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医

2021-02-21 02:46程敏王寅
医学前沿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气机中医药人体

程敏 王寅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步入中医的大门已有四年时光。回想起来,当初学习中医的初衷就是调养自己,关爱家人,把自己和家人的身心照顾好,调养好。在追梦中医的道路上,有偶然的相遇、幸运的加入,到现在的坚持不懈,一切都让人满心欢喜、心满意足。中医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与梦想当中,相信将来中医也会融入到我的血液与灵魂当中!

一、初识中医

初识中医的路程幸运而奇妙,学习中医的征程更是收获满满!初识中医,就是因为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等健康系列栏目,便开始自己买书、听百家讲坛学习翟双庆与曲黎敏教授的《黄帝内经》,逐渐喜欢上中医的神奇伟大,小小药物竟有如此功效,小小人体竟是如此奇妙,从而突发学习中医的想法。

奋起力争,我在2017年报名原云南中医学院的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同时,参加当年的成人高考,希望能从此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医世界!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我顺利通过了报名审核、考试与录取,幸运开启了中医学习的征程,在接近不惑之年重新开始自己爱好的专业学习,尝试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与经历。

当初虽然幸运地加入中医学习的队伍,但因为半路初学,没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很多概念与学术用语都不明白,有关医学临床等知识更是似听天书,每次听课只能逼迫自己强行填鸭,勉勉强强通过考试。只有在听到疏调学派学术传承人王寅教授主讲的中医临床基础知识时,才感觉逐步进入状态,激动地自告奋勇回答有关中医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问题。虽然七零八落,但还是记忆犹新,激励我继续学习。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医知识的学习中,总能收获到新知识和新发现,让我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与冲动,学习也变得轻松而美妙。并且我想,既然当初选择了中医,选择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与经历,就应该坚持不懈、勇敢追梦!

四年的學习时光充满欢喜与收获!从初识中医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中医哲学基础、到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体质学说等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知识,再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发展等中医基础理论,仿佛打开了一扇扇充满神奇与渊博的中医之门,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未知和神奇的全新世界。

中医学习,让我从不知道食物的性味与季节到明白食物的寒凉温热“四性”与酸、苦、甘、辛、咸“五味”,懂得春食芽、夏吃茎叶、秋食瓜果、冬食根最养人;从不知道药物的升降浮沉到明白药物性味的归经功效与人体内之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是相辅相成的;从不知道一年四季的二十四节气变化到明白每天十二流注的经络气血变化,感受到经络治病的神奇功效;从不知道人的生老病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到明白平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良好心态是健康生活、治病防病的重要基石。

至此,我从之前的胡吃海喝到现在的食饮有节、从之前的五谷不分到现在的关心食物生长,从之前的不知时令到现在的顺应季节,从之前的熬夜加班到现在的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从之前的不满埋怨到现在的默然欢喜,从之前的向外苛求到现在的从内修行,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有了中医!

中医已经融入到我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感悟到“中医源于生活”的博大精深和意蕴深远,更加激发了我内心渴望认识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顺应自然的求知欲。

二、坚信中医

四年的学医之路、一年多的跟师临床坐诊,让我明白了人体精、气、神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殊不知,人体之气能否运转协调、能否通达全身、能否气机顺畅,都是人体防病治病的关键环节。

精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但光有“精”还不能满足人体的生存生长需要,还需要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运行正常,即人体之气的能量运转平衡、人体阴阳的动态相对平衡,人体摄入与支出的相对平衡,只有精气、阴阳、脏腑的运转平衡、通达顺畅才能让人体具有相应的“神”---阴阳和合的能量,五行制化的动态平衡,让人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朝气,能够顺应自然的生长壮实,达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的“致中和”平衡状态,保持持续稳定的健康。

否则,人体如受到外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或人体自身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影响,或遭受到虫、兽、刀、伤等意外的伤害,就会无法抵御外邪或内患,最终导致身体走下坡路,以致生病衰亡。

其中,中医的“天人合一”是最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宏观的医学整体观,除强调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外,还特别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社会之间的密不可分、共生共长关系,从而形成了“天地人三才共生一气”的哲学理论基石。

只有人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保持人与自然界共生长、同节律,才能维护人体内部的阴阳和合与五行制化的圆融圆通,从而实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人生崇高境界。

而要实现这一境界,就需要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均衡营养的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努力实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保持淡泊名利的仁爱之心、简单生活的快乐之心、厚德载物的宽容之心,实现《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精神状态,就能形与神俱、身心合一、寿终正寝。

总之,只有人体的变化与天地之气的变化协调一致,才能做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就像天晴时人会神清气爽,天阴时人会颓废郁闷,一切都可从大自然中寻找答案,让我对大自然有了特殊的关爱与崇敬之情!

学习中医后,我学会了注意观察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虽然看不到,却可以通过天气、节令、节气等气节感知到,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云层的聚散,万里无云时气是散开的,阴雨连绵时气是聚集的,雷雨交加时气是汹涌的,朵朵白云时气是缓和的;春季的“万物复苏”,夏季的“烈日炎炎”,秋季的“秋高气爽”,冬季的“白雪皑皑”,无不反映出天地之间气的运动变化与升降浮沉。

取象比类到人体的舌诊,通过观察可以得知人体之气的运转与变化,如果舌质淡红、苔薄白,表明人体之气顺畅,气机上下通达;如果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表明人体之气阻塞,体内垃圾聚集,气机不畅,就需要调畅气机,促进机体的功能协调平衡;如果舌质深红、苔无或如镜面,表明人体津液缺乏,阴液不足,需要适当补充津液,才能达到人体气血精液的平衡通畅,保持身体的健康通达。

以上就是天地之间的气与人体之气的密切联系。除此,人体内脏腑的五行制化与天地间的五运六气也是分不开的,人体的五脏对应木、火、土、金、水,也对应着春生、夏长、长夏、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因季节不同,天地之间的气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也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人体必须智慧地遵循季节时令的变化,注意饮食起居,调养精神、适应节气变化,以达到保养体内的“精气神”、避免外邪内患的侵害、达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景。

对于人体之所以会生病无不外乎三条原由:一是外界的六淫侵袭人体,二是人体自身的七情六欲伤身,三是遭受虫、兽、刀等意外伤害,但最能伤身的还是七情六欲,因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能够直中脏腑,正如中医情绪致病论所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相应的脏受损,又会导致对应的腑受伤,以致“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导致循环受累所有的脏腑。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也如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所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所以,人体气机失调后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足以见证“调气治百病”的重要性。只有当自身能够注重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心性与修养,保持气机通畅、身心兼养,形神兼俱,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何乐而不为呢?也许,这也正是先古先贤们尊医重道、修身养性的重要原因吧。

三、践行中医

现今我已学完中医的四大基础知識(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但对中医的整体辨证施治、临床诊断、中医药方剂的理、法、方、药的体会与认知还相当欠缺,还需要不断地温故而知新和持之以恒地刻苦钻研。对此,我也心怀感恩地感谢王寅老师的谆谆教诲与传道授业解惑,引领我从中医的初学者步入中医的正道,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医的深奥哲理与智慧之光。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始终是华夏民族的保护神与守护神,虽然经历了5000年的社会变迁和文明变更,却依然光辉璀璨!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摆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规纲要(2016-2030)》以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20年以来中医药在抗疫防疫中的卓效功绩,以及后续中医药的持续介入与“清肺排毒汤”的抗疫显著成效,都预示着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已经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也必将开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激励着新一代的中医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笃行致远。

目前,虽然中医药发展中还存在人才青黄不接、“以西律中”以及中医药守正创新难等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髓内涵、经典传承,充分彰显其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能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我将以梦为马、乘风破浪,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成为努力奔跑的中医追梦人!

猜你喜欢
气机中医药人体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人体可笑堂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便携电子打气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人体运动小知识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