 王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