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江南名垂千古
——记张家港市第一个共产党员孙逊群烈士

2021-02-24 07:38冯春法
世纪风采 2021年1期
关键词:江阴无锡农民

冯春法

孙逊群烈士是张家港市第一个共产党员,大革命时期曾担任过中共江阴支部首任书记、江阴县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无锡县委书记等职,1927 年11 月13 日在无锡英勇牺牲。孙逊群离开我们虽然已90 多年,但他生前曾在香山东麓的三甲里小学(时称大南乡第二国民小学)任教8 年多,为当地父老乡亲做了许多好事,参加革命后常在三甲里一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牺牲后又葬在香山上达30 年之久,故而他永远活在香山人民的心中,其英名和事迹将永垂史册,熠熠生辉。

孙逊群(1897-1927)

帮助学生做课本锄强扶弱彰正义

1915 年夏,孙逊群从江阴乙种师范学校毕业后与殷念乔一起到三甲里小学任教,孙逊群任体育、美术、音乐教师。当时学校租用4 间民房作为教室,学生也不多,仅三四十个人。为了让更多的贫苦农民的子弟读上书,孙逊群与殷念乔一起深入农村,走门串户,动员民众送子女入学,对特别困难的贫寒家庭的子女则实行免费教育。学生没有课本,孙逊群就自己动手,一丝不苟,用毛笔把教授“人、手、足、刀、尺”的课本,一个字一个字、一页一页地抄写出来。暑假里天气很热,教室里又闷气,孙逊群一边挥汗,一边书写。为了免费给学生提供课本,孙逊群不知疲倦地抄写着,写好一页,就把它铺在教室的地上晾干,不到半天,整个教室的地上铺得满满的。就这样,孙逊群接连抄写了好多天,一直到完成。这样一来,不少原本读不起书的贫民子弟都欣欣然前来报名念书,学生一下子比原来多出了一倍。

1916 年夏,三甲里镇个别土劣与屠户蒋某有过节,竟勾结镇山基督教堂西教士污蔑蒋屠户行窃教堂,欲对蒋屠户进行重罚。蒋某无可奈何之下,去三甲里小学求助孙逊群。为了弄清事情真相,孙逊群深入底层走访调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形后,便与三甲里土劣约定在镇上王记茶店说理、辩论。孙逊群摆事实、讲道理,有力地驳斥了三甲里土劣与镇山基督教堂西教士的诬蔑、不实之词,而三甲里土劣理屈词穷,又拿不出证据,最后败诉。于是,蒋某洗刷了行窃的罪名,而西教士被当地百姓驱逐出境。

是年秋后,江阴田赋局派税警下乡收税,在大南乡老新田埭蒋家用大斗量米,村民不服,去三甲里小学请来孙逊群老师评理。此时,有个农民说了句气愤的话,结果挨了税警一枪托。孙逊群以此为由,叫大家不要交税,同时对税警提出两点严正要求:第一,打人的税警必须向被打的农民赔礼道歉;第二,收税必须用公平斗、公平秤收。在孙逊群有理有节的斗争下,税警自感理亏,被迫顺从了孙逊群的意见。在场百姓莫不拍手称快。

周水平(1894-1926)

立下马革裹尸志小沙渡里加入党

自从三甲里小学升格为高等小学后,每年寒、暑假期间,三甲里小学总要开展大南乡旅外同学写字作诗的活动,名称叫“字会卷”,而每次旅外同学会总少不了孙逊群。有一年的暑假里,三甲里小学照例举办了旅外同学会。孙逊群的书法很有功夫,字写得不错。在“字会卷”活动中,孙逊群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大概意思是,为民族男儿有志死异域,干革命甘愿马革裹尸还。原来,青年时期的孙逊群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又通过阅读在袁家桥小学任教的好友徐鸿英从上海带回的《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目睹了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黑暗腐败,早已萌发了革命的思想,这副对联表明青年时代的孙逊群早有振兴民族、改革社会的志向了。

1924 年7 月,孙逊群参加了国民党江苏省临时党部在南京举办的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认识了在省党部任职的共产党员侯绍裘,由他介绍,加入了国民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5 年3 月,中共上海地委派出共产党员刘重民,会同国民党员朱季恂,先后到江阴、沙洲等地活动,以筹建国民党组织的名义物色发展共产党员,以适应大革命发展的需要。其时,刘重民、朱季恂已从侯绍裘那里了解到孙逊群会同钱振标已在江阴城乡发展了40 多名进步青年加入了国民党,并在雎阳庙正式建立了国民党江阴区分部,遂决定重点考察一下孙逊群。通过考察,刘、朱觉得孙逊群不错,可以发展为共产党员。1925 年5 月16 日,孙逊群在殷念乔校长的资助下去上海小沙渡参加革命活动。这一天,经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孙逊群改名孙选,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江阴支部首任书记。

声援“五卅”祭英烈创办《星光》斗腐恶

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了江阴,激起了江阴学生、工人、爱国人士的无比愤怒。遵照中共上海地委“将斗争扩大到各阶层人民中去,结成各阶层人民的反帝联合战线”的指示,以孙逊群为书记的中共江阴支部决定以学生联合会、教员联合会为基础,联合各界群众团体,成立江阴五卅惨案后援会,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25 年6 月3日,南菁中学、励实中学等校学生致电省署,要求他们向上海租界工部局提出严正抗议,释放被捕学生、工人,抚恤被害者家属,惩办指使者及开枪凶手。接连几天,江阴各界分别进行罢工、罢课、罢市,广大工人、学生、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6 月7 日,江阴各界54 个团体3000 余人,集中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声援五卅惨案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6 月9 日,江阴派出代表专程将捐款送往上海。6月30 日下午,在中共江阴支部的领导和组织下,江阴各界群众团体5000 余人,顶着烈日,在公共体育场公祭五卅惨案遇难烈士。体育场中设立祭案,供诸烈士灵位,门口悬挽联一副,上书“歌斯哭斯匹夫有责,剑及履及与子同仇”。公祭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这日,江阴各机关、学校、工厂等一律罢工、罢课、停宴、停止娱乐,各报休刊一日,以志哀悼。当年参加公祭、游行的江阴早期共产党员陆尔康在自己写的小调《农民协会有力量》中唱道:“江阴城乡来响应,代表5000名,咿呀呀得儿喂,公祭再游行。江阴城乡一条心,学校当尖兵,咿呀呀得儿喂,指挥孙逊群。”这段唱词,还原了当年江阴人民在以孙逊群为书记的中共江阴支部领导下,公祭五卅惨案遇难烈士、会后举行大游行的历史。

1925 年9 月,孙逊群会同从上海回顾山养病的国民党左派、进步青年周水平,在江阴澄南小学秘密创办《星光》报,孙逊群担任主笔,接连撰写反对江阴大地主们炮制的旨在盘剥赎田贫苦农民的《钱洋折合还债法》,发表在《星光》报上。《星光》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军阀、官僚、土豪劣绅的罪行。它载着孙逊群、周水平等仁人志士的革命思想、革命激情,飞向了江阴全县的集镇、学校,飞向了无锡、南京、上海、苏州。

《星光》报起初是周刊、油印的,后改为旬刊,送无锡铅印后取回,夹在《新江阴报》内免费发放。《星光》的出现,使江阴反动当局如临大敌,派出警探四处侦查。《星光》的问世,沉重地打击了军阀、官僚、土豪劣绅的黑暗统治,使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同时使许许多多进步青年提高了思想觉悟,意志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参加广州农讲所调查报告向党呈

1926 年4 月,孙逊群任中共江阴独立支部书记,尔后由中共江浙区委推荐,赴广州前往由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5 月3 日开学,9 月11 日结业。毛泽东任所长,周恩来、萧楚女、彭泽平、恽代英、李立三、邓中夏等著名共产党人担任教员,另外,有国内知名人士陈启修、罗绮园、于树德等亲临授课。第六届农讲所实际授课13 个星期252小时,所学功课25 门,赴海丰实践2 个星期,赴韶关实习1 个星期,军事训练10 个星期,上操128小时,另外还有课外研究(由学生组织13 个农民问题研究会)。孙逊群在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军事知识等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上课之余,毛泽东常和学员谈话,了解各地农民的生活情形和开展农民运动的具体情况。孙逊群不但向毛泽东口头汇报了江阴、沙洲农民的痛苦生活情形和周水平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被江阴、无锡、常熟3 县38 个地主联名向军阀孙传芳控告因而被害了性命的事,而且呈上了自己于1926 年3 月16 日写的《江阴县报告关于江阴之政治、农民、工人教育及学生状况》。江阴农运特派员、孙逊群的挚友高启根在孙逊群牺牲不久后写的《十哭孙逊群》(小调) 中唱道:“三哭逊群好文采,口诛笔伐显才干。调查研究贫民事,要为贫民吐苦难。四哭逊群心厚正,两个阶级分假真。大幸广州遇救星,调查报告向天呈。”这两节唱词说的就是这件事。孙逊群的口头汇报和呈上的调查报告,为中共制定开展全国农民运动工作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组建江阴农协会配合北伐天地动

1926 年9 月11 日广州农讲所结业后,孙逊群回沪向中共江浙区委报到,受命以国民党江苏省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回江阴开展农民运动。于是,孙逊群回澄后便迅即联系陈叔璇、堵铁君、徐鸿英等共产党员,秘密组建江阴农民自卫军和江阴县农民协会。

1926 年10 月,孙逊群命农运骨干陈楚书去江阴山观陈全郎铁匠铺打造大刀400 把,以武装农民自卫军,后因缺乏打造刀刃的特种钢,仅打了189 把。后来,孙逊群就建立了一支约200 人的农民自卫军,这是江阴、沙洲地区第一支红色武装,孙逊群任总指挥。

1927 年3 月北伐军进驻江阴的前夕,盘踞在江阴城里的孙传芳所属白宝山部队仓惶渡江北去。江阴城里一片混乱。孙逊群即以农民自卫军为主体在江阴城区建立了纠察队,关闭四面城门,在城头上挂起了国民党的旗帜,吓得从别处败退下来的孙传芳部队掉头而逃。在孙逊群的带领下,农民自卫军释放了狱中无辜群众,收缴了县衙、城区4 个警察分驻所以及周庄、后塍等地土劣商团的枪支,扩建了农民自卫军,人数有400 人之多。

北伐军驻澄后,江阴县农民协会正式挂牌办公。3 月23 日,在江阴县君山大校场召开江阴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孙逊群任县农民协会委员长。会上,以协会名义发布禁止赌博、禁吸鸦片、禁演淫戏、禁宰耕牛、禁放高利贷公告。会后,各区、乡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利用庙会、演戏等散发传单,宣传共产党政治主张。这一时期,城里的银行、钱庄都给农会封了,商店领款,须经孙逊群批准盖印后才生效。孙逊群、陈叔璇等还在江阴励实中学举办了一期县农民运动训练班,为各区、乡培训了一批农运骨干。接着,又成立了“办理周案委员会”,为周水平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逮捕了周水平案要犯,查封了33 名地主劣绅的房屋财产。

4 月16 日,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阴国民党右派开始“清党”,通缉孙逊群、陈叔璇的布告贴满了江阴城的大街小巷。县农民协会被封,农民自卫军被解散,大批农运骨干被抓了起来。孙逊群在三甲里隐蔽了一段时期后转移到无锡,化名王津民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孙逊群当年赴广州参加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使用过的柳条箱

策应城郊举义旗枭首颅挂光复门

1927 年6 月初,中共无锡地委书记江元青被捕,无锡地委再次遭到破坏,中共江浙区委调孙逊群到无锡任中共无锡地委代理书记,不久撤销中共无锡地委,恢复中共无锡县委,孙逊群任县委组织委员兼县委负责人。7 月,孙逊群在无锡惠农桥73 号创建无锡地下工会机关。9 月底,无锡县委书记黄周平自动离职,孙逊群任中共无锡县委书记。

10 月中旬,中共无锡县委在安镇附近的钱埂上召开秋收起义的筹备会议,分工孙逊群在城区组织“工人赤卫队”,以策应无锡城郊秋收农民暴动。10 月23 日晚,孙逊群和一批工人干部在无锡惠农桥73 号地下工会机关一起研讨如何策应城郊秋收起义时,突遭反动警察的包围,他和邵杏泉、张杏春、沈重英、唐炳南、徐灿林、张阿三等被捕,押往无锡县公安局,遭到敌人连夜审讯。任凭敌人百般威逼利诱,孙逊群都始终严守党的机密,没有出卖党内任何一个同志。

11 月23 日下午,敌人将孙逊群、夏霖、张杏春、严寿鹤、邵杏泉、蔡大炘、张子庭7 人绑在门板上游行示众,至无锡南校场“斩决”。孙逊群的头颅被悬挂在无锡光复门上“示众”,时间长达7 天之久。

孙逊群被杀害后,其尸身由其舅父田木匠埋在南郊乱坟场,后来其头颅、尸身由江阴党组织及挚友花100 个银元,租用了一条木船运回了江阴,安葬于香山朝北三官堂右首双塘湾孙氏祖坟内。1957 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将孙逊群的遗骨移至南京望江矶革命烈士公墓(现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安葬。

猜你喜欢
江阴无锡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吴子岳:让产品从无锡制造变成无锡设计
耕牛和农民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喜茶无锡南长街灵感特色店
农民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