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舞蹈文化的讲述者

2021-02-22 07:02张璇
艺术评鉴 2021年1期
关键词:田野符号语境

张璇

摘要:针对现阶段舞蹈作品平面化、边缘化和失语症三个现象,笔者提出深扎田野的重要性,重访在社会转型当口下民间舞者的工作走向。田野将舞蹈事项放置于既定语境中,用身体语言表达地方性的符号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理解跨文化的舞蹈发展问题,客观地看待舞蹈文化自觉性和多样性的问题。

关键词:舞蹈  文化  田野  语境  符号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050-03

最近“深扎”一词在关于舞蹈的论述中多次出现。什么是深扎,为什么要深扎,深扎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成为讨论的中心。简而言之,“深扎”即为职业舞者回到民间当中进行民间调查,从民间生活和民间舞蹈形态中感受民族舞蹈文化、激发创作灵感、提取原汁原味的舞蹈要素。

此外,相对于社会制度、组织机构和经济的因素,文化、价值观和自然在社会转型时变化较慢,“快餐文化”使舞蹈得了“失语症”,走向“扁平化”和“边缘化”。失语症让舞蹈的语法结构混乱、语义不明;扁平化来自于个性舞者的独我作品,不在乎观众是否能看懂,风格性、民族性不明确;边缘则是指舞蹈成为大众的伴酒菜,歌伴舞、酒厅舞越来越成为大众接受舞蹈的方式,舞蹈是否只有在做配角时才能被接受?“深扎”为从事舞蹈事业的人解决失语症、扁平化和边缘化等问题提供了方向。

一、田野调查与舞蹈的认知

田野调查法越来越来多地被运用于舞蹈学科中,成为研究舞蹈的重要方法之一。田野调查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多种类型,从调查内容分: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对舞蹈而言,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可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类型,舞蹈本身具备多样性和风格性的特点,田野调查具有其他方法不可代替的功能。

(一)田野:为了探求舞蹈语言的交流功能

当遇到“舞蹈是什么”的问题时,總担心在定义生成时不自觉地陷入到本质化的窘境中。舞蹈是一个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被建构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会动态地提出自己对舞蹈的理解。本质意味着静止,但如果我们将其放置在一个相对变化的时空中提出观点,也是一种多维的共享。舞蹈是艺术、是语言、是宗教、是符号,归根到底来说,舞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用于交流的文化,至于艺术、宗教、符号只是因为表达的方式和存在的空间不同,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

舞蹈作为交流的手段是以人体为载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以对于“动作”文本的呈现成为舞蹈文化分析的首要对象。按照一定的文化准则、意涵、逻辑、价值判断展开舞蹈动作文本的实施。例如:日常生活中晚辈见到长辈需要“鞠躬”行礼,长辈和晚辈之间的行为规范不能颠倒。换句话说,“鞠躬”的动作表达了“尊敬”的意涵,舞蹈是以有节律、典型的、美化的动作表现特定的文化意涵和象征意义。

(二)田野:帮助理解舞蹈的存在语境

舞蹈的交流以合乎本民族规范的语言说着本民族的文化,舞蹈动作是表象,将动作放置于不同语境当中表达着迥然相异的文化内涵。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主义,将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情境性语境、社会性语境。语言性语境强调上下文的提示关系:例如串翻身动作本身毫无意义,但放置于红军上雪山的情境中便赋予了“没站稳滚了下来”的语义,此时将原本抽象的舞蹈动作变成了具象的表达。如果将串翻身没站稳的涵义放在整个舞蹈作品的语境中,则体现出“艰难万分”的内涵。在语言性语境中,注重语境大和小、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层次关系。情境性语境意在说明共试下的发生,例如餐桌上的玫瑰花指向装饰的美感,当情境变为男生送女生的礼物时就暗含了爱情的寓意。藏族舞蹈作品《红河谷·序》利用演员开场时胳膊和腿的棱角分明的静态姿势描绘了一幅雪域高原上的军民鱼水情。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性语境:即表述人的文化背景,语义的产生与“人”的关系密切,注重交流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社会语境变化,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往往不同。田野调查是深层次并且全方面了解舞蹈文化事项的主要方法,将舞蹈事项放置在社会语境中进行了解,运用多角色访谈的方式探求舞蹈的形成和背后的深层价值观以及当地的宇宙观。例如:民间小戏《大头和尚戏柳翠》分布于我国十五个省市,讲述的是出家之人和尚与民间寡妇柳翠之间的你来我往。这样神圣与世俗的对话或者说属于不伦之恋的小戏内容为什么会受到百姓们的喜爱,是否在当地的社火语境中只有一个诉说人欲的节目?

社火成为平时不可谈论话题的释放,也是一场演绎本能的狂欢。那么如此戏谑的表演为什么会在中国语境下存在?将此讨论放置在社会性语境中分析,了解到其与历史中灭人欲,存天理的思想有关。它强调:“尽管人欲并非都是恶或者不好,但它所蕴含的假、恶、丑的倾向是严重的,是属于居敬、诚心的存养工夫需要消除之列的东西”。所以,是此种内敛节欲的思想用以化解社会矛盾,企图从控制个人到社会以求达到整个宋朝的稳定,建立起为统治者服务的伦理规范。

二、通过田野调查解决舞蹈实践中的问题

(一)不同的舞蹈是否有统一的审美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根据民族的多样性呈现出相同的特点:风格性、民族性、地域性,这是民间舞蹈的魅力所在。有些舞台实践是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院校的舞者自居于话语权的高位者,他们往往将自身的知识体系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现象的标准,在院校与民间划上一条分界线彼此区隔,使得深扎田野变得毫无意义,更有甚者会影响到田野本身的文化生态。因此,舞蹈是否应该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成为深扎田野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表达意义和审美价值判断的艺术活动,可能没有“美”的术语,但一定会有美的评价,并且关乎美的评价都是二元对立的组成,介于美与丑之间。美和丑的评判又表现出多元的特点,每一种文化对美的认识、表现和判断尺度都有所不同,例如:佤族的猎头在其文化尺度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却不能认可和接受。那么,“美”的观念是否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绝对的文化相对论认为全人类没有共同、统一的东西;而相对的文化相对论则认为全人类应该遵守一些共同的东西。绝对的文化相对论强调不同,相对的文化相对论主张在不同的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提示了共同。现今,在舞蹈实践中出现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现象,想要以西方审美标准判断和衡量一切舞蹈的审美价值并以此来区分美与丑。芭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欣赏的标准,凡是符合芭蕾动作走向和节奏的表达才是美的作品,否则被认为是粗俗和野蛮的代名词。这里的粗俗和野蛮存在文化进化论式的表达倾向,欧美为代表的文明社会才是艺术形式,是人类艺术的最高成果,认为原始人的社会结构简单,所以他们的艺术文明也处于原始的阶段。

根据美的统一性审美问题的讨论,我们既不能用一种相同的文化标准去思考,也不能放大文化的特殊性。在讨论审美标准的问题上,我们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标准之上的相同与差异,忽略了审美主体之间的对话。而美的判断恰恰地需要创作主体的情感性表达和欣赏主体主动地感受和体悟,是多种不同知识体系的交汇和协商、交流和对话。例如:我们所说的文化表征应该是互动的、主体间性的内涵,然而往往在民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会以自己文化核心为基准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东西,这里说明的是“吸收”并不是批判和贬义的态度,“吸收”只是文化相遇、相融的现象,同时成为文化自身发展的特定要素。如何吸收,吸收什么,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问题是关乎主体间性权力施展的重要话题。当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田野时,有时会被当地的村民公认为“权威”,并以我们为中心展开田野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不断向所谓的权威学习民间舞蹈。在热情的欢迎仪式过后,研究者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话语权的高处,在向下对话的过程中忽略主体间的对话,当地的本土文化被所谓的权威抹杀。再如:在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大赛中,评委试图用西方的理论和表演方法对民间艺术进行考察,认为想要成为优秀的民间艺术必须接受西方的训练体系。这种说法无疑陷入到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中,并且抹杀了创作主体的话语权,单方面地强调欣赏者的知识体系,此时我们应该去询问和理解创作主体对作品的文化意义。

(二)“变化”与“概念化”的认识

对于舞蹈而言,用文字记录是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在1993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针对全国舞蹈形态作出较为全面的描述,对于现在舞蹈研究工作者起着较为重要的地方民间舞蹈志的作用。但舞蹈文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从1993年至今,在近30年中,地方的民间舞蹈发生了如何的变化?笔者认为,只有重访民间才能认知文化的建构特点。田野调查不仅是一种表象式的研究,而是一种事物表象与本质的结合,作为方法论和认识论,遵循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舞蹈文化中,这种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同样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

与“变化”相对的是“静止”的看问题。有时候我们在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则是建立在牺牲一部分文化的基础上得来的,是保护也是破坏,忽略了文化内部多样性的特征。例如:在很多旅游场景中,为了吸引游客会刻意强调少数民族的某个习俗,例如壮族就要唱山歌,佤族就要拿着尖锐的刺刀跳舞殺牛,不自觉在展示的过程中被概念化表征,其实在当地的年轻人已经在墙上挂着各种歌星的海报,穿着同龄人的服装。少数民族的特征在一些所谓保护的举动中变得静止、被概念化定型,丰富的文化动态变得表面化,我们应该以动态的演进角度看待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没有一种文化是一尘不变、甚至可以用简单的符号去表述,应该将文化符号的关注点放在结构与能动性的问题上,放在族群内部与外部力量的互动中。

在这里,并不是不能对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任何重构性的举动,而是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问题。概念化总是在强调统一的时候忘记民族本身多样的特征,概念本身就是追求本质的一种倾向,当定义一个民族文化的时候已经失败,定义意味着标准,标准就要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文化现象,到底什么是标准,在舞蹈发展的时候,我们是否过多地将纷繁复杂的舞蹈文化变得一致和简单,在拥有“标准”时,是否失去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秀山花灯,原属于四川,现归为重庆,在秀山花灯被推广后,当地政府专门邀请外地的专家写戏本,并结合了当今的主旋律。其中,当地老百姓流传下来的段子不被重视,原本是文化瑰宝的东西被弃之不顾,请来所谓的专家编写,并用外来的“标准”替换了传统,花灯的戏班子不复存在,戏班子间的相互较劲变为统一的标准形态。

三、结语

深扎于田野,不断地重访民间才能认识舞蹈文化的逻辑和结构,每一个动作形态就是一个表现意义的符号,民族的多样性使得民族舞蹈呈现百花绽放的态势。在民族舞蹈文化中,有时会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说法更多地引进外来的先进代替传统,并且建立统一的标准,是规定般的束缚和捆绑,扼杀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忽视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和理念,自上而下的话语权使得动态的文化变得静止且统一。民族学中田野调查法以他者的身份进入田野,安静地观察文化生态,以包容的态度看待每一种文化的样式,不去干涉和阻碍,让民族之间在不同多样中认识彼此、看待彼此、包容彼此。

参考文献:

[1]刘建.转型期当口下的中国民间舞——深扎的理论思考[J].舞蹈,2017(01):2.

[2][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商务印书馆,2010.

[3]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3.

[4]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

[5]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毛泽东.实践论[N].人民日报,1950-12-29.

猜你喜欢
田野符号语境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语境与语境教学
田野作品选
捉迷藏的绿
秋天的田野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田野风光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