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地区园林树种抗风性研究进展

2021-02-21 20:30蔡锐杰陈雪萍林坤伟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

蔡锐杰 陈雪萍 林坤伟

摘要:中国滨海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受西太平洋活跃的暖湿气旋影响,台风灾害成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之一。在过去30年里,台风和风暴潮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形成的链式灾害(比如洪涝引发泥石流)影响远远大于单一灾害的叠加,对滨海地区造成的破坏程度也愈发严重。海水表面温度的升高可能导致未来西北太平洋沿岸出现更多强台风,预计到2050年,每年登陆中国滨海地区的台风频次会比2000年增多1~2个,引发的风暴潮频次也会增多0.6~1.5个。2010年以来,台风移动路径发生了新的变化:受大尺度环流的影响,中国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北,台风移动路径也相对北上,频繁登陆沿海地区。

关键词:气候变化;园林树种;抗风性;滨海地区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每年7月~9月,台风频繁袭击中国,沿海地区受灾尤其严重。虽然台风带来的降雨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强风和风暴潮也会对城市的园林树木造成破坏。因此,园林工作者需要全面思考受风灾影响频繁城市的园林树木的选择与应用问题。

一、滨海植物特点及应用

在沿海地區,土壤盐度高、沙量大以及海风中存在一定的盐度,对园艺植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海边种植的植物必须具有耐盐性、耐湿性、耐薄性、耐风性、耐干旱性、耐根性和耐生存性。通过长期观察研究、研究和分析,目前最常用的沿海园林植物类型如下:(1)小木本、大冠、橡胶冠、红象牙、鸡冠等。这些树在闽南常用,在海滨有很好的效果;红花是半个——红树,是沿海植物的优良品种,已用于园林项目,美化效果也很好;(2)灌木:鸭子木材、红木和红木是常用的树木,没有森林权,而且由于叶子的厚度,它们也可以种植在海边;特别长的沿海木材权利可用于在墙外种植沿海植物----利用生理微风法抗沙防风或花园色彩块;(3)在沿海生态项目中,鼓励利用沙土和鲸类植被,提高沿海植物的景观效果,也可利用植物多样性;(4)作为海滩绿化项目的一部分,湿地可用于利用上述水生草本植物和红树林创造植物景观。

二、基于树木形态特征的抗风性研究

树木形态特征与抗风稳定性密切关联,常年风向与风力是决定树木抗风性表型外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即通过影响树木的生长,间接影响树木空间的结构和根、茎、冠形态的发育。衡量树种抗风性强弱,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特性、树冠形状和大小、分枝性状、树冠疏透度、茎干材性、树木总叶量、叶片特性,甚至栽培措施等。树木形态抗风稳定性可通过稳定性指数计算和评价。长期适应强风侵袭的树种,其伸长生长量相对减少,树干和树枝的径向生长量增加,树木通过减少机械应力和力矩来适应强风条件,逐渐形成高锥度的塔形形态。台风灾后的实地调查也验证了塔形树木具有较强的抗风性,例如,对于树冠结构有差异的泡桐来说,窄冠细枝塔形的泡桐会具更强的抗风性。树冠过于浓密、透风性差、风阻大的主干形、圆柱形、纺锤形等的树木抗风能力最弱,而杯状、伞形、丛状形、开心形的树木可降低正面风压,增强抗风性。因此,合理的树木干形比对抗风性树木的选择至关重要。干形比的降低是树木长期受风环境下为增强自身稳定性的一个适应性进化策略,而高干形比则增加了树木倒伏的风险。对树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后能更好地研究各种树形在受风时的动态反应。

三、滨海植物种植措施

(一)品种及繁育方式选择导向

对于受到台风频繁侵袭的地区,城市园林树木的选择应兼具观赏性和抗风性,特别是行道树种的选择,除了要考虑遮阴和景观效果外,抗风性、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树种的维护成本等也应成为考量因素,使其能适应立地条件。国内对于树种的抗风能力的研究,其分析的对象均脱离不开树木的树冠形状、根系特点、叶层分布、木材类型、胸径、树高等树木形态和木材材性等内在特点。

(二)重视大树移栽过程多留新生根系

在大树移栽过程中,按照园林植物栽植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对移栽树干大于20cm的大树,应采用逐年切割外围根系的方法,减少对树体的伤害。移栽树木起苗时,留足有效根系和护心土,土球的留土标准应是树干直径的6~8倍,包扎土球的材料最好用易腐烂解体的有机材料,如蒲包、草片等。根系较粗横断面损失严重的可用塑料薄膜、石蜡、凡士林或植物专用伤口保护剂包裹。对于裸根移栽的大树,应剪除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明显细根的主根,尽量多留须根,新根扎土快、适应强。

(三)应及时进行必要的修剪

树木修剪不仅可以美化树木形态、协调根冠比例、促进生长,而且可以调整与市政设施,如电线、路标的矛盾,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轻灾害的影响。修剪方法因树种而异,应区别处理,在不破坏树木和保证目标树形的前提下,对生长速度快、枝叶茂盛的树木进行修剪,使其舒展枝叶,提高透风性,减小风阻,以避免或减轻树枝及树干被风折断后果。在正常养护和管理中培育树干骨架、树枝结构和树冠形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树木的抗风效果。对于冠密根浅的树木,如黄花槐、宫粉紫荆、大叶金合欢等,更要加强修剪,疏剪树冠过多的枝条,调整合理的根冠比。

(四)滨海植物种植加固

除了土壤盐碱化之外,海边风很强,种子容易掉下来,更糟的是,树枝容易折断。此外,海风大,增加了种子的蒸汽效应,种子的水分流失加快,不利于种子的生存。因此,必须支持Joe arbustes的种植,并随后进行水利。移植后的大树根体积小,大小大,如果播种前浇水,特别是在风雨中浇水,种子很容易倾斜或脱落。俗话说: "种子干枯,一生失去三分",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播种后应立即固定支座,然后浇根水,支承杆材料应均匀,各种支承方法的支承杆应均匀,厚度和美观均匀。不应使用未经过病原体昆虫处理的木碗,在用pin制作时,应在绝育后对其进行抓挠,以防止小规模疾病和变性疾病等寄生虫的传播和传播。支撑标准必须一致,与列和图纸中的树种类相同,其三角形支撑、四角支撑、n形支撑、支撑栏配置方向、支撑高度、支撑栏倾斜角度、连接形状、拉伸长度等。必须相同,以避免显示混乱和混乱。支撑位置不应过低,树干应附着在附着位置。否则,轴体必须具有柔性材料和厚呼吸。否则,树体随着风震动,往往会导致镀锌丝衬里干燥皮肤磨损,支架干燥皮肤磨损,病原体容易损坏和侵入,造成树的虚弱甚至死亡。支架调整方向、支架高度和支架杆的倾斜角度应合理,支架应稳定稳定,不倾斜,不固定支架。安装支架后,用手摇动支架杆,检查支架是否已正确安装,以防止轴体摇晃、倾斜和跌落。必须安装警告板,才能将软支架拉伸与楼板连接起来。

结束语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是破坏力极强的热带气旋。沿海地区城市园林树木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经常受到台风的严重破坏。在台风易发区,有效判断和预测园林树木的抗风能力,选择抗风能力好的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以减少风害损失是城市建设迫切需要的。通过对决定城市园林树种抗风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影响园林树木抗风能力的关键性状,评价常见树种的抗风能力,并为容易受台风侵袭的城市抗风树种的选择和绿地的规划设计及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彭勇波,艾晓秋,承颖瑶.风致树木倒伏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9,25(5).

[2]林双毅,周锦业,秦一芳,等.莫兰蒂台风对厦门市主要道路绿化树种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9,34(5).

[3]艾晓秋,彭勇波,承颖瑶.城市行道树动力学特性与风致破坏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9,27(1).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潮细胞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edu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教育和气候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年轻人最担忧气候变化
“停战”
气候变化成为澳年轻人最重视问题
2007:绿色企业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