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群文阅读课任务设计引发的思考

2021-02-22 07:12胡其涛李宝荣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史铁生预设交流

胡其涛 李宝荣

2017版课标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它不单是以知识为纲,也不仅是以能力为纲、以文本为纲,还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驱动引导、项目学习为载体的新型学习活动。那么,作为学习任务群的载体——群文阅读教学的任务该如何设计,这是摆在很多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疫情期间,笔者有幸听了无锡名师邵然老师开设的一节《史铁生作品研习》群文阅读课,深受启发,感觉窥见了群文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的一些门径,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一、任务设计要有大单元设计理念,注重情境,突出创造性

首先,任务设计要体现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理念。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这是2017版课标课程结构中强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一大特点。邵老师这节课选了史铁生的两篇代表作品《命若琴弦》和《我与地坛》,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为史铁生的展板确定一个主题词,类似于设计一张名片的性质;要求能反映史铁生的精神世界,并阐述设计的理由。从课堂表现中,不难发现,任务设计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对两篇文章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对生与死、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一定认识和思考。教师希望通过学生进一步的广泛阅读,借助网络资源,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挖掘史铁生作品的意蕴,理解阐释核心主题词的基本语义,从而达到准确把握和表达作品的精神特质。

主任务问题的设计看似简单,但寥寥数字背后却体现了对传统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在知识与技能上,它要求学生深入研读作品,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阐释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上,它亦体现了重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文本研习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通过对史铁生作品的研习和交流必然会激发学生对苦难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有利于青年学子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对三维目标融合与提升的任务设计恰好与新课标中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理念。

其次,任务设计要注重情境,贴近生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能力。陆志平老师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一书中特别强调“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语文学习离开了真实的生活……也不可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从陆老师的话中,不难看出,真实情境在阅读课的任务设计中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情境设计围绕学校正在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展开,教师重点推荐了学生喜爱的五位当代作家,在对他们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介绍的同时,要求对作家的精神世界用一句话进行概括,以此作为展板主题词或名片(其中另外四位作家已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设计情境意识浓,贴近生活。教师就地取材,选择了学校正在进行的一项活动作为情境,将课堂与学生真实的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学生已然忘却了完成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反而燃起一股激情,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似乎已不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是一项生活中需要他们去参与的实践课程,去展示自我才华和能力的舞台。兴趣的激发自然带来了学习的热情,以及不知不觉中阅读鉴赏能力、思维水平的提升。

再次,任务设计要体现创造性,旨在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积累与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一种语言能力。在校园开展的读书活动中,为这位学生喜欢的作家史铁生设计展板,真实的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充满了挑战、探究、协作,这比一篇一篇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更有创造性,更能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学素养。

二、任务设计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注重合作、交流与表达

首先,任务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表达。2017版《高中语文課程标准》学习任务群10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教学提示中强调要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体验的阅读活动,要有一定课时开展研讨活动,交流阅读的体会与感悟,重视学生研读后的交流和评价的活动性。在观课中我发现,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围绕活动任务展开交流、讨论。学生为此次活动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个性化的名字,小组成员人手一份作业清单,每组都设有主发言人。第一组的主发言人在交流时多次引入本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赢得满堂喝彩,可见在各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相当密切的,否则单靠一个人的个人智慧,单枪匹马,很难有如此精彩的表达。

同时,任务设计要留有教师引导和挖掘的空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但这并不排斥、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堂课的精彩与否,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深度挖掘的。教师只有在任务设计中深入地研究,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问题可能引发的争论,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提出的看法和问题,将这些作为引导的准备,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从而启发诱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文本。

这节课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和对文本的挖掘上做得很出色。《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我与地坛》中的“我”都是作家笔下有缺憾的生命,他们一个以药方为精神寄托,一个以地坛为精神皈依,都在为“活着找理由”。两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的遭遇和选择都有相似性,其中都蕴藏着作家自己对生命和苦难的认识和思考,教师选这两篇文章进行群文教学,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源,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地探究史铁生内心世界的支点。正是因为教师课前有意识的引导,才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在学生发言的间隙,教师的几个追问,更是将这种引导的艺术发挥到极至。如:第三组发言学生在交流展示完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零度”这个关键词后,教师实时追问,其他小组对他们的表述有无意见,其中一组学生马上表达了对他们发言内容的困惑——是什么力量让他从零到有再回归本真?该组学生回答的是:地坛和写作。此时老师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地坛和写作,而不是其他的力量?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中,此时思维才真正走向深入,学生不由得思考地坛和写作究竟给了史铁生什么?在教师提醒学生,再次把目光投向文本,并且重新审视文本的时候,他们才窥见了一些深层的东西。这样,才有了学生思考后的回答——对生死的彻悟,以及爱与温存。正是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和挖掘下,学生的思维才逐渐被引向深入,学生对史铁生的生命观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思维的火花不断被激发。

三、任务设计预设充分,才能有精彩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教师预设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着课堂生成的精彩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所设计的任务要有高质量的预设,才能捕获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地对课堂生成进行调控,不被干扰,达到精彩生成的教学效果。在课后的说课中,教师也提到了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在任务设计前,她对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涉及的主题,基于教师自身的阅读体验以及对学情的了解,进行了问题预设和资料预设。正是有了这些问题的预设,才有了教师适时的追问以及恰到好处的资料链接。其中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教师的这些链接资料。在学生谈到“向死而生”时,教师适时用PPT补充了海德格尔的一段话“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这非常契合学生的理解与表达,在恰到好处地作了总结的同时,也是对发言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在学生谈到“爱与温存”时,教师又补充了史铁生对所爱与被爱关系的一段文字,似乎学生思维每一小步都在她的考虑之中,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张PPT居然藏着这么多的匠心,不由让人对她的预设佩服之至。正是有了这些课前对任务的预设,以及为此精心设计的问题和准备的资料,才有了课堂上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共鸣和精彩表达。这堂课的精彩生成中充分体现了老师对任务预设的智慧和心血,可以说预设充分和精彩的生成是相辅相成,是有机融合的,这也是这堂课的匠心所在。

当然,整堂课在精彩纷呈,亮点不断的同时,在我看来,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其一完善情境。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项目学习,如能将此次读书活动中已经设计好的前四位作家的展板陈列展示,这比起在PPT上投影效果可能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其二注重过程和体验。本节课的任务为史铁生展板设计主题词,每个小组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见,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上看,效果是达到了,但学习的过程有时远比结果重要。如果能进一步跟进,如:课后让各组完成展板的设计任务,即使是用虚拟的方式,我想对于学生思想的尊重莫过于让他们实现所想。这对于他们学习语文,爱上语文是有极大的冲击力的。当然也可以再进一步,让学生继续体验设计展板背景或布图,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地研读作家作品,真正将其人与其文打通,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与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从这堂课的任务设计和活动上,我看到了学生身上无穷的可能性。其实,有时只要我们教师能给他们一个切实的学习语文、研究语文的支点,他们就能给我们无限精彩。这堂课在打开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拓展了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相信我们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去读书、去思考、去讨论交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实现阅读认知的系统建构,给他们创造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由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及其落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

猜你喜欢
史铁生预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史铁生:心魂之思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