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对元帅系俄矮2号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2021-02-24 08:00张睿臣曹雪璟马宗桓李文芳毛娟陈佰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果形花后施氮

张睿臣,曹雪璟,马宗桓,李文芳,毛娟,陈佰鸿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俄矮2号是元帅苹果的第五代芽变短枝型品种,具有果型硕大端庄、色泽嫣红鲜亮、果顶五棱分明、味道香甜的特点,主要在甘肃天水和山西运城地区种植[1-3].氮素是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果树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果树的器官建造、物质代谢、生化过程、果实品质的形成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生命元素”[4].

关于施氮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施氮对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具有显著影响,增施氮肥果实外在品质均相应提升,但过量施氮导致果实硬度下降,不利于果实的贮藏[5].施氮能促进火龙果果实的生长,且施氮对果实纵径影响小于横径[6].研究发现随着氮素施用量增加,红富士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7].温志静等[8]对嘎啦苹果的研究表明,适宜的氮素有助于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合成.

天水地处黄土高原西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是我国短枝型元帅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地区[9].但对天水地区果园调查发现,果农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滥用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剧增,果实品质严重下降,而且加剧了果园土壤的氮素环境负荷,使果园土壤质量下降,保肥能力差[10-11].因此,本研究以元帅系短枝型品种俄矮2号为试验材料,尿素为氮源,研究不同施用量对矮化苹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明确黄土高原矮化苹果树对氮素的需求和利用特点,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苹果试验基地(N 39°92′,E 116°40′)开展,海拔1 400 m,年平均气温10.7 ℃,年降水量500 mm左右,无霜期170 d左右.试验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4.60 g/kg,全氮1.23 g/kg,碱解氮118.75 mg/kg,全磷1.36 g/kg,速效磷68.73 mg/kg,全钾38.74 g/kg,速效钾401.10 g/kg.土壤pH为8.28.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元帅系短枝型俄矮2号,树龄为8 a,砧木为山定子(Malusbaccata),株行距为2 m×4 m,树形为自由纺锤形.果园无灌溉条件,采用行内覆2.5 m宽的地布保墒控草.秋季果园施入腐熟羊粪30 m3/hm2、过磷酸钙(P2O5≥12%)300 kg/hm2及氯化钾(K2O≥52%)525 kg/hm2.果园其他管理措施依照果农常规管理进行.

1.3 试验设计

以生产中常用的尿素为氮肥,设以下4个施N水平:全年尿素施入量分别为150(T1)、300(T2)和600 kg/hm2(T3),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CK).分别在萌芽期(4月10日)施入全年施氮量的50%、果实膨大期(6月25日)施入30%,果实成熟前一周(8月25日)施入20%.选择长势相近的3株果树作为一个处理,单株为一个重复.从花后20 d开始,每个重复在果树相近高度的东、南、西、北四个部位分别选取两个果实进行标记并测量记录其初始数据,每个处理共标记24个果实,之后每隔15 d分别测定标记果实的纵横径,并计算果形指数.同样,从花后30 d开始,按照前面所述的方法每个处理选取24个果实,每隔30 d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和淀粉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并在9月30日成熟采收全部果实,测定株产.

1.4 试验方法

1.4.1 果实纵横径、硬度及单果质量的测定 采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的纵横径,并计算果形指数;用1%的电子天平测定单果质量,果实硬度用GY-4数显式水果硬度计(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测定.

1.4.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和淀粉含量测定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采用TD-35手持式数字折光糖度计(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12],并计算固酸比;VC含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13];淀粉采用酸水解法测定[14].

1.4.3 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苹果剥去果皮后准确称取1.0 g置入研钵中,加入5 mL去离子水研磨至匀浆,然后转入离心管中,12 000 r/min离心15 min,吸取上清液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 mL,然后用0.22 μm水相滤膜过滤后加入样品瓶中待测.

高效液相色谱为Waters 1525,配备2707型自动进样器,检测器为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柱温80 ℃,流动相:超纯水,检测池温度35 ℃,流速0.6 mL/min,进样量为10 μL.采用外标法进行样品糖含量的确定,所有标准品均购自Sigma公司.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作图,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方差分析.α=0.05为显著相关,α=0.01为极显著相关.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图1-A和1-B可知,随施氮水平提升果实横径基本表现为升高趋势,T1处理果实横径在整个时期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T2和T3处理果实横径在花后20~50 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花后65、80、95、115、130和145 d,T2处理果实横径较对照分别高9.1%、9.45%、8.77%、9.97%、9.34%和9.95%;T3处理较对照分别高11.1%、9.83%、9.33%、8.03%、6.84%和8.04%,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在花后50、65、95、130和145 d,随着施氮水平提升,纵径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T1处理下为最高,较对照分别高4.92%、2.02%、2.7%、3.38%和1.27%,各施氮处理间纵径均无显著差异.

由图1-C可知,在整个生育期内,各处理果形指数均表现为逐渐降低.除花后130 d,其余时期果形指数均表现为T1>T2>CK>T3,其中T1和T2处理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较对照分别增加2.6%~10.9%和1.4%~10.1%.在花后35、50和65 d时,T3处理果形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各时期T3处理果形指数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2.2 施氮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固酸比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由图2-A可知,全生育期果实硬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处理硬度均高于对照.与T1和T3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30 d时果实硬度,较T1和T3处理分别增加5.27%和6.12%.花后90、120和150 d,与对照相比,T1和T2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以T2处理硬度为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9.48%、5.37%和7.24%.由此可见,T2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硬度.

各施氮处理在花后60、90、120和150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图2-B).花后60和120 d,与对照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0.38%和11.53%.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90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T2处理为最高,较对照增加8.85%.花后150 d,T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较T1和T3处理分别增加6.82%和7.63%.

图中数据为同期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Data are presented as the means ± standard error.The different letters in each sampling tim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0.05 level(P<0.05).图1 施氮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Figure 1 Influenc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frui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由图2-C可知,各施氮处理在花后60、90、120和150 d时VC含量均高于对照.花后60和90 d,各施氮处理VC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T1、T2和T3处理无显著差异.与T1和T3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120 d时VC含量,较T1和T3处理分别提高1.52%和6.4%.花后150 d,与对照相比,T1和T2处理显著提高了VC含量,以T2处理为最高,较对照提高12.26%,T3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由图2-D可知,整个生育期内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花后30 d,T1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花后60、90、120和150 d,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T2处理下达到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0.8%、31.47%、28.98%和29.91%.与对照相比,T3处理显著降低了花后60、120和150 d可滴定酸含量.

由图2-E可知,随着果实的成熟,固酸比呈慢-快-慢的趋势逐渐升高.花后30 d,各处理固酸比无显著差异.花后60 d,与对照相比,T2和T3处理固酸比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提高25.69%和36.26%,T1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花后90 d,各施氮处理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以T2处理最高,为75.35,是对照的1.45倍.花后120 d和150 d,固酸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T3处理下均为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53.67%和54.65%,与T2处理无显著差异.

由图2-F可知,全生育期内淀粉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后30 d和60 d,各施氮处理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花后90、120和150 d,随着施氮水平逐渐提升,各施氮处理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在T2处理达到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28.1%、14.17%和25.3%,T2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

2.3 施氮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各处理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图3)显示,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逐渐增加,山梨醇含量逐渐降低.由图3-A和图3-B可知,与对照相比,T2处理在花后60、90、120和150 d时显著增加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6.44%、25.87%、9.1%、12.99%和15.57%、12.21%、13.42%、12.84%;T1处理在花后90 d和150 d时果糖含量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11.67%和10.16%;T3处理在花后120 d时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余时期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图中数据为同期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Data are presented as the means ± standard error.The different letters in each sampling tim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0.05 level(P<0.05).图2 施氮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固酸比和淀粉含量的影响Figure 2 Influenc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hardness,soluble solids,VC,titratable acids,ratio of soluble solids content to acid content and starch content in the fruits

由图3-C可知,全生育期内T3处理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60 d时蔗糖含量,以T3处理含量最高,为对照的1.25倍,T1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与T1和T2处理相比,T3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90 d时蔗糖含量,较T1和T2处理分别提高7.87%和5.11%.花后120和150 d,与对照相比,各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蔗糖含量,以T3处理为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2.55%和16.43%.

由图3-D可知,山梨醇含量随着生育时期延长而逐渐降低,高氮水平的T3处理,其山梨醇含量最高.花后30和60 d,与对照相比,T2和T3处理山梨醇含量显著提高,较对照分别提高9.01%、10.07%和13.69%、22.26%.T3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90 d和120 d时山梨醇含量,两个时期分别为5.56、3.81 mg/g,花后150 d,T3处理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5.16%,T1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2.4 施氮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由表1知,不同施氮处理后,果实个数、平均单果质量和产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且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T2处理果实个数显著提高,较对照提高10.16%,与T1和T3处理无显著差异.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在T2处理下达到最高,为318.58 g,较T1和CK分别提高8.79%和13.52%,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为107.87 t/hm2,较对照提高25.06%,与T3处理差异不显著.

图中数据为同期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Data are presented as the means ± standard error.The different letters in each sampling tim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0.05 level(P<0.05).图3 施氮对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蔗糖含量的影响Figure 3 Influenc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fructose,glucose,sorbitol and sucrose contents in the fruits

表1 施氮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苹果果形指数与果实大小是苹果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遗传基因和果实发育的营养水平及所处的生态条件有关[15].陈庆浩[16]以伏梨为研究对象,发现施氮对果实横径的增长和果形指数变化有显著作用,且有利于果实细胞分裂和果实肥大.在甜瓜中研究发现,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果实横径和纵径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各处理纵径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17].本研究发现施氮处理提高了果实横径大小,在花后65、80、95、115、130和145 d时,果实横径在全年施氮量600 kg/hm2时表现为最大;在花后50、65、95、130和145 d时,T2处理的果实纵径高于其他处理,这表明适宜的氮素对果实纵横径的增长均具有一定作用.果形指数在大部分时期表现为T1>T2>CK>T3,可能是由于氮肥施用量增加,促进了果实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为果实膨大提供了充足的有机化合物,进而影响果实大小,但氮素施用过量不利于改善果形指数[18].

氮素是果树必需矿质元素中的核心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其施用量与果实的品质密切相关[19].据报道,酿酒葡萄蛇龙珠在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植株生长较好,且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显著增加[20].在菠萝上,施氮均能显著提高单果质量和产量,其中375 kg/hm2尿素处理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增加36.77%[21].本试验结果表明,果实产量在300 kg/hm2的施氮量时达到最高;果实硬度是衡量果实采收、鲜食、运输、贮藏的重要指标,本试验中各时期果实硬度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升而增加,但是超过300 kg/hm2氮素施用量后果实硬度开始下降,可能是由于过量施氮影响了果实中钙含量的积累[22],进而导致果实硬度下降,这与李丙智等[7]在红富士苹果和孟月华等[23]在八月脆梨上研究结果相似.有研究认为,氮素施用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适量施用氮肥可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口感最佳[24].朱清华等[25]在油桃上研究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本研究表明,在花后60、90、120和150 d时,施300 kg/hm2的氮肥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均达到最高.本试验中对照处理淀粉含量在花后60 d时达到最高,而各施氮处理淀粉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花后90 d,说明施氮延长了淀粉合成和降解时间,花后60 d,各处理淀粉含量排序依次为CK>T2>T1>T3,原因是对照处理淀粉含量在花后60 d时合成到最高值,而各施氮处理的淀粉还处于合成阶段,花后90 d,各处理淀粉含量依次为T2>T3>T1>CK,这是由于对照处理的淀粉已经开始降解,而各施氮处理淀粉合成达到最高,这与温志静等[26]在嘎拉苹果上研究结果相似.

糖的含量、组成及糖酸比与果实风味品质密切相关.果实成熟变甜的过程主要依赖于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在液泡中的大量积累,尤其是果糖和蔗糖[27].果糖是最甜的可溶性糖,对果实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山梨醇是苹果主要的光合作用产物运输形式和可溶性储藏物质,起着其他植物中蔗糖的作用,且随着果实成熟迅速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糖[28].有研究表明,适量的氮肥能够提高果实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的含量,过量施用氮肥会使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下降从而导致总糖含量下降[29].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育期延长,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山梨糖醇含量逐渐降低且在花后150 d时降至最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大部分时期表现为施300 kg/hm2的氮肥达到最高,而施600 kg/hm2的氮肥山梨醇和蔗糖含量积累最多.

4 结论

300 kg/hm2氮肥处理,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淀粉和产量均达到最高,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积累最多,能够显著改善果实品质,为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合理施肥量.

猜你喜欢
果形花后施氮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花前渍水锻炼调控花后小麦耐渍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增施磷肥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
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果形评价方法研究
宁夏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分析
苹果品质要提高 花后追肥很重要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冠层氨挥发的影响
均匀施氮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