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节面临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2021-02-13 06:09董天然
关键词:艺术节艺术文化

董天然

(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20 )

艺术节是一种典型的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内容,将各类文艺演出、艺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品交易等相关艺术活动集于一身,具有相对固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具有一定的组织原则和运作方式的现代节庆活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节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提高大众艺术欣赏水平、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艺术节在建构城市形象、塑造文化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旅游业等推动城乡建设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主题的艺术节在世界许多城市和地区不断出现并快速发展。国内许多艺术节在经过了快速发展之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对当前我国艺术节发展的环境、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过分析与阐释,尤其是在我国艺术节如何借鉴西方艺术节的经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国内学者对艺术节的研究热情与日俱增,但我国的艺术节发展呈现出“实践走在理论之前”的特殊文化现象,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随着国内艺术节的不断发展,如何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艺术节成为当下理论界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考量,本文拟结合时代特点、本土文化,对我国艺术节既能够较好地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节日的成功经验、又能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节日的现代优长,从而打造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艺术节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我国艺术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中国与世界打开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大门,也随之迎来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节的大发展。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的艺术节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艺术节在经过了大发展之后,也部分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因此,要破解当代艺术节发展的瓶颈,需要我们把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查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首先,经济态势对艺术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艺术节的经济属性被过分凸显不仅在中国有所表现,而且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艺术节发展的普遍问题。这种情形随着近两年来新冠疫情的蔓延表现得更为普遍,疲惫的经济态势与蔓延的疫情相迭加,使艺术节的举办雪上加霜。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9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将以3%的速率稳步增长,但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加,全球经济增长非常不平衡。(1)《联合国发布〈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903/20190302839808.shtml,2019年3月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0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正从危机恢复,但未来将面临漫长、不均衡且高度不确定的艰难爬坡之路,并呼吁世界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性复苏。(2)吴乐珺:《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呼吁——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5日。近些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和脆弱性不断凸显,经济复苏在艰难曲折中缓慢进行。与此同时,艺术节的举办又离不开经济基础作支撑,离不开资金和经费的支持。客观地说,艺术节经费来源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分别来自政府、基金会、社会赞助和捐赠以及自身经营等,当全球经济呈现低迷态势之时,势必会对艺术节的发展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对运作资金及艺术节消费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其次,呈现“多而不精”“多而不强”的尴尬局面。自20世纪下半期开始,艺术节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当世界各种文化在便利快捷的信息传播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借鉴、从而融合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文化时,文化的同质性也潜行于世界各个地域之间。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之下,当代艺术节的同质化问题凸显在多个方面,体现在艺术节整体风格的雷同,如办节模式的千篇一律、节目内容的如出一辙、主体精神的缺失、顶层设计的缺乏,显现出“多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尴尬境况。

第三,艺术节的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艺术从来不是用作孤芳自赏的,艺术节也是如此。只有提高公众对艺术节的参与度,才能使艺术的审美、娱乐、教化等社会价值得以体现。作为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的成果汇聚,艺术节是为大众服务的,其最重要、最广泛、最根本的受众是人民大众。因此,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广度和深度,是评判一个艺术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艺术节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公众参与度已成为多国艺术节非常重视的指标。从公众参与度这一重要指标来看,我国艺术节尽管也重视公众的参与度,但从实际情形来看,收效不是太明显。具体说来,公众对艺术节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艺术节本身而言,一是艺术节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艺术节对观众所设置的“门槛”需要进一步降低。艺术节公众参与度的提高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只有使艺术节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稳定的深度关系,让大众参加艺术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艺术节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挥和彰显。

二、我国艺术节发展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高度重视,给予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艺术节的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但是,面对艺术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加以剖析研究,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我国艺术节的健康发展。

首先,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艺术节的健康发展,这是我国艺术节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艺术节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经费来源方面;二是表现在收支状况方面。能否维持收支平衡是关系到艺术节能否长久、持续地走下去的重要问题。如新加坡艺术节的运作经费是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对于这类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艺术节,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若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就会削减艺术节的经费补助,艺术节的财政收支将直接受到冲击。政府对艺术节的经费支持力度的下降,将极大地挑战艺术节的自我生存能力。对于以艺术节基金会、社会赞助和捐赠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艺术节来说,经济的不景气将直接对企业和投资者造成冲击,从而影响对艺术节的赞助投入。近些年,艺术节自身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越来越成为其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之下,失业率、个人收入波动等问题会影响观众对艺术节的文化消费,进而对艺术节的票房收入、周边产品的销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英国节日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因为经济影响而减少参加艺术节次数的人数在不断波动中有上升趋势,而表示未受到经济因素影响的艺术节观众比例则呈下降趋势。作为艺术节相当成熟和发达的英国,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减少了参加艺术节的次数,也就意味着降低了对艺术节的文化消费。艺术节作为当代社会典型的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业,其繁荣发展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中国经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为数不多的实现了正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但艺术节的举办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节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但这也说明,艺术节如果过分凸显经济因素,必然会随着经济的起伏而起伏。

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作支撑,任何艺术节都难以有效地开展起来。这种情况在国内艺术节“粗放式”经营的早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国内某些地方把举办艺术节当成求利跳板,打着艺术节的旗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层出不穷。这便使得艺术节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地确立起来,相反,一些主办单位之所以热衷于举办艺术节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如此来说,这样的一些艺术节本身并不是应“艺术”而来的,而是应“经济”而来的,其经济属性成为艺术节最重要的属性。当然,随着各地经济跃升到一个新层级,各地举办艺术节时开始关注艺术节的艺术本性了,但相对来说,有些艺术节还没有真正回归于艺术本体,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其次,全球化影响下国内艺术节的“同质化”,艺术节不“艺术”,则成为我国艺术节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城市,不仅是现代艺术节的发源地、发生地,而且是艺术节不断得以发展壮大的根基和保障。当今社会,艺术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吸引力也形成了其与城市文化之间多方面、多角度的双向互动。一个成功、优秀的艺术节确实能为举办地吸引大量的观众,促进当地旅游、商贸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城市文化消费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打着“艺术节”的名号举办各种节事活动,过分注重其商业性和功利性,而忽视了其“艺术性”。艺术节的举办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原则和规律来进行。更重要的是,艺术节举办的初衷和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而非促进地区经济的需要。艺术节之所以称之为艺术节,就是因为不论它对城市发展、经济增长起着多大的积极作用,艺术性永远是艺术节首要的、最重要的属性。

但是,过分凸显艺术节的功利色彩导致并加重了艺术节的风格雷同、格调不高等问题。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核心内容,艺术节的举办也应当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发展。然而现实境况是,许多艺术节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状况:一样的风格,一样的形制,一样的内容。墨尔本国际艺术节总监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前任总监约翰逊·迷而斯在谈及当今艺术节同质化问题时表示,当他前去参加悉尼艺术节和新加坡艺术节的时候,竟然惊讶地发现可以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艺术节上看到爱丁堡艺术节的影子。规行矩步、如法炮制出来的艺术节,不但失去了艺术创新的意义,而且会使艺术节整体格调不高。对于艺术节而言,格调的高低是决定其能否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关键。可是,有些艺术节却急功近利,为了所谓的“政绩工程”靠损害文化资源、扭曲艺术的本质来“无中生有,瞎编乱造”,抛弃了艺术节最根本的宗旨和目的,更毫无格调可言。文化的全球化,艺术节的同质化,使越来越多的艺术节陷入盲目跟风和模仿的漩涡,缺少主体精神的引导。在接受所谓“新潮”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远离或无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2009年10月,在第11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高峰论坛上,国际演艺协会主席、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总裁、亚洲表演艺术中心协会主席本森·潘传顺提出了文化的同质化将会导致“悲惨世界”的观点,并且认为需要通过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来阻止文化同质化的侵蚀。他指出:“我们的艺术是我们身份的一种象征,它必须跟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的城市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它不应该很容易就被另一个城市所同化。如果大家都变得一模一样,那将是一个悲惨世界”(4)张裕:《国际演艺协会主席在艺术界论坛上指出 文化同质化将导致“悲惨世界”》,《文汇报》2009年10月20日。。他以新加坡为例,很多年轻人对诸如传统民谣、民族乐器等一些本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其实,这种现象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中国也是如此。

第三,对艺术节内在规律把握不够,尤其是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这是我国艺术节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对艺术节的内在规律缺少理论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艺术节循着健康的路径向前发展。客观地讲,西方的现代艺术节不仅在实践上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而且注重在理论上加以研究,这对于我国艺术节而言,值得借鉴的经验还是不少的。相对于国内而言,现代艺术节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的许多国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因而其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更为丰富和成熟。西方国家对艺术节的研究通常基于其他学科基础之上,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文化学、营销学、城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吉本光宏受NSL Research Insitute的委托于1991年对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37个国际艺术节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他认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艺术节受到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艺术节的主题均不尽相同,因此,在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之上,不同的艺术节在选择节目内容、运营模式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各有特点,无法对艺术节作统一蓝图规划。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关于艺术节研究的相关著作,如《The Arts Festival Work Kit》(5)Pam Korza, Dian Magie, Barbara S.Bacon, The Arts Festival Work Kit,Massachusetts:Arts Extension Service,1989.,在对艺术节的管理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同时,提出了“艺术节的九大使命”的观点,对艺术节的功能价值进行了探讨。西方艺术节的理论和实践十分注重艺术节与城市之间的联结,尤其是对城市形象、城市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如奎因(Quinn Bernadette)认为,“艺术节,由于其社交性、娱乐性和交互性等内涵,再加上艺术节的‘艺术’因素,自然地成为那些形象不佳的城市用以改造自身形象的手段”(6)Bernadette Quinn, “Arts Festivals and the City”, Urban Studies,2005,No.42,pp.5-6.。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7)[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年。中阐述了如何通过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构成城市形象,并且指出,艺术节的举办使城市原有和新增的大量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鲜明的文化景观,进而重塑了城市的空间意象等。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以介绍和记录国外艺术节举办实况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较为分散地陆续刊登在国内各类报刊上,如《初访爱丁堡》(8)林海:《初访爱丁堡》,《世界知识》1979年第23期。《澳洲盛节当场观》(9)王佐良:《澳洲盛节当场观》,《外国文学》1980年第4期。《东盟首届艺术节》(10)翁文章:《东盟首届艺术节》,《世界知识》1981年第17期。《漫步西柏林艺术节》(11)萧曼:《漫步西柏林艺术节》,《戏剧报》1987年第3期。《英国厄波特里艺术节纪行》(12)吴文光:《英国厄波特里艺术节纪行》,《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等。进入20世纪以来,国内对艺术节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趋向,开始聚焦于对艺术节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方面的讨论。在理论研究方面,结合一些国际知名艺术节的成功经验,如《艺术节和城市的关系:艺术节与城市——西方艺术节的理论与实践》(13)周正兵:《艺术节与城市——西方艺术节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地理》2010年第1期。一文,立足西方艺术节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艺术节对城市的综合影响,包括宏观层面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催化,及微观层面不同类别的经济效益。《艺术节与城市发展》(14)张敏:《艺术节与城市发展》,《文汇报》2012年9月17日。等文均不程度地阐述了中国很多小城市可以借鉴“去中心化”理论模式,提出了挑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点的小城镇举办具有鲜明本土化特色的艺术节的观点。另外,《英国“莎士比亚环球艺术节”对我国艺术节运营的启示》(15)吕睿:《英国“莎士比亚环球艺术节”对我国艺术节运营的启示》,《中国报业》2013年第4期。《美国艺术节运行机制研究》(16)叶智勇:《美国艺术节运行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等论文在研究国外艺术节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国内艺术节在创意策划、运营管理、组织协调、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但对于艺术节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进行“破局”,如何在理论上厘定好我国艺术节的发展路径,学界研究尚显不足、理论引领尚显不够。

有机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标准要求较高,在果树栽培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物调节剂。有机果树施肥应该以有机肥为主,禁止使用化肥,有机肥主要选择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或沼气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液沼渣,有条件的种植户推广使用生物菌肥。

三、我国艺术节未来发展的路径

基于当前我国艺术节的基本现状,未来艺术节的发展既要避免同质化的侵蚀和影响,以自身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打造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的艺术节,同时又要与时代合拍,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遵循节庆活动和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我国艺术节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要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紧密对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全局的战略高度,制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文化,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结构性力量。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艺术节的策划和筹办,不仅要满足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以及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要对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节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也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应当是以服务于大众为根本的。从深度和广度上为大众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其未来发展中越来越凸显的重要职能。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是我国艺术节要注重国际性品牌的打造。纵观当今诸多知名艺术节,大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艺术节,其战略定位也是以打造展示民族文化精神、扩大民族文化影响为重点,致力于“国际化”的文化定位。比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阿德莱德国际艺术节”“维也纳国际艺术节”等。国际艺术节是一个面向世界开放的公众平台,它的国际性要求便注定了这类艺术节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同时,为了迎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具有国际化视角和眼光的发展战略对于国际艺术节的长期目标和发展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纽约“下一波国际艺术节”作为当今世界三大艺术节之一,其名字本身就蕴含了“最新的潮流”的意思。作为美国本土文化和前卫艺术的幕后推手,该艺术节诞生于1983年,虽然历史不长,但其凭借多元包容的节目以及面向全球的国际发展战略, 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艺术节之一。它的多元性、包容性、国际性和综合性,使之成为许多欧洲主流艺术进入美国市场的最佳平台、传统经典与前卫时尚交融碰撞的舞台,也成为展现美国文化、呈现当今世界艺术脉动的窗口。因此,艺术节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决定了艺术节在成为承载当代多元文化的同时要以国际化的眼光进行战略策划。

二是我国艺术节要设置“一高一低”的门槛。所谓“高门槛”,是指在艺术节目进行筛选时的门槛要高,即要以高水准、高品质、高要求进行节目邀请和编排;所谓“低门槛”,是指对市民百姓和观众的门槛要低,即通过推出优惠票价、免费演出或者群众性文艺活动等项目,让更多的市民可以有机会观看艺术节演出、参与艺术节活动、感受艺术节的文化氛围。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以大众文化为宗旨的艺术节,应成为我国艺术节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例,该艺术节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中外艺术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惠及普通大众、让人民群众都可以感受到文化关怀的艺术节,使之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全民节庆活动。艺术节要提高市民大众的参与度,即节目种类要丰富,要有适应多个年龄层次、身份阶层的雅俗共赏的多样性节目演出;要通过降低艺术节演出门票或进行免费展演活动,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让群众有机会接触到艺术节、参与到艺术节中来。

近些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一直推出低廉票价的活动,从而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尤其是低收入者也有机会走进剧场欣赏演出。同时,充分利用城市里的各种优势资源,将艺术节的演出节目搬到户外,如街头、公园、广场和社区,免费进行展演,让普通群众有机会参与到演出中来,与艺术家们进行“零距离”交流,真正体现出“人民大众的节日”。这种公益性质的面向大众和基层群众的文艺活动,不仅使艺术节聚集人气,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普及,对于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培养市民的审美品位,以及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气质等方面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要根植于传统文化,打造中国原创的艺术节品牌。同质化是现代艺术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型”艺术节品牌是我国艺术节在未来发展中避免同质化侵蚀的重要途径。我国未来艺术节的走向要注重“质”,而非一味地追求“量”,要打造艺术节的精品,应“科学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由批判到扬弃、由扬弃到创新创造的升华,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与民族文化自信”(17)丁燕:《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从而打造“中国原创”的艺术节标志品牌。这种独特的艺术节品牌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节内容上的特色化;二是艺术节形式上的多样化。既要创新,又要继承,即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就像说到美国,我们就会想到好莱坞电影;说到英国,就会想到重金属音乐、爱丁堡艺术节;说到韩国,就会想到肥皂剧和线上游戏;说到阿尔尼翁,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OFF“官外艺术节”;说到世界艺术的潮流和脉动,就会想到“下一波艺术节”等。以著名的“萨尔茨堡艺术节”为例,萨尔茨堡是中欧国家奥地利西部一座人口不到20万的小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城,却有着当今世界久负盛名的著名艺术节——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正是因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这座小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且被人们冠以“音乐之都”的称号。“莫扎特的故乡”这一文化资源,为最初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萨尔茨堡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这座小城又增添了更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而通过艺术节所形成的“文化之都”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不仅充分代表了萨尔茨堡这座城市的文化特点与历史文脉,而且为萨尔茨堡这座城市的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应当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作为有着丰富艺术瑰宝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来说,我国亦需要这样一个甚至是多个由艺术节打造的文化名片。合理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学习“别人的”文化不等于就要抛弃“自己的”文化,坚实地扎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保留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文化激荡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才是最重要的。以我国历史悠久的山东省惠民县“胡集书会”为例,它最初起源于宋朝,兴起于元代,兴盛于清朝,延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其举办时间在每年农历的正月,期间分为“前节”“正节”“偏节”三个阶段。(18)韩克顺:《胡集书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第57页。尤其是在正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汇集胡集镇,摆开场地、高挂招牌登场献唱,人们慕名而来听书、请书。由于正逢春节后的第一个大集,“胡集书会”曾一度成为融文化交流、艺术演出、物资交流、商贸往来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盛会。然而,近些年,“胡集书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书会节目形式和构成的局限性、表演主体说书艺人的老龄化严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等,使“胡集书会”在当代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胡集书会”亟须用现代元素将传统文化激活,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比如,可以开发“云端书会”,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建立曲艺教学公开课,借助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通过“互联网+”将书会的辐射范围扩展至更大范围。将艺术节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为打造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特点的艺术节品牌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未来艺术节的举办要通过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利用,合理借力,打造彰显中华民族审美追求和民族精神的艺术节品牌。

再次,要保持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有机平衡。随着文化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泛娱乐化和商业化成为文化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艺术节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也日渐突显。现如今经济和文化正日趋融为一体,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因此,不应将艺术节的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二者对立来看,而应寻求二者之间的有机平衡。全球化浪潮带给艺术节更大的包容空间,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艺术节呈现出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国际性的艺术节,其涵盖内容和范畴不断扩大,除了音乐节、戏剧节、歌剧节、舞蹈节等传统的艺术节, 杂技节、魔术节、木偶节以及一些新兴的媒介艺术节,如电子艺术节、动漫艺术节等,也都纳入艺术节范畴,使艺术节中的艺术门类不断增多,从最传统的歌剧、戏剧、芭蕾、音乐会,到现在的多媒体剧、电影展、美术展、图书展、视觉艺术展,等等。也正因如此,艺术节逐渐地从单纯的艺术类活动演变、发展成一种具有商业性的艺术活动。尤其是21世纪以来,艺术节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艺术节举办期间,能够对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以及交通、住宿、购物、通信等产生一系列联动效应。世界各国也纷纷意识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艺术节的商业价值的体现不仅是通过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业和文化消费的增长,而且还对国家开发文化产品的市场出口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虽然现代艺术节的起步较晚,但是“艺术节热”却成为近年来引起社会大众和媒体关注的一个现象。较之于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历史的西方艺术节,我国在艺术节相关的理论研究领域基础相对薄弱,因而当前我国的艺术节发展呈现出“实践走在理论之前”的态势。由于艺术节的实体发展过快,并且尚未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因此造成了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之下,艺术节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一些举办者完全不注重艺术节的“艺术性”,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经济效益。这类艺术节带给大众的不是艺术的气质,只有商业的庸俗,而且造成艺术节同质化现象的加剧。纵观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节,之所以一直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正是因为这些艺术节的举办不是以追求商业利润、经济利益为目标,而是以追求艺术节的高品质和高质量为目标,始终把艺术性放在第一位。比如,慕尼黑音乐节,起初只上演莫扎特和瓦格纳的作品,后来才增加了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它筛选作品的标准非常严格。直到今天,只有最优秀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艺术节进行演出。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创始人之一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曾说:“在萨尔茨堡只需要强烈的艺术感受,泛泛之作在此无安身之地。”

艺术节需要在艺术价值和商业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寻求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有机平衡。艺术诞生的根基源于人类自身的内在需求,所以,只有赋予艺术节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才能保证艺术节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倘若模糊了艺术节的本质内涵,忽略了艺术性而过分强调商业性,只是为了追求利益而盲目地举办艺术节,那么这种举办动机和目的的扭曲与偏差,会使艺术节被过度商业化,失去艺术节原本的意义和应有的艺术价值,失去持久的生命力,甚至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尤其在艺术节迅速成长为当代城市新宠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对艺术节这一文化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醒人们在举办艺术节的时候,始终不能忘记艺术节的生命之源离不开人类最原始的文化情感,艺术节的根基是人类自身的内在需求。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艺术节的资源和平台、重视艺术节的商业价值的开发无可厚非。但是,在关注和追求艺术节的商业价值之前,首先应当保证的是艺术节的艺术价值。艺术品质的保障是一个艺术节赖以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基础。由于艺术节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一些举办者把艺术节当成求利的跳板和工具,而忽略了艺术节的本质内涵和意义,使艺术节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会影响整个艺术节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找寻失落的“仪式”、铸造艺术节的精神内核。在历史的遗忘与重构中,许多宝贵的民间文化传统正在被人们慢慢地遗忘。比如,在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仪式通常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所谓仪式,其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秩序规范、和睦和谐。例如,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中,会举行祭祀祖先等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在民间庙会、迎神赛会等古代节会活动中,也会举行祭祀神灵等盛大而隆重的仪式活动;还有在岁时节令时进行的祭天祭地的仪式,等等。节庆中的这些仪式,不仅仅是节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遗资源,而且这种强烈的仪式感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正是我国当代艺术节普遍缺少的内容。

在现代艺术节中,根据不同的艺术节主题、内容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等因素,可以通过人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设计,因此仪式形式的本身如何呈现也是相当自由和多样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仪式的形式,建立起一种能够打动人、吸引人、震撼人的精神能量。不论是已经诞生的还是未来将要诞生的艺术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独特的精神灵魂。对于艺术节而言,重要的不是只把丰富多彩的节目呈献给大家,而是向观众呈现出蕴藏在艺术节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对于艺术节来说,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体验,并不单单是一种视觉体验或者听觉体验。比如,在国庆节典礼上,有时会放飞和平鸽,放飞五彩斑斓的气球,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看飞翔的鸽子和飘向空中的气球这种视觉上的享受,而是这种仪式体现一种象征寓意,象征着人们对梦想与和平的珍爱与向往。仪式价值的最终实现必须是人们的参与,在参与、观看的过程中,人们融入仪式情境中,通过仪式情境的震撼达到参与者心灵的震撼,从而抵达仪式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仪式的民族,中国的艺术节也需要建立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是封建迷信,也无关乎宗教信仰,而是艺术节所呈现出的一种文化内涵和灵魂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厚重感。

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艺术节方兴未艾之际,对艺术节未来发展之路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而言,艺术节的发展既要遵循共性、遵循艺术的规律,又要重视传统性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在避免同质性侵蚀的同时,要强调地方性,审美性、交互性这种文化背后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在发展目标上,要使艺术节不仅成为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提高民众艺术欣赏水平、丰富市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更应注重它在建构城市形象、塑造文化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旅游业等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发展原则上,秉承着艺术是创造美的手段,重视艺术节“艺术价值”的追求,以艺术性的提升作为保持艺术节生命力之本。在发展路径上,对艺术节的资源进行多元化的开发和利用,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同时,对国外优秀的艺术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倾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国际艺术节品牌。

猜你喜欢
艺术节艺术文化
遇见艺术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