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国际传播的三重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2021-02-21 08:26孟涛唐磊
对外传播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发展路径武术

孟涛 唐磊

【内容提要】武术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武术国际传播三重不同形式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武术国际传播宜借助大众文化层面“功夫”的品牌效应及其背后的市场化经验,大力推广标准化、系统化的健身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国际培训,在武术修习人群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推动武术“入奥”进程。

【关键词】武术 国际传播 传播形式 发展路径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多个领域提出了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与规划。武术同中医、影视、文学等一道成为拓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

武术“走出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辨清我们向国际社会传播的“武术”其内涵包括哪些层次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顶层设计。国内已有学者提出要在武术总概念下进行分层辨析,并区分了传统武术、现代武术和虚拟武术三个层次。①也有学者注意到武术国际传播的不同形式,并将其区分为竞技传播、传统传播、教育传播和演艺传播。②本研究将武术国际传播区分为三个层次(三重形式),即传统中国文化、现代竞技运动和当代大众文化,基于此探讨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武术国际传播的三重形式

(一)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文化形式彼此渗透,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互通格局,例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旧相传,武术“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这种说法有似是而非处,例如“起于易”(即受到易理启发而创制),显然是一种附会——传统武术更有可能起源于早期人类社会的生存竞争与宗教活动,但也显示了武术与古代易理思想、中医、艺术等文化形式的消息互通和相互借鉴。武术文化研究者阮纪正提出:“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和一个独特的人体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全息元,全面地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③实际上,不仅武术,许多其他的中国文化表现类型,如书法、绘画、建筑等,也都具有这种“全息元”的特征。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其突出特点不在于它是格斗术或“兵技巧”,而在于它负载着传统文化的若干核心价值,包括反求诸己、修文偃武、天人合一等。如武术源头之一的儒门六艺中的“射艺”,就强调将身体技巧和德行修养相结合;又如周代“雅舞”中的“武舞”是郊庙祭祀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并不致力于追求个体高超的身体技巧水平,而更侧重集体表演动作的齐整与严肃,以配国礼之雅正。这种“武舞”的形式与功能,至今我们仍能在诸如春节晚会、奥运会开幕式等大型庆典活动中看到。

(二)作为现代竞技运动的武术

武术在一个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大体向着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连的方向展开,即体育化和竞技化。称其方向不同,是因为前者致力于在国民中开展武术教育以强身健体,后者则致力于在竞技比赛中夺取名次,获得荣誉。

已有学者指出,“尚武”是民国时期的重要议题,彼时“国术”的兴起和群星璀璨的近代武林,其背景则是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时代精神。④新中国诞生后,传统武术对“能打”的追求逐步被全民体育健身的实践取代。此外,1953年第一次全国民族形式表演和竞赛大会上武术作为表演项目参与其中,拉开了武术向竞技运动发展的大幕。1957年武术被国家体委正式列为体育竞赛项目,标志着竞技武术的诞生。1959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的《武术竞赛规则》则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竞技武术的国际传播,可以上溯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武术表演团成员在非正式场合与国外拳师比斗,中国传统武术首次面对并学习适应现代西方竞技规则。半个世纪后,1986年于西安举办的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和1990年武术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才使武术以竞技运动的身份向世界进行传播。自那时起,“武术入奥”就成为中国竞技武术界的终极梦想。

(三)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对象的功夫武术

20世纪50年代后期,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的涌现,重新激活了由民国时期平江不肖生等人开拓的大众武侠文学传统,并将这一类型的文学推向新的高峰。但是,由于受限于语言,新派武侠小说的影响力始终未能超出华人文化圈。真正将“功夫”变成一种世界性的大众文化符号的是影视作品。

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港台地区“功夫片”的鼎盛时期,新一代導演通过改编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创作浪潮。《龙门客栈》《独臂刀》等影片都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功夫电影。著名功夫影星李小龙正是在这一时期横空出世的,他的出现把当时以刀剑为主的武侠电影引入了以拳脚为主的功夫片,为中国武侠电影开拓国际电影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港台功夫片的兴起与武侠小说有着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既包括香港处于经济快速上升期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包括这一时期受压迫的劳工阶层(主要是年轻人)的反抗意识,还混合了勤劳、奋斗、不屈的时代精神。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功夫片逐渐传到西方,其所推扬的不屈与抗争意识与当时西方文化叛逆、人权抗争和反战反殖民等社会思潮产生化学效应,造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功夫热”。⑤李小龙的横空出世,不仅是靠他富有个人特色的真功夫,更需要理解他崛起背后的西方流行文化中暴力审美、东方情趣与当时社会思潮交织的时与势。“功夫”在李小龙之后成为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固定元素,对于武术(作为大众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深远影响。

功夫电影的异军突起为中华武术国际传播打造了一张亮丽名片。据《牛津英语大辞典》,“功夫”(Kung-Fu)一词最早就是在1960年代中期出现于英语中。武术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在海外认知度最高的元素之一。

二、三重形式“武术”国际传播的效果分析

(一)“功夫”作为大众文化品牌已深入人心

今天,大众文化载体已构成武术国际传播的主渠道。借助这一形式的传播,中国武术积累了强大的品牌力或者说软实力。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流行的“功夫”还是日本空手道,被美国大众消费的“满大人”和“陈查理”形象仍然是由白人改装出演。这种风尚自李小龙以后逐渐得到改变,不仅出现过《少林寺》《卧虎藏龙》等现象级的作品,洪金宝、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功夫影星纷纷闯入好莱坞。今天,当世界各国人民谈起Martial Arts(武术),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功夫。不仅如此,中国功夫修行贯穿的哲学理念也得到广泛接受。“阴阳”“气”“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已成为国外受众耳熟能详的术语。

(二)现代竞技武术尚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武术“入奥”是中国竞技武术界的“诺贝尔奖”心结。《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对标奥运会要求,完善规则、标准,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从技术性要求看,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入奥实际已具备会员国数量、举办国际和洲际大型赛事等武术申奥的“硬条件”。包括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会员协会已发展到155个,已成功举办了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8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各洲际武术锦标赛。武术入奥的短板在于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其普及程度偏低。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国际上拥有武术段位的海外人士只有约6000人次。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武术国际教育体系的不发达。

和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相比,武术难学、难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武术国际教育推广亟待标准化和规范化。移民海外的民间华人武师仍是当前武术国际教育的主力军,专业化、国际化师资力量亟待补充。《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通过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发展”,但这些机构显然无法满足武术培训的专业化要求。国内体育类高校针对海外武术培训的人才培养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自2016年开始执行的“武术一带一路行”项目也因教练驻留时间太短而起不到持续影响。

(三)“以武载道”的突破口在于“武养合一”

武术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今天时代需求最为合契之处在于医武同源,在于武术修炼过程中讲究的阴阳辩证、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等原则造成的养生和健身效果。如果单纯强调技击效果,综合格斗(MMA)训练可能更适宜实战。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在于习武健身的同时,还能培养防身技能和涵养道德性情。因此,武术国际传播实践中不仅要精准示范、讲练结合,还要在技术教学中将文化和健身理念巧妙地贯穿其中。笔者多次受邀参加奥地利武术协会举办的武术夏令营教学活动,在教授太极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拳种套路时,会有意识地融入拳理拳法及其健身功效的讲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国武术要做到让国外受众“日用而不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促进武术深度国际传播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国际武联”在武术国际教育方面的整合协调作用

成立于1990年的国际武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武联”)为武术的世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国际武联可以多渠道募集资金,包括通过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这样的政府机构注资,在沿线各国开设“中国武术馆”,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延续“一带一路”武术传播的热度,使武术国际教育推广得以可持续发展。“中国武术馆”的建立可选择在武术开展基础较好的国家进行试点,并借助所在国武术协会和民间武术组织的支持形成合力。

(二)制订“武术国际教育”推广的标准化实施方案

国外武术培训市场已经在“武术国际教育”标准化方面做出一些有益尝试。如美国武术学院(1987年建立)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美国武术市场的了解,参考跆拳道建立了从白带到黑带的“十级制”习练内容和考核标准;匈牙利“禅武国际联盟”(2003年成立)的少林武术推广模式从礼仪、服饰到技术等级都有严格的标准,在欧洲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建议通过国际武联,与中国武协和国外各武术协会组织共同商议制订武术国际教育推广的教学实施方案。以“简单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原则,以“易学、易教、易推广”为目标,逐步缩小中国武术受众人口与其他武技受众人口之间的差距。

(三)加大武术国际化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

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关系到武术海外传播的规模和质量,可以通过在硬件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专业院校设立“国际传播(武术方向)”专业的模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也可以通过社会招募、集中培训、考核上岗的形式深挖社会资源;还可以通过国际武联了解各国武术协会和民间武术机构的需求,“订单式”培养各国武术传播推广所需人才。

(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中外人文交流专项研究课题“中外人文交流中的中国文化核心理念对外传播策略研究”和“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JWRW20-FB003和IDHT20180520)

作者: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注释」

①曾于久、肖红征:《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体育科学》2008年第10期。

②张长念、王璐璐、张长思:《论武术国际传播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一),第1114页。

③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頁。

④周延等:《武术国家化:民国时期武术转型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20年第1期。

⑤叶文丰(Man-Fung Yip):《武侠电影与香港现代性》(Martial Arts Cinema and Hong Kong Modernity),香港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发展路径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