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新基建主线 构筑安全可持续发展

2021-02-24 08:00党博文
通信产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

党博文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无疑,新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一个崭新的产业环境正在形成,“十四五”信息通信产业面临崭新机会。

近日,华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基建的核心在于“基”,“基”让数据流动起来,释放数据红利和价值。5G是网络化之基、云是数字化之基,AI是智能化之基。“基”的核心是联接和计算,联接以5G/F5G为代表,计算最重要的形式是云与AI,三者融合通过技术的聚变产生商业的裂变,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和智能化。

数字经济优势日益凸显

“对于新基建的建设,要做到建设与运营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短期与长期并重。”华为相关负责人指出,数字化转型不只是信息化,要用信息化技术赋能业务,帮助提升效率;新基建需要通过应用进行承载,应用依靠软件完成,要尊重软件的价值,进而促进应用软件可持续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需要尊重规律,做好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引入AI技术逐步实现智能化。

在华为看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同时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优势凸显,加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疫情防控以进入新常态,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各地纷纷出台“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数据跟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一起纳入为生产要素,市场从生产、物流、消费、服务等各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节奏正在加快,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促进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有序流动,全社会交易成本逐步降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构筑安全可持续发展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指出,近期看,新基建可以稳经济、稳增长;长远看,新基建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石,可以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释放更多动力和潜力,推动经济升级,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大中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要维持安全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合作的同时,还应在供应链、生态链、产业链、人才链进行突破培育,并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探索,做到“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

作为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對此,华为提出七点建议。

一是5G网络的建设要适度超前。除了城区,还要重点关注场景化区域覆盖需求,构筑一张以1个普遍覆盖的宽管道、N维能力按需叠加的5G极简目标网络,鼓励市场和企业参与到5G应用创新,推动创新应用场景化复制,降低整体成本,实现5G 2B应用从量变到质变。

二是构建200G/400G的骨干、10G PON接入的全光F5G网络建设,实现千兆光网普遍覆盖。光纤网络在家庭延伸部署到每个房间,实现真千兆高质量体验,在园区和工厂延伸部署到每个桌面、每个机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率先在工业制造、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国家支柱和民生福祉领域实现广泛融合应用,成为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动能。

三是建成基于IPv6+产业的超宽带、低时延、服务化、智能化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实现云网融合、业务快速开通、网络自优自愈,提供差异化、可承诺的互联网服务质量保障,满足行业数字化和业务创新要求。

四是倡导云服务集约化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模式。采购模式考虑逐步从传统的购买软件的交易方式转变为购买服务的合作模式,简化流程,降低初始投资成本,确保更多新技术能力和生态应用的持续引入和落地,充分发挥多元算力效能,支撑面向未来的持续业务创新。

五是以国家计算战略驱动,围绕龙头企业构建产业生态,以市场和技术双轮驱动新计算产业健康发展,基于我国计算体系开展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市场化手段、以真试真用为检验标准牵引基础软硬件的创新和研发,实现从核心领域可控、到全面可控、最终领先的目标。

以算力发展指标牵引和促进计算产业发展,设立基础算力发展指标、人工智能普及率等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的新发展指标,以指标指导各个行业和区域做好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满足千行百业数字化所需要的算力,以“数字公路”驱动数字经济规模发展。

围绕数据要素,强化数据产业安全可靠、绿色节能的发展方向,建设创新、绿色、安全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以数据存储、管理、流动为核心,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支撑数字经济快速、高效、安全发展。

六是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顶层设计,指导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整体规划、协同发展,加强高效能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芯片、原生AI框架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围绕我国人工智能原生软硬件技术路线开展行业应用创新;超前布局全国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网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经济普惠的人工智能算力;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普惠算力、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集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开发者进行应用创新的门槛,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强中欧合作,积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与兼容。

七是打造5G/鲲鹏/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区域综合创新中心,助力能力孵化,人才培养;以城市/区县为面,产业集群和相关行业为线,龙头企业为点,打造立体式全面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体,一张蓝图绘到底,数据合理流动,逐步实现全场景智慧,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

猜你喜欢
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
基于网络5.0的重叠网形态算力网络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于SiteAI算力终端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
人工智能与就业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