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1-02-21 08:51韩艳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施过程效果评估模式创新

韩艳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应用,但因教学模式涉及知识面宽和管理环节多而复杂,导致其面临着教学过程监管和跟踪难度大、学分认定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难的挑战。文章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构建了“一个平台、三个阶段、五个环节、四个交互”的“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型,并采用定量、定性和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了研究评估。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实施过程;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1-0023-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传递知识的方式,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程序设计类课程涉及知识范围比较广,传统的集体授课制度下,教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能讲授的教学内容很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此,本文剖析了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借助蓝墨云班课软件平台,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五个环节(课堂重难点讲解、小组讨论、体验探究、展示点评、知识总结),四个交互(课前导学交互、课堂讨论交互、体验探究交互、课后知识巩固交互)”的“做中教、做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混合式教学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在教育教学领域内逐渐普及和应用。融合了线上开放自由与线下及时监管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时代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各高校在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在线学习的监管和跟踪难度较大

因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前导学环节中,会要求学生在线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而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课前导学环节的学习效果较差。虽有在线观看视频的记录,但不能确定是否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思考,教师无法实时监管和跟踪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

2.面临学分认定与管理的挑战

首先,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两方面内容,考核方式也逐步过渡到过程性评价和生成性评价。对学生在线学习环节进行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学分认定需要考虑的要素较多,难以有效兼顾。其次,由于学校缺乏完善统一的学分认证体系,导致传统课程与混合式课程评价标准不一致状况的出现。此外,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平台建设还不够成熟和完备,其教学评价和课程学习跟踪环节还不到位,尤其是对于很多跨校学习的混合式课程,高校间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和认可,因此还不能完全实现学分的获得与互换。这对高校学分认定与管理都提出了挑战和要求。

3.教学质量管理难

课程教学质量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的评价,良好的教学质量需要有好的教学管理和保障才能实现。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质量管理涉及面的宽度和管理环节的复杂度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整个质量管理涉及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和各个环节,因此,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来自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学生、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全员协作和配合。其教学质量管理更是对教学环节各因素、各环节的全面管理和综合协调。

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设计课前导学环节的微视频、在线答疑与讨论区、作业等多元化教学资源;探索课堂互动环节的小组合作、PPT汇报与成果展示、答疑解惑、程序设计语言綜合应用等知识内化策略集;构建课后拓展环节的程序算法实践创新设计与实施、编程实验项目训练与强化等知识升华策略集。通过以上方法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程序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实践,动态调整该教学模式,实施全程“学习评价”体系,形成过程导向的课程评价方法。

1.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前期准备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是基于大量视频资源开展的,前期在线视频资源的选择和录制很重要。学习者对视频资源的应用方式和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有专家调查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学习者的倾向性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看,学习者更喜欢面向知识点或教学案例的微视频资源,时长在10分钟以内。不过,对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学习者更喜欢课堂实录型的微视频。对于程序性知识,多数学习者更喜欢那些镜头聚集于操作实物、采用画外音解说方式的微视频。因此,在实践中按知识点的特点准备了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源,此外,还准备了测试题库、课前编程训练题、课后拓展训练题、电子课件等作为课程的辅助资源,以便于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2.总体设计思路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为了加强课程的过程考核,在设计中使用了蓝墨云班课平台来进行课前资源推送、发布在线学习任务、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该平台来实现多维度的过程考核。整个设计以2个课时90分钟为例,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如图1所示。

其中,课中面对面教学是混合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在课堂学习阶段,不仅要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更要以培养其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课中阶段的具体学习活动如图2所示。

整个设计中主要使用了任务驱动和分组讨论法,融合了“做中教、做中学”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探究和总结反思三种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课程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如Python基本语法、流程控制、数据类型及操作、文件、函数、图形化界面设计、图形绘制等知识。其次是要能够编写100行左右Python程序,掌握一门可使用20年以上的编程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思维模式,具备进一步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课程的能力。最后达到能用程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享受编程求解和科技创新带来的高阶乐趣的目标。

4.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

教师需要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将自主在线学习视频、电子教案、经典案例等学习资料推送给学生,并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学习,然后进行课前自测和基础编程训练,并在讨论区与同伴进行讨论或者向教师提问,最后将自己课前学习的疑难问题记录到个人日志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自测问题的收集,结合讨论区热点问题的汇总,就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学生通过观看课前视频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学,与同伴交流增加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中

①讲解重难点环节

教师通过对课前学生问题的收集,在课堂上花费一定时间进行课程重难点、核心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

②小组讨论环节

教师在此环节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向学生提出小组任务,要求学生答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和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总结,参与课堂的抢答环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反应力。

③体验探究环节

在此环节中,学生的任务就是体验尝试上机编写程序、进行程序调试、探究程序现实方法、分析程序运行过程,以表或图的形式画出执行过程,为展示与汇报做准备。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做中学”。在探究遇到阻碍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从而实现“做中教”。同时,在此过程中,没学会的学生得到了及时指导,已经学会的学生也强化了知识,增添了成就感。通过学生的实践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与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做准备。此外,通过上机实训可以让学生建立计算思维模式,用程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④展示点评环节

展示点评的主要目标是攻克教学重点,整个环节需要安排较多时间,其中包括学生设计展示作品、小组陈述、师生点评等环节。陈述展示内容要求学生声音洪亮,注重强调知识重点难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点评、补充和质疑。点评要求表达清楚、言简意赅。点评要讲究方法,先评对错,再评表达,可加上自己的见解。被点评的学生要将知识错漏及时登记在实训本上。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相互讲评、发现问题、自主解决、攻克重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将学生内化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重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能力,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⑤知识总结环节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需要梳理本堂课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再次强调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课后

课后是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对点评后的作品进行修改,并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平台,供大家学习;其次要求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利用平台上的资源反复学习,同时也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自我反思,并记录到个人日志中;最后按要求完成拓展练习任务。

5.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混合式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丰富的教學手段和学习渠道对教学管理过程的监管、评价机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程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多维度、全过程监管,实现了“课堂考勤(5%)+自主在线学习(30%)+课堂的讨论与表现(20%)+课后拓展(5%)+期末考试(40%)”的评价方式。

考勤以每次上课的签到记录为准,缺勤1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1次扣0.5分,由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签到统计。考勤为0分的取消考试资格。

自主在线学习成绩由在线学习时间、课前自测成绩、课前基础编程训练、参与讨论区情况和课前学习日志组成。学习日志成绩评定通过学生匿名互评加教师评价决定。

课堂讨论与表现成绩主要由参与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环节抢答和课堂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决定。其中课堂小组活动考核方式为:教师对小组评分占50%、组间评分占20%、组内互评占30%。对参与小组讨论和抢答的学生,蓝墨云班课平台会对其增加经验值。在最终的课堂讨论与表现成绩中,经验值排名占15分。排名前三分之一为优秀,得分12~15分;中间三分之一为良好,得分8~11分;后三分之一为合格,得分1~7分。教师对学生日常课堂表现的评定占5分。

期末考试采用书面闭卷考试形式进行,题型由填空题(10%)、单项选择题(20%)、判断题(10%)、程序填空题(10%)、程序阅读题(20%)、程序设计题(30%)六部分组成。

三、《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按上述方式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开展了教学。授课对象为电子商务专业大一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同时设计了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班授课进行实践。教学效果分析采用定量、定性和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过程考核数据和期末考核情况。定性分析学生上传的学习心得、任课教师的回访和督导访谈。对比分析传统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两种模式的教学质量情况。

1.学生投入时间的对比调查

混合式教学实验班和传统教学对照班的学生课程投入时间调查显示,实验班平时每周投入2小时以内进行课外学习的人数为29.3%,投入7小时左右的人数最多,占到了51.2%。而同期对照班的学生投入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比例最多,占到了85.4%,投入7小时左右的只占到14.6%,并且投入10小时以上的一个也没有,如图3所示。此项数据说明,进行混合式教学后,学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编程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有19.5%的学生达到了每周10小时以上的课外学习时间,也就是平均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投入时间。

2.自主在线学习情况调查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已不陌生,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前自主在线学习。调查显示,有7%的学生出现过多次未完成在线学习任务的情况。蓝墨云班课平台操作的方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在线学习的意愿。平台的操作方便度调查显示,有53%的学生认为平台操作还是比较方便的,有31%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5%的学生认为不方便,如图4所示。学生操作不方便主要是由编程训练和学习交流两方面造成的,说明通过平台直接进行在线编程训练和交流讨论区模块的设计还有待提高。

3.课后拓展编程训练平均成绩的对比调查

对混合式教学实验班和传统教学对照班的学生课后拓展训练平均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90~100分之间的人数比对照班高出3倍,80~90分之间的人数多8%,70~79分之间的人数多4%,60分以下的人数低9%,如图5所示。这说明混合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

4.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混合式教学实验班和传统教学对照班的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分布图显示,90分以上和80~89分之间的人数明显要比传统教学班多,不及格人数远比传统教学班少,如图6所示。这说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

5.结论与反思

(1)结论

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以及學生学习体会的分析和课程的研讨,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相对于传统教学,学生更喜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别对课堂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赞同。大学生普遍存在课堂打不起精神的状况,常处于倦怠的学习状态。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最后的结果汇报展示环节是对学习成效的一种检验,更是对每位学生的鼓励,使其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信心和学习满意度。

第二,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后,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得以延伸,课堂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学习兴趣也显著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迫使”学生在课外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相关知识。课前基础编程训练和课后拓展训练任务需要学生课下反复调试,对相关编程技能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第三,调查显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反映平台的沟通交流不够便捷,部分学生认为使用微信沟通更方便,双方可以用语音、视频互动交流,实时性更强。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考核中,经常会把学生沟通交流的参与度列入考核内容中,但实践中不要强制学生通过平台沟通,只要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并提升效率就可以。

(2)反思

在实施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氛围比以往传统教学班要好。学生在课前自学中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上课时积极向教师提问,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也比传统教学班高一些,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在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课前自主在线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任务单的设计必须满足达成目标的要求,要把达成目标落到实处,就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达到“只要学生完成任务就达成目标”的程度。具体操作的时候,对于每一项目标的达成,都要配套设计必要的学习任务,要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当把知识点转化为问题的时候,所有学生面对问题,都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且问题往往反映概念、原理、方法。从解决问题入手,有助于帮助学生辨明事实、理解概念和原理,并从中感悟方法。

第二,因课堂时间有限,课堂活动中的交流展示环节往往难以做到广泛和充分。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整个小组活动。首先要合理分组,这是保证学习活动实效性的基础。所谓合理就是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学情等合理搭配。例如:优秀学生要搭配学困生、性格内向学生要和性格外向学生互相配合、“心细”的学生可以和“粗心”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要多采用激励措施,这是保证学习活动实效的动力。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开展表彰(表彰的依据是各个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发言情况、学习成绩情况、互帮互学情况等综合评价结果)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激发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为集体荣誉而努力的动力。“生帮生”一起进步,既达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又可弥补教师因某种原因关注不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贺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基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9-32.

[2]洪杰,尹桂波.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11):44-46.

[3]赵延燕.融媒体环境下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4):33-34.

[4]翁贺凯,李璎珞.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72-75.

[5]任玲.高校英语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60-61.

[6]索格飞,迟若冰.基于慕课的混合式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J].外语界,2018(3):89-96.

[7]张彦.移动学习环境下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探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2):298-300.

[8]陈素彬,胡振.后MOOC时期高职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8):67-73.

[9]武鑫,曹珊,高剑峰.生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7):18-19,28.

[10]尹苗,李逢庆.《细胞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8(2):260-268.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实施过程效果评估模式创新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