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土到掉渣”的爆款

2021-02-22 02:56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21年3期
关键词:山海偏远地区方言

韩浩月

“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热播剧《山海情》大结局传递的愿望,也给观众留下了念想。从9.1分开播,到9.4分收尾,《山海情》剧组打了一场“漂亮仗”。

《山海情》原名《闽宁镇》,从剧名看,怎么都不像热播剧,但优秀的创作团队,可以改变一切先入为主的印象。由侯鸿亮、高满堂、孔笙等组成的金牌幕后队伍,把扶贫剧创作推到了一个高點。该剧由编剧团队实地采访创作而成,主要人物均有原型对应,也破了电视剧创作过度依赖IP的怪圈。

《山海情》好看,在于它真实。演员敢土气,对于这样一个群星荟萃的剧集,这很难得。无论“小鲜肉”“小鲜花”,抑或实力派,每位表演者到了这部剧里都“土到掉渣”;剧情还敢于揭丑,村民吃扶贫鸡,父亲为了头驴可以把女儿“卖”了,校长劝不满16周岁的孩子别去打工去上学,却被家长一顿嘲讽……偏远地区穷怕了、懒惯了的形象,这部剧都大胆地拍了出来。

此前的一些扶贫剧不好看,是因为创作者将贫困人口当成了“他者”,将偏远地区“景观化”,用想象与建构的手段创作,导致作品难以摆脱精英式的凝视。作品的角色貌似与乡村与农民打成一片,但总给人一种表演感甚至塑料感。《山海情》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彻底走出了这种创作误区,以平等的视角去发现与表达,给予镜头所对准的地方与人,以足够的尊重,让剧作与现实的人,拥有了血肉与精神层面的联系。

《山海情》好看,还在于它动用了一种高级文化手段——方言。为了拍好这部剧,就算非西北地区出生的演员,也都在短时间内学会了西北方言。该剧的普通话版与方言版对比,立刻相形见绌。有了方言这个载体,即便是俗话、粗话,也变得生动有趣,让观众全方位体会到了这部剧的“不装”。

《山海情》好看,更在于它拥有一部好剧的硬指标——演技。演员们入戏深,难免会“飙戏”。但《山海情》中的“飙戏”,不会让观众走神“出戏”,反而让他们沉浸其中。哪怕用极为挑剔的眼光去审视,也会觉得演员们在表演时是投入的、畅快的,这种表演的顺畅给观众带来了观感上的舒畅,演员与观众可以通过屏幕建立某种互动关系。

扶贫剧的拍摄,往往会带有“任务”的色彩,或是因为这个缘故,一些扶贫剧被束缚住了手脚,宁可不精彩,也不愿意尝试突破。当然,《山海情》并非奔着“突破”而去的,它反而抛弃了升华与拔高,回到原点,找寻本真。这种朴素的创作态度,帮助剧集快速而直接地达到了最理想的效果。

扶贫剧还会不会继续拍?再拍的话质量能不能追平甚至超越《山海情》?这些都是未知数。但这部《山海情》足以表明,无论什么类型的剧集,都能找到开阔的创作空间。

猜你喜欢
山海偏远地区方言
新时期偏远地区乡村干部履职状况研究
《山海涧》
观山海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