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埋针应用于ICU患者对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

2021-02-21 08:36薛秋平蔡婷婷江其影周敦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1期

薛秋平 蔡婷婷 江其影 周敦荣

摘要:目的 探讨头穴埋针干预对ICU患者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入住ICU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镇痛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头穴埋针治疗。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日均用量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长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费用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穴埋针镇痛效果显著,能减少镇痛药物剂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缩短ICU住院时长,降低ICU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头穴埋针;ICU;镇痛镇静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1-0071-03

ICU患者,由于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炎症感染疼痛等因素影响,大部分需要镇痛镇静治疗。目前大部分都是采用各种药物进行镇痛镇静。药物镇痛效果确实显著,然而副作用却难以避免,应用不当还会出现过敏等诸多不良作用。现代医学多项临床研究认为:针刺能促进脑内释放吗啡样物质,产生中枢麻醉作用,能抑制外周的炎症致痛因子,产生消炎镇痛作用,因此可以降低外周乃至中枢感觉神经的兴奋性[1]。头穴埋针是指将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2]。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持久,价格低廉,因此运用广泛。头穴埋针可以通过刺激头部穴位、经络等,刺激肌体内部机制实现的一种生理性镇痛,减少疼痛,减少镇痛药物剂量。1975 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在一次国际疼痛会议上首次报告了“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参与针刺镇痛”的研究结果。同期的研究表明,多种神经递质与针刺镇痛有关,并找到了某些相应的中枢神经核团[3]。因此,头穴埋针对ICU患者的临床实际镇痛效果值得研究。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3月1日—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镇痛镇静患者。采用历史性对照方式,以2018年3月1日—2019年9月1日的患者为对照组共100例,以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的患者为干预组共100例。对照组中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46.6±15.5)岁。干预组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44.5±18.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岁。(2)被诊断为需要持续镇静、镇痛,持续时间≥48h者。(3)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1)重度颅脑损伤者。(2)手术麻醉患者。(3)未坚持治疗者。(4)中途转院者。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体重及个体情况予适当剂量瑞芬太尼、吗啡等药物镇痛治疗,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动态监测患者的疼痛评分同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并记录。干预组在常用镇痛镇静药物使用的基础上给予头穴埋针处理,穴位选择包括百会、阿是等穴,留针5 d,5 d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未能耐受头针治疗者予以剔除不计入最后样本。

1.5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和干预后后疼痛评分。其中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该量表采用10分制进行计分,0为无痛,10为疼痛剧烈,从0至10疼痛感依次增强,其中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4]。(2)日均镇痛药物用量:患者每日所用镇痛药物的总量。(3)ICU住院时间:患者从入ICU至出ICU的总时间。(4)ICU住院费用:患者从入ICU至出ICU的总住院费用。(5)患者28 d生存率:患者从患病至患病第28天时的生存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包括疼痛评分、日均镇痛药物用量、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均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对计数资料,即患者28 d生存率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2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组内比较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干预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日均镇痛药物用量 干预后2组患者瑞芬太尼日均用量比较,干预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ICU住院时间 干预后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ICU住院费用 干预后2组患者ICU住院费用比较,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患者28 d生存率 干预后2组患者28 d生存率对比,干预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在目前研究中,对于头穴埋针产生镇痛镇静作用的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目前较为权威的解释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所提出,其认为针刺镇痛的本质是以小痛(针刺)通过脊髓痛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大痛(疾病或手术引起)[5]。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刺激人体不同的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6-8]。此外,回顾经典古籍,《帛书》中已有灸法镇痛的记载;《内经》在针刺镇痛方面有着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灵枢》首次提出了“以痛为俞,以知为度”的针刺镇痛方法[9-11]。可见,头穴埋针在镇痛镇静方面有显著效果,并且有科学依据。另外,采用头穴埋针镇痛,相对于药物镇痛,患者不会出现依赖性,并且不会有副作用产生,不会对患者生理状况产生干扰,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存在时间限制[12]。

闻永等[13]采用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法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取穴均为长强、承山,结果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干预组显著降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7d服用止痛药尼美舒利的总量干预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其表明镇痛效果明显是因为电针镇痛效果强,起效快,但是维持时间较短,而穴位埋线镇痛缓慢而持久,效果显著。卢佳等[14]采用穴位埋针疗法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对比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效果。结果穴位埋针法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并且VA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众多研究表明针刺镇痛对口腔、骨科、神经痛等疾病的镇痛中均有显著效果[15-17]。本研究显示了同样的效果,头穴埋针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由于针灸镇痛效果显著,使得镇痛药物剂量用药减少,患者康复加快,生存率提高,ICU住院时长及出院费用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与常规镇痛镇静药物使用相比,头穴埋针联合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然而,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提高:①由于临床研究的局限性,本次研究未对纳入病种进行仔细限定与分类,并未进行随机抽样,可能会使结果存在一定偏倚。②同样由于临床研究限制,本研究未实行同期对照。因此,后续研究可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以进一步验证头穴埋针镇痛效果。

参考文献:

[1]尹梅.实验动物学关于针灸镇痛機理的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2):46-48.

[2]金亚蓓,郑利芳,孙占玲.穴位埋线改善肝郁气滞型绝经前期女性黄褐斑临床症状及机制研究[J].中国针灸,2019,39(9).

[3]Zhi-Jie Yang,Guo-Bin Bao,Hai-Ping Deng,et al.Interaction of δ-opioid receptor with membrane transporters:Possible mechanisms in pain suppression by acupuncture[J].Acupuncture and massage medicine,2008,6(5):298-300.

[4]Xu M,Zhao M,Fang LX,et al.The ethics of children excessive heat treatment Research.Chinese Medical Ethics,2014,27(1):131-132.

[5]柯青,王廷华,赵有成.针刺镇痛及其机理[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2,10(4):225-230.

[6]Gill A M,Scott N B,Abbas M,et al.Ropivacaine plasma levels following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 for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J].Anaesthesia,2014,69(4):368-373.

[7]祝震亚.耳穴埋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13:125-128.

[8]王熙龙.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9]黄维媚,何桥景,李万瑶.国外针刺镇痛的研究[C]//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2006:4.

[10]黄文豪,娄必丹.从"开阖枢"与经脉脏腑的关系浅析针刺镇痛选穴[J].中国针灸,2018,38(5):535-538.

[11]许军峰,张鹏,卞金玲,等.经筋刺法临床应用举隅[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3,2(6):29-31.

[12]Chen C C,Yang C C,Hu C C,et al.Acupuncture for Pain Relief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edicine,2015,40(1):31-6.

[13]闻永,李俊,龙庆,等.电针联合穴位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研究[J].中国针灸,2017,3:243-246.

[14]卢佳.穴位埋线对子宫腺肌病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5]赵芳.针刺镇痛在降低口腔正畸治疗疼痛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1):83-84.

[16]梁朝玲,韦满,杨丽娟,等.针刺镇痛联合中医护理在骨科四肢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12:173-175.

[17]夏焱志,查俊,陈洁梅,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种治疗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18(9):50-53.

(收稿日期: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