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毅:每一次警笛骤响,都是血与火的逆行

2021-02-25 07:27梁伟
中华儿女 2021年24期
关键词:特勤消防救援

梁伟

2021年11月4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应急管理系统首次对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进行表彰。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涌泉特勤站站长曾杰毅被授予“中国消防忠诚卫士”、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每一次着装出发,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警笛骤响,都是血与火的逆行。十八年来,曾杰毅对1300余次灭火抢险救援事故进行成功处置,营救被困群众380余人。他用智慧、经验和勇气上百次与死神同行,却从未想过放弃。面对汶川地震后的余震、滑坡,他临危不乱,处置有方;面对液化石油气槽罐车侧翻爆燃,他冷静思考,冲锋陷阵;面对长江流域河水持续上涨,多地防线告急,他科学指挥,争分夺秒为筑堤抗洪赢得时间……用鲜血和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消防员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警铃,就要第一时间穿好战斗服,冲锋陷阵”。曾杰毅说,“面对荣誉,唯有奋进。我要像一颗种子一样,去感染和带动身边队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逆火而行,不负初心,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每一次着装出发,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警笛骤响,都是血与火的逆行

对于消防员,曾杰毅是有情结的。儿时的他调皮爱闹,但只要父亲讲起英雄人物的战斗故事,他就立马安静下来。当时,曾杰毅家对面就是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消防中队。每天早上,他听着中队清晨出操的军号声起床,只要听到消防车警笛声,都会跑到门口去看一辆辆火红的消防车。看到官兵们在训练时“飞檐走壁”,他就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

2003年11月3日凌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州大厦发生特大火灾。衡阳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4个公安消防中队、4个专职消防队共16台消防车和市环卫局两台洒水车,150余名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经过三个多小时浴火奋战,大楼内94户412人及周边楼宇居民全部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20名消防官兵在大火中壮烈牺牲。看到这个新闻,曾杰毅泪流满面,高中毕业的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要当一名消防员。

当时,征兵工作刚刚开始,看到“好男儿,当兵去!”的宣传标语,青春期的他热血沸腾,但是他知道自己想做的就是消防员。上天总是眷顾有梦想的人,就在他踌躇不决时,湖南省消防总队来北湖区招兵,曾杰毅乐了。就这样,经过严格的体检、家访……他如愿成为一名消防战士。那一年,他刚满18岁。

在部队,曾杰毅变得更坚强,“那才叫真正的成长,虽然训练很苦,但因为自己喜欢,所以痛并快乐着”。他说,“新兵集训后,我被分到长沙市消防支队。下队第一天,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当一个好兵”!

2004年2月,曾杰毅第一次出警,“听到战斗号,电铃一响,拼命往楼下跑,穿上战斗服爬上车,坐在车上特别‘兴奋’,就幻想着现场刺激神气的一面,幻想着自己在现场能有所作为”。这是一个农村的杂物房起火,曾杰毅主要负责供水。看着班长和老兵在现场有条不紊,曾杰毅知道,今天的他们就是未来的自己。

平时训练,曾杰毅总努力冲在最前面,因为身体素质好,加上极其刻苦地训练,很快就成为队里跑在最前面的人。

2004年11月,曾杰毅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必须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用实际行动扛起党员责任,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敢于站出来、挑重担、当先锋。”

2005年9月26日,长沙火车站晓园电器城突发大火。当曾杰毅随队赶到现场时,火焰已经突破主楼外墙,室内温度高达上千度,大楼内部有多名人员被困。倘若不及时控制火情,大楼随时有坍塌危险。

“组织有效内攻!”指挥部在得到检测部门评估结果后,果断下达作战命令。战斗班长曾杰毅主动请缨,带领一个战斗班冲入火海,强攻至起火楼层内部,设置水枪阵地,对主梁进行有效降温、对起火点进行强攻。

1小时、2小时,冲天烈焰烘烤下,每分每秒都显得那么漫长、那么煎熬。战友之间每隔一会儿,就要相互向战斗服上浇水,进行降温。最恐惧的就是架设阵地的周围,时不时传来“砰砰砰”的炸響声。但是曾杰毅说,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害怕,唯一的想法就是完成任务,要把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经过6个多小时连续作战,火灾得到有效控制,56名群众被安全救出。

“如果能够再快一点到达现场,如果在训练中我对自己更狠一点,也许我还能挽救更多生命”

曾杰毅知道:没有训练场上的锤炼敲打,哪有火场救援的全身而退?过硬的素质就是自己不辱使命的杀手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3日凌晨,消防支队接到湖南省消防总队命令,紧急驰援。曾杰毅主动请缨,与从其他支队抽调的战友们一起奔赴地震灾区。到达灾区后,曾杰毅被任命为救援组组长,还没来得及调整,就接到救援任务:赶赴北川县蒲阳路胡家巷一处倒塌的六层居民楼,实施搜救。

当时的北川余震频繁,断墙危倾,照明缺失,接济艰难。曾杰毅背着生命探测仪,和战友用双手扒土,用双肩抬板,用双膝顶梁,奋力搜救幸存者。一名50多岁的被困者右胳膊和左腿被倒塌的房梁卡着,流血不止。曾杰毅和队友将千斤顶伸进废墟,但却找不到着力点。他们又用起重气垫,可是空间太小,无法施展开。当时营救被困者唯一办法就是钻进房梁的空档区域,可是余震不断,随时可能塌陷。没有丝毫犹豫,曾杰毅和一名战友钻进空档区域,清理障碍物、操作扩张器,最终这名被困群众被救出。在这般危险而艰难的环境中,他和战友们从废墟里成功救出5名受困群众。

在参与北川中学的救援中,曾杰毅和战友们连续奋战,艰难地打开楼板后,却没有创造奇迹。那一刻,曾杰毅泪如雨下。“如果能够再快一点到达现场,如果在训练中我对自己更狠一点,也许我还能挽救更多生命。”他内疚而自责。

5月18日,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曾杰毅率战友冒着余震中山体滑坡等危险,赶赴灾情严重的水观乡,营救受灾群众。将200多人护送到南坝镇过程中,为开辟山谷通道,他将救生绳拴在山体两头的树干上,与战友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群众抓着安全绳通过险区。

在灾区的日子,曾杰毅和战友们连续奋战10个昼夜,每天平均负重行军20公里,手套磨破一双又一双,肩膀膝盖全是淤青,但他说自己完全感觉不到疼和累。正是凭借在汶川救援中优异表现,曾杰毅被破格保送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就读消防指挥专业。这让他对消防事业有了更深理解。“可能之前对消防员的认识,就是平时好好训练,现场灭火救人,但是到了军校,处于指挥员位置,就必须学会在到达现场后观察全局,排兵布阵,用战法去救人。你的任何一个指令都要考虑到每一名队员的生命安全,不容有失,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学习、研究。”

毕业后,曾杰毅回到郴州消防支队担任副中队长。对于自己,他更加苛刻,无论是训练,还是救援现场,永远冲在最前面。2012年,湖南省消防总队举行全省消防部队打造现代消防铁军田径大比武和基层指挥员大比武,准备参赛的曾杰毅27岁,在年龄和体力上,显然不具备优势。

“我对自己真挺狠的,现在根本计算不了当时训练时间有多长,因为整个人完全沉浸在训练当中,只要人不倒,我就肯定在练。后来练到腰肌劳损,疼得起床都困难,但是训练不能停。我口袋里装着止疼药,疼极了就吃一颗,训练后拿热毛巾敷一下;脚踝受伤了,绑个绷带继续练;膝盖水肿了,打针封闭继续练。”曾杰毅轻松地像在说别人,但很难想象,那样的日子,他是如何坚持的。

光是单人拉梯,曾杰毅每天就要练习200多次,训练多达2万多次。最终,在这场大比武中,他一个人就拿了六个单项第一。在湖南消防历史上,曾杰毅在2008年创造、6.83秒的全省双人拉梯项目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特勤站“特”在哪?曾杰毅说:“灭火救援只是众多任务中最基础的一项,我们还肩负着反恐处突、消防安保、地震救援等任务,这是我们与其他救援队伍最大不同。我们装备也更加精良。”为了熟悉掌握特勤中队7000多件装备性能,特别是大多数进口装备性能,曾杰毅找厂家、联系找师傅,到学校请教专业翻译老师,对照词典查单词,硬是将各种装备性能熟记于心。为了填补支队高空救援技术短板,他自费购买器材,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成为全省高空救援专家。入队以后,曾杰毅创新各类战法5个,改进训练方法20余项……

“哪里最危险,曾队长从来没说‘给我上’,总是说‘让我上,你们撤’”

提到曾杰毅,特勤中队里的人说:“哪里最危险,曾队长从来没说‘给我上’,总是说‘让我上,你们撤’。”

2010年1月3日,郴州两名民工爬上35米高的塔吊。由于天气寒冷,加之长时间处于高空,被困者体力透支严重,失去行动能力,随时都有掉落危险。“高空救人,太危险了,让我上!”曾杰毅挺身而出,乘坐吊篮靠近被困者,但吊篮与被困者仍有5米距离,能够到达被困者的通道只有一根10公分宽的钢梁。35米高空,天冷风大,钢梁摇晃剧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和被困者一起跌落。

在最危急时刻,曾杰毅一边安抚被困者,一边小心翼翼向被困者靠拢,然后利用缓降器和诱导绳,经过3个多小时救援,将被困民工安全送达地面。

2017年11月5日,一辆满载23吨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在宜章县迎春镇侧翻起火,罐体严重变形,出现多个泄露点。爆燃后火焰高达20多米,引燃周边民房,起火罐体不断发出尖锐的啸叫声,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近万名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到达现场的曾杰毅主动请命:“让我带领特勤中队去登车堵漏!”缸体内23吨液化石油气倘若破裂,遇上明火发生的爆炸,相当于150多吨TNT炸药的威力。为了避免第二次爆炸,必须用水稀释泄露在空气中的气体。曾杰毅对队员说:“让我上,你们撤离到安全位置。”经过12个小时紧张救援,曾杰毅同战友们一起成功处置这起险情,没有造成周边群众任何伤亡。

2020年7月13日,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紧急调拨力量装备,连夜驰援汛情告急的江西。家有两个年幼儿子的曾杰毅原本不在第一梯队名单里。“让我上,我是党员!”刚完成怀化防汛救援任务准备换防的曾杰毅要求加入战斗。

次日凌晨,曾杰毅和队员们就已经到达彭泽县马当镇集合点。“驾驶员必须休息,其余队员抓紧休息,党员跟我上!”放下背包,他率领15名党员组成突击队,迅速投入现场救援。他带领队员和当地群众在3天时间里,用8万余个沙袋构筑起一条2.5公里长的“生命防线”,为筑牢筑高长江第二道防线打下坚实物料基础,守护了十几万名群众生命安全。

从湖南郴州开拔,北上怀化,东进江西九江和上饶,随后折返湖南岳阳、益阳。25天时间里,曾杰毅與队员们星夜兼程,辗转5000余公里,在洪水最汹涌的地方、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转移群众、围堵管涌、扛沙筑坝、巡堤除险。

从2016年开始,曾杰毅成为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涌泉特勤站站长,站里的消防指战员说:“在曾站长脸上,从来没有看到‘害怕’这两个字。”

曾杰毅不是不害怕,只是保护他人的安全是他的责任。他把特勤站每一个消防指战员当亲人,每一个人的生日都记在心上。他经常与站里年轻人谈心交流,是他们的老大哥,“现在队里很多00后,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想法,所以很多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沟通和讨论,不管谁有困难,我们一起去解决。”

“119”是火警电话,也是曾杰毅手机号码最后三位数。11月9日,全国消防日,他的大儿子出生在11月11日,因为每年消防日都很忙碌,所以他至今未陪孩子庆祝过一次生日。虽然有家庭,有孩子,但是曾杰毅一年只有20天假期,其余时间都是24小时待命。对于父母、妻子和孩子,他有亏欠,可这并不妨碍他和儿子的感情,或许这就是两个男人的默契。儿子会特别骄傲地和朋友们说起自己的爸爸。

这些年,曾杰毅身上“光环”越来越多,湖南训练标兵、金牌教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十佳杰出消防卫士……2020年8月,曾杰毅当选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他感觉身上的责任很重,在青联这个大家庭里,周围都是各行各业杰出青年,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一年多,曾杰毅经常参加青联组织的活动,也邀请青联委员走进特勤站,给他们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人防应急科普指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自救能力。有委员表示:“以前一直不会用灭火器,现在好了,如果发生意外,我也能第一时间处理。”

十八年,最美好的年华,曾杰毅奉献给消防事业,从消防队员到班长、从支队副中队长到特勤站站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他说:“我也是普通人,也对生活充满期望,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每当出警警报响起,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的时候,我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勇往直前,逆火前行。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特别之处,这就是消防员的信仰和实际行动,这就是我们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真实的诠释。”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特勤消防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消防意识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幸福途中等待救援