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讲达人大会》:打造融媒体“思政公开课”

2021-02-21 08:52刘蓉
传媒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

刘蓉

摘要:大型融媒体理论节目《中国宣讲达人大会》播出之后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其运用故事化、年轻化、综艺化的方式宣讲中国精神的传播策略成功地打动了目标受众的内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打造了一堂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新时代思政课,启发传统思政内容传播的不断创新。本文以《中国宣讲达人大会》为例,对新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借助全新的融媒体理念和融媒体工具创新思政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融媒体节目 思政 中国宣讲达人大会

2019年11月19日,安徽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大型融媒体理论节目《理响新时代》第3季之《中国宣讲达人大会》开播。这档节目共6期,每期55分钟,聚焦不同时期的社会精神,却又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的理论宣讲方式,为观众打造了一档让人耳目一新又记忆深刻的融媒体理论节目,不但获得了中老年电视观众的喜爱,更是获得了广大年轻群体的点赞和热评。

一、节目传播的多媒体融合

传统的理论宣讲或思政课程基本上是通过线下召开宣讲大会或专门面向年轻群体开设思政课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课程理论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较强,导致很多宣讲者和授课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开展思政内容的传播,不但造成了思政课内容和形式的呆板,还会招致年轻群体的抵触,从而使得思政课程的效果大打折扣。《中国宣讲达人大会》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节目时首先改造的就是思政内容传播的媒介手段,创新性地将线下宣讲大会和思政课程搬到了电视屏幕和移动屏幕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地创新。考虑到年轻群体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移动端,这档节目最终采取了“移动优先,网台融合”的融媒体传播策略,主动走入年轻群体的生活,以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在电视媒体层面,《中国宣讲达人大会》选择了安徽卫视和安徽经视错时播出的方式,融合了卫视频道和地面频道两种类型,卫视频道覆盖全国观众,地面频道则将主要目标群体界定为安徽本地电视观众,从而最大化地发挥了电视媒体的效用。在移动终端层面,《中国宣讲达人大会》选择在短视频平台快手上进行同步直播,这是当前年轻群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移动应用之一,极大地缩短了年轻用户与思政节目的心理距离。此外,《中国宣讲达人大会》早在节目正式上线播出之前就以“我的中国红”“我和我的祖国”“新长征,我接过这一棒”这三个话题在快手平台上征集打卡短视频,并最终收获了25.4万条内容和22.1亿次播放的好成绩,参与节目的25位理响星和50位理响观察员也都是以网络海选的方式产生的。

通过这种思政内容场景的切换、融媒体的联动、多维度的表达和多声部的传播,《中国宣讲达人大会》收获了较为出色的传播成绩:卫视收视率平均1.112%、3500万人次的快手直播间观看和800万的内容点赞量、2000余万的微信微博相关内容浏览量以及将近1.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小程序参与了“新长征,我接过这一棒”的活动。这些都证明了其良好的多屏联动传播效果。

二、节目内容的多维度融合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是形式的内核。内容与形式、媒体之间都需要高度融合才能实现好的传播效果。尤其是涉及思政内容的时候,如何将内容完美地融合于各种话语、故事和表达形式之中,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1.理论、精神与故事的高度融合。思政宣讲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抽象的理论、口号式的精神无法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触动人心,需要將其转化成更易于理解接受的故事。《中国宣讲达人大会》运用大量的人物事迹和感人故事,在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中阐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年轻化表达策略与内容的有机融合。面向年轻群体的思政传播,必须用年轻化的话语体系、内容形态和媒介手段。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时代青年要去除佛系、小确幸、故步自封”等经典语录,都是使用了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各种“网红”话语。再如,采用短视频打卡、竞答PK、晋级演说等年轻人喜欢的环节和形式传播党史、思想精华等内容,既保证了内容的知识性和理论性,节目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可观赏性。

3.内容与情感的有机融合。思政课程对年轻群体的教育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要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中国宣讲达人大会》中的妙语金句、故事案例、对话宣讲都有一种直抵人心的穿透力和平易近人的感染力,不但让年轻群体听得懂、记得住、想得起,还做到了有趣味、有情感和有共鸣。

三、节目形式的多形态融合

传统的宣讲大会和思政课形式以报告会、理论宣讲、教师授课和幻灯片展示等方式为主,形式相对单调、内容相对枯燥、策略相对陈旧,其结果非常容易造成受众的倦怠心理。尤其是对于那些乐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年轻群体,枯燥、呆板、无聊的方式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中国宣讲达人大会》摒弃了报告会和课堂授课等传统线下思政课的普通方式,转而融合了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三个核心环节“理响问”“理响说”和“理响派”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视角传递不同的故事和精神,力图推陈出新,打造一档融合多种节目形态的可视化公开课。

1.场景化的表现形式。互动竞答、演说演讲、故事陈述、感情抒发等各种场景和各种风格不一而足。节目中的理响星和理响观察员在线PK的方式,既留有悬念引人入胜,也加入了丰富的理论内容,在不断闯关升级的竞争过程中传播思想、解读精神、凝聚共识。

2.表达主体的选择。节目的主体不同于线下宣讲或思政课程一人主讲的形式,而是采取了每期组合不同的“理响家”、“理响星”、传承人、英雄模范、身边榜样等职业各异、性格多元、理想多样的人物解读革命精神、讲述心路历程、分享成长感悟,从而使得话语表达变得更加多元化,有效地解决了线下思政的视觉疲劳困境。

3.辅助道具的运用。线下宣讲大多只是采用幻灯片作为辅助形式,而《中国宣讲达人大会》不仅有历史照片,还有影视作品片段、音乐作品、短视频作品、实物道具等多种手段辅助表达,形式丰富。

四、思政公开课的创新策略

《中国宣讲达人大会》节目对线下的宣讲大会、报告会和思政课程也有一定的启示,线下宣传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创新方式,将高校思政课堂教育打造成立体互动、融合发展的新的教育方式。

1.理念的创新。《中国宣讲达人大会》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要归功于运用了全新的融媒体理念,移动优先,多屏互动,打破了传统的电视节目以电视屏幕为主的运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事实上,不仅媒体融合的理念需要打破过去的地盘思维,思政内容的传播也需要在理念上有所创新,要发挥线上线下各种媒体手段的价值。例如,可以利用手机移动学习改进思政课教学,打破照本宣科照搬理论的窠臼,发挥宣讲人和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用年轻群体耳目一新的理念、策略和话语讲好新时代的新思政。

2.手段的创新。线下的思政课也不意味着固定的场所、固定的课件、固定的教师和固定的套路。恰恰相反,线下的思政课由于其目标受众精准、课程规模较小等特征,与电视节目比起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选择把多种多样的新手段引入课堂。例如,可以将《中国宣讲达人》《开学第一课》等电视节目作为辅助材料,授课方式也可以是走进纪念馆、博物馆或展览馆等新的场景。此外,还可以翻转课堂,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采用年轻群体喜欢的竞答PK、你说我猜、小程序投票、嘉宾对话、短视频打卡等形式,将年轻群体变被动为主动,赋予他们表达的权利。

作者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春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探究[J].中国报业,2020(08).

[2]周莲英.手机移动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20(04).

猜你喜欢
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初中地理教材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索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