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类节目的发展变化与创新传播方式

2021-02-21 08:42陈雨菲
今传媒 2021年2期
关键词:融媒体

陈雨菲

摘 要:中国人的婚恋观念随着社会各类因素的影响不断地变化发展,所以各类婚恋节目的变化发展既受到人们情感观念的影响,也是各类媒介科技创新发展的产物。婚恋类节目从最开始的征婚者自荐到谈话式速配相亲,到选秀式相亲,再到现在的恋爱观察节目,不同的阶段都有其各自的情感表现和传播方式。本文旨在研究融媒体环境下,婚恋类节目的时代特征和其在传播方式上的改变。

关键词:融媒体;婚恋节目;创新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57-03

以《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闺女》等为代表的展示明星情感生活的节目和以《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恋梦空间》为代表的素人恋爱相亲节目引发了很多话题与热议,此类节目是继《非诚勿擾》之后掀起的又一次婚恋节目的高潮[1]。其中《心动的信号》在播出后,热度不减,节目嘉宾虽是素人,但其社交账号不仅拥有超高的粉丝量,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观众对其嘉宾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丝毫不逊色于明星。

融媒体是指媒体功能、传播手段乃至核心结构的融合,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的新型传播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传播者和受众融为一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汇聚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婚恋类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节目形式的变化

国内的婚恋节目总体来说经历了3个阶段:征婚服务、交友速配以及相亲娱乐。从最开始的以征婚为目的,到具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质,以获取关注度和征婚交友为双重目的,再到现在的把嘉宾的恋爱关系作为推理游戏,以娱乐和恋爱相亲为目的的节目,大概历时30年的发展变化[2]。

1988年山西电视台制作推出的节目《电视红娘》正式拉开了国内婚恋类节目的序幕,也让“电视相亲”这个词真正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节目伊始,由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来报名参加节目的人数非常少,后经过节目组的大力宣传才陆陆续续有人来参加。当时的《电视红娘》就是一个单纯的相亲媒介,为单身男女提供一个征婚的平台,扮演着婚介所的角色,征婚人也就是对着镜头说大白话,甚至会出现结巴忘词的情况。节目形式虽然较为单一,但是开创了此类节目的先河。

1996年凤凰卫视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沟通谈话类速配节目《非常男女》,节目设定互问互答、游戏表演等环节,帮助嘉宾增进了解。1998年湖南卫视率先打破了第一代“电视征婚广告”的传统模式,推出现场交友新节目《玫瑰之约》,新的节目概念和形式使得节目收视率暴涨。整个节目以玫瑰为引子,如玫瑰话题、玫瑰派对等,最终目的是让青年男女达成玫瑰之约。由于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的成功也使得其它卫视平台争相效仿,相继推出了《男女当婚》《缘分天空》《今夜情缘》等,但是好景不长,这些仿制品都纷纷夭折,唯有《玫瑰之约》还一直维持着较高的热度,但在2005年,《玫瑰之约》也停播了。

由于此时婚恋类节目的内核极其相似,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所以婚恋类节目在国内沉寂了5年。直到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选秀式相亲节目的出现,才打破了这样的沉寂。其节目嘉宾表演欲强烈,主持人孟非也幽默诙谐,常常金句频出,一时间这一档定位为新派交友相亲服务类的节目火遍大江南北,其节目传达出的婚恋价值观也引发了观众争相讨论。其它卫视也都闻风而动,迅速推出类似的交友类节目。

在2014年,湖北卫视率先推出了明星恋爱综艺《如果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收视爆棚。在此基础上,江苏卫视推出了《我们相爱吧》,“石榴夫妇”“无尾熊CP”等明星假扮的情侣使得观众代入感强烈,直呼想让他们在一起。

2018年夏天,腾讯视频推出了国内版的《心动的信号》由此掀起了恋爱推理狂潮。《心动的信号》以素人为主要嘉宾,在真人秀部分呈现现实生活中恋爱社交的微观缩影,推动主要情节发展,明星作为观察嘉宾,形成“素人真人秀+演播厅观察”的新型模式。此后,《喜欢你我也是》《恋梦空间》等恋爱推理类真人秀节目也相继进入观众的视线。与此同时,湖南卫视《我家那闺女》、芒果TV《女儿们的恋爱》、腾讯视频《女儿的男朋友们》也接连开播,明星恋爱节目开始呈现出新的生机,父女情感观察类综艺成新宠。两类综艺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

(二)婚恋类节目发展的情感驱动因素

中国古代社会婚恋关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加上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很多人羞于在公开场合谈论感情话题。在1988年,改革开放进行了10年后,外来的文化理念与国人的婚恋观念进行碰撞,国人也逐渐开始在电视媒介上采用直播式的征婚方式来宣告自己的婚恋需求。这是“解放思想”文化背景促成的转变,也是电视媒介正式开始担任“红娘”这个角色的文化内核。20世纪末,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对于自我感受的需求度不断提升,也更加强调自由恋爱,所以才有了《玫瑰之约》这样的节目。此时,可以看出最开始单纯的征婚节目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便开始在节目中探讨“婚姻观和恋爱观”,同时在节目中增添了娱乐的成分,使得节目的可看性增加。

21世纪初,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拜金主义等良莠不齐的思想也随着思想解放的浪潮进入青年人的心中。为了避免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婚恋类节目也逐渐完成了从单纯的婚介功能到更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转变。此时江苏卫视推出的《非诚勿扰》走在探讨此类新型思想的前面,例如,节目中引发了无数热议的“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节目恰好迎合了时下青年人对于这类价值观想要去探讨的想法,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这类极端价值观进一步对青年人思想的侵袭。在这个阶段,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剩男”“剩女”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生活压力大,人际交往空间被挤压,工作占据太多时间,婚姻问题成为新一代年轻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此时出现的节目就有鼓励人们展示真我,追逐真爱的作用。

父女感情类真人秀的兴起,也是上一辈和年轻一辈对待婚恋问题不同观念碰撞下的产物,例如,现代女性倡导个人独立——不仅追求经济独立,婚姻恋爱也追求选择权,所以时常在情感方面更看重“恋爱的感觉”,而不是一定要结婚,但是父母往往希望子女拥有稳定的婚姻。同理,《心动的信号》等恋爱真人秀观察节目能够掀起热潮也是因为能够使观众产生共情,都市男女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通过素人嘉宾之间的相处行为,往往能够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想到自己在交友恋爱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从而与节目之间产生更大的黏度。同时也通过明星观察员不断地抛出一些婚恋类的话题,如在恋爱过程中如何处理一些摩擦和矛盾等,使得节目嘉宾和观众能够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观众更有参与感。除此之外,俊男靓女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的嘉宾也符合大众对于完满另一半的预设,让观众更有想象的空间。

(三)婚恋类节目的發展现状

1.节目“借鉴”要素过多,缺乏原创

其实并非只有婚恋类节目面临这样的状况,国内很多综艺节目都处在这样的尴尬境地,如竞技类、生活类。婚恋类综艺节目其实早期多为国内原创,但随着借鉴之风盛行,也慢慢开始了借鉴,长此以往,节目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同时,由于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是被动跟随式的,所以很难有本土化特色,有时候还会出现“水土不服”这样的情况。

2.表演成分过多,缺乏真实性

由于现在的婚恋类综艺节目既能够使观众有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又能够满足其娱乐化的需求,所以一般情况下拥有较高的话题度,节目嘉宾也俨然成为了“明星”,有时候就会出现嘉宾人设崩塌的情况,即节目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有所不符。除此之外,很多恋爱综艺节目为了制造话题,突出故事跌宕起伏的特点,就提前安排好剧本,看似是在相亲恋爱交友,实则是在表演已经安排好的剧情。

3.节目同质化,市场不良竞争现象严重

当一个新的综艺节目推出,如果反响很好,那么其它的制作方也会立即推出同一类型的节目,如恋爱观察类综艺撞车现象。制作方往往都是跟风做节目,却没有考虑到节目发展的内核是什么,这样的情况使得同一时间段内有很多同质化的节目,使得此类节目的保质期缩短。

二、恋爱类节目的创新传播方式

(一)节目传播路径的变化

最开始的传播方式是以电视作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其它辅助性的,如广播电台、报纸刊物的报道、受众的口口相传等,总体来说传播路径相对单一,但也运用了现实情况下最新潮、广度最大的传播方式。由于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后期逐渐演变成为以电视和电脑网络为主要传播路径,其它辅助性的传播路径变化不大。

以上两个时期的传播路径相对片面化、单一化,受众对于节目的黏度不够。近年来,随着各类视频网站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婚恋类的电视节目实现了多平台传播。例如,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区平台和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由于具有及时性、双向互动性等特点,成为了节目的主要传播路径。同时节目的播出平台也从电视台这个单一平台逐渐向多个网络视频平台转移。

(二)节目传播效果

1.各类传播方式齐发,保证节目热度

以最典型的节目《心动的信号》为例,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宣传制作方联合视频网站、抖音、快手、微博、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型社交平台,同时进行宣传推广,换言之就是不仅有文字图片宣传,还在微博上连续设立议题引发讨论,以及各类截取节目中有趣片段的短视频也紧随其后。这样的传播方式保证了节目的热度,一直有新的话题不断出现。

2.保证各类受众人群的传播

各个推广平台的社交生态不同,受众人群也有所不同,例如,抖音、快手的使用者相较于微博来说跨越的年龄阶层更大,地域面积更广,所以在这样密集的宣传方式下,无论你是哪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者,都会看到相关的内容推送,从而使得节目的推广度大幅度提升。

3.双向互动,提高参与度

通过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可以进一步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婚恋类节目常见的策略是推出真人CP,受众可以通过“为喜欢的CP助力”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来。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微博建立超话社区、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发送弹幕等,进一步加强受众与节目的黏度。

(三)婚恋类节目传播的意义

婚恋节目受热捧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结合的必然结果,是时代进步发展的产物。个人婚恋、择偶、创业在以往都是人际传播的主要内容,属于隐私类话题。大众传媒将它们搬上屏幕满足私利的同时也负有公共责任。私利是这类内容可以满足观众窥私欲的需求,以往遮遮掩掩的事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呈现在亿万观众的面前,这种新鲜感必然会带来高收视率,从而带来节目知名度和收视率的快速提升,进一步带来更多的广告收益;而公共责任是大众传媒作为文化宣传、引导的主要平台,有责任把新出现或变动的人们的价值观、婚恋观等放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让大众去积极探讨,从而引导人们的观念等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婚恋类节目在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八卦心理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文化向导的作用。

三、结 语

随着新世纪以来年轻一代婚恋观念的转变,“相亲交友”“婚姻家庭”等话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婚恋类节目在电视综艺节目中逐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婚恋类节目在数量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同质化、娱乐化倾向较为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电视婚恋节目在制作上应把握好价值标准和道德底线,不能让婚恋节目成为只是娱乐大众的空壳,要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迎合主流价值观,满足广大单身青年男女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万好.以《心动的信号》为例探讨婚恋类节目发展的新思路[J].东方艺术,2019(1):110-113.

[2]王姝媛.婚恋交友类节目发展现状及困境突围[J].艺术科技,2019(8):79-80.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